阅读历史 |

第518节(1 / 2)

加入书签

见了礼,我们也等着,没一会儿,就见去外面跑马的小叔子被我公公的亲兵带了回来。

确切的说,是五花大绑被人抬回来的,嘴里还塞了一卷布。

看看,看看,这就是反抗亲爹的下场。

让你别脚长刺的往外蹿,不听!

这都第几次了?

我悄悄看庆王爷,由他亲自出面来宣旨,定然还有当面见见穆珏的意思。

只是,看见被五花大绑扛回来的穆珏,庆王爷的脸色有点不太自在。

我心道不好,别是我公公故意让小叔子以这副模样出现,好找理由抗旨吧。

我有点急了。

“逆子。”公公严肃起来:“让你在家里老实呆着,瞎跑什么?”

小叔子跪在地上不说话,他也没法说话,毕竟嘴巴被堵着呢。

庆王爷站起来:“穆侯,接旨吧。”

我们赶紧跪下,小叔子也被松绑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定北侯次子穆珏恭行有举,敏思成度,特此谕旨,招赘入府,为明仪长公主之夫,贺许六礼,绵延子嗣,钦此。”

果然,是来宣旨的。

我悄悄看小叔子的反应,结果他跪直身子,斩钉截铁:“我不,我还没弱冠呢,明仪公主都是嫁不掉的老姑娘了,放着那么多上了年纪的男人不要,打我主意做什么?老牛吃嫩草?”

嗯我公公脸绿了。

老太君急忙就要谢罪,庆王爷却一点也不生气,而是拿出了一张黄绢:“皇上手谕,若穆珏抗旨不尊,便阉了。”

我去,这么毒?

这是不是显得筱筱特别难嫁啊?

小叔子不吭声了,毕竟,庆王爷身边就站着四五个太监呢,看样子,就是带来阉他的。

我突然很好奇公公婆婆的反应,却见家里的三位长辈都不生气,也不知在我们来之前是不是庆王爷与他们说了什么。

毕竟,庆王府是太祖嫡系一脉中根基最为深厚的,忠心耿耿,定然也知道这门亲事的好坏。

圣旨与手谕都被庆王爷留下了,那几个太监也留下了,他没真的动手,纯粹就是来吓唬小叔子的,接下来就看小叔子怎么考虑的。

可是小叔子的性子挺不好控制,跑出去就没回来,为此只有我和穆祯跟着公公婆婆来到老太君院子听话。

老太君靠坐在软软的长榻上,腿上盖着锦被,对着我们说道:“庆王爷说的到也不错,穆家几代人戍边守国为大魏江山着想,如果放任夏侯家篡权世家上位,那江山易主,岂不枉费穆家几代人的心血?弘治帝一生猜忌,却唯独对穆家放权,如今,他的儿女苦苦支撑,若是我们袖手旁观,岂不是忘恩负义?”

第1737章 番外:陆姣姣的幸福生活(十二)

公公没说话,只有婆婆有些不情愿:“可是成了驸马,阿珏的日后岂不是就要背负一个靠女人的罪名了吗?”

“王爷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明仪公主的意思,是阿珏想干什么都行,只要不被人抓住把柄。”老太君明显是在促成这件事,我有些不解。

她最疼小叔子,怎么会帮忙呢?

婆婆还是担心:“听闻明仪公主脾气不好,略有些骄纵狠辣。”

“任谁长在虎狼窝里,都不会是个温吞脾气。”这话是公公说的,他看着婆婆,给了她一个不用担心这一点的眼神。

老太君跟着说道:“夏侯家势大,明仪公主又是先帝唯一的嫡出,养在先帝名下,先帝便是个铁血帝王,性子狠厉,明仪公主自然不会是温柔似水的性子,我理解你在担心什么,但这一点你大可放心,那孩子,挺好的。”

我连连点头,十分赞同老太君的话。

筱筱虽然杀过很多人,但她真的不是心思阴毒的人。

“姣姣。”婆婆突然问我:“你曾做过明仪公主的伴读,你告诉我一句实话,她如何?”

我忙站起来:“若要实话,便是一句母亲放心即可,明仪公主处境艰难,性子要强也是没办法的事,她做不了端庄贤惠的内宅妇人,但绝对是个能与夫婿携手同行相互扶持的姑娘。”

婆婆沉默,我知道,她是不想委屈了小叔子。

老太君与公公的态度我已经猜到了,如今只卡在了婆婆这里,老太君并没有极力说服婆婆,只把因果给我们讲清楚,便让我们走了。

回去的路上,我按捺不住好奇问穆祯:“老太君怎么会赞同呢?”

“祖母不赞同啊。”穆祯牵着我:“她只是觉得这件事该做罢了,穆家几代人都为了大魏牺牲,若是大魏没了,几代人的守护岂不白费?而且她也说了,弘治帝对穆家仁至义尽,明仪公主与皇上都是一起养在弘治帝名下的人,如今姐弟俩苦苦支撑,穆家不能袖手旁观。”

我心里五味杂陈:“那阿珏的将来”

“报国的方式有很多种,做驸马也算一种吧。”穆祯找理由解释给我听,也找理由安慰自己。

这倒是让我有些愧疚了,这些日子,我似乎只想着筱筱如何,分毫没有为小叔子考虑过。

圣旨送到穆家的第二天,我爹来了,天气已经逐渐变冷,他来到后便指明要见小叔子。

小叔子故意坐在房顶上不下来,我爹只能找了个梯子爬上去,和他坐在房顶上吹着西北风深谈,足足一晚上,在我爹再三保证筱筱是个貌美如花品行端正的正人君子后。

小叔子点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