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3节(2 / 2)

加入书签

羿氏有些不甘心,她知道给臻儿下毒的事情肯定都是昭和的主意,就算梁永廷再怎么不着调,可是虎毒不食子,他不会给臻儿下毒的,现在皇上将所有事情往梁永廷身上一推,倒是昭和没有背叛死罪,仅仅只是出家而已,简直太便宜她的。

羿王和羿骁雲虽然也不满,可却是没开口。

大齐皇帝的做法其实他们也能理解,将心比心,换做他们估计最多也就这样了,皇上已经做出了处罚,这事也只能这么了了。

昭和并不在意夜政雄的处罚,清晰地感觉孩子彻底落胎,她面如死灰,没有了任何生机,木木开口:“儿臣不要出家,儿臣想要去陪永廷,还请父皇成全……”

夜政雄无语地瞪着昭和,如果她不是他亲生的,他肯定立马成全。

一眼也不想再看这个讨债鬼,夜政雄朝御林军挥了挥手,很快御林军便要拖走昭和。

“请等一下。”梁臻突然开口,又朝夜政雄躬身:“臣想跟昭和和离,还请皇上成全。”

“臣妇也要跟梁永廷和离,求皇上成全。”羿氏也趁机开口。

哪怕梁永廷已经死了,她也不想再跟他有任何瓜葛了。

梁臻提的是和离,而不是休弃,夜政雄哪里还能有什么不同意的,至于羿氏他更是管不着了:“准了!”

“谢皇上。”两人一起道谢。

面对梁臻的和离,昭和是半点感觉都没有。

很快,昭和便被御林军给拖下去了。

等处理完昭和和梁永廷,夜政雄又冷冷看向张御医和李御医,以及那外张三娘:“将他们三个拉去午门斩首!”

张御医和李御医吓得不轻,立刻求饶:“皇上饶命啊!”

张三娘也吓得半死,可是她却不敢喊,从昨天被世子抓到她就已经知道她的结局了,如今这般没有连累家人已经很好了。

三人很快便被御林军拉去了午门斩首。

因为羿王刚刚击鼓告了御状,这会儿百姓们都没散呢,全都等着看热闹,全都等着看皇上的判决呢!

很快御林军拉着那三位过来处斩了,同时还贴出了告示。

除了通报这三位斩首之人的身份和罪名,还通报了晋安侯和昭和的罪行,以及判决的最后结果。

虽然百姓们对昭和的判决不太满意,不过皇上杀了害晋安侯世子的御医和厨娘,还将跟昭和通奸的晋安侯给五马分尸了,大家还是很满意的。

皇上总算没有过于偏袒昭和和晋安侯,否则那晋安侯世子和晋安侯夫人就太可怜了。

第604章 辞行

一场闹剧就这样结束,夜政雄退朝之后便去了忘月宫。

静妃见他过来,连忙上前迎他:“听说昭和出事了?”

一提昭和,夜政雄的脸色便黑成了锅底:“别给朕提她!”

见夜政雄气成这样,静妃果然是不敢再提了,过去给夜政雄倒了一杯茶。

夜政雄喝了一杯茶才将心里的火气压了下去,拉着静妃的手歉意道:“月卿,对不起,朕不该对你撒气。”

静妃并不在意这些,温柔地笑了笑:“没事的,臣妾知道皇上心里烦闷。”

夜政雄叹了口气,满脸的愁容。

他怎么能不烦闷,今日之事已经在全京都传开了,皇家的名声更是毁于一旦,就昭和做的这些丑事,又不知道要在百姓口中流传多久,流传成什么样子。

“皇上,丽嫔娘娘求见。”就在夜政雄头痛的时候,李元进来禀报。

“不见!”夜政雄黑脸冷喝。

丽嫔便是昭和的生母,不用想他也知道丽嫔必定是为昭和来的。

李元闻言立刻躬身退了下去,没一会儿夜政雄便听到了外面的叫喊声:“皇上,臣妾求求您饶了昭和这一次吧,她以后再也不敢了,求皇上再给昭和最后一次机会,臣妾保证会看好她的,绝不会再让她做错事。”

丽嫔一边哭一边嚎,李元被她吓得连忙看向门口,果然见皇上黑着脸出来了,旁边静妃也小心翼翼跟着。

看到夜政雄出来,丽嫔哭得爬到他脚边:“皇上,昭和落了胎,御医说她这次伤了身子,以后怕是再也不能生养了,皇上看在昭和受了这么大罪的份上,就让她在宫中修养好吗?别让她去静安寺。”

夜政雄看到丽嫔就一肚子气:“朕不找你,你倒自己送上门来。昭和有今日都是你一味纵容的结果,都是因为你的失察失职,她才会变成今天这样骄奢淫逸,肆无忌惮,甚至做出有违人伦,人神共愤的丑事。”

丽嫔没想到皇上竟然这般怨恨于她,顿时连求情都不敢了,僵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了。

“丽嫔教女无方,失德失职,废除嫔位,贬为庶人,打入冷宫!”夜政雄冷冷瞪着丽嫔,他是真恨了丽嫔。

他的子女不多,加上女儿也就只有八个,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他都很疼爱他们,可偏偏有人就是不好好教导他们,儿子是这样,女儿也是这样。

儿女都是他的,他这样处罚他们,难道他自己不心疼吗?

听到要被打入冷宫,丽嫔绝望地跌坐到地上,好一会儿她才木木地朝夜政雄磕头:“皇上,臣妾没有能做好一个母亲,更没有能教好昭和,臣妾想要陪昭和一起出家,余生都在静安寺陪着昭和,希望能用余生的时间将她教好,求皇上成全。”

丽嫔自入宫就一直不得宠,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女儿,才在宫中有一席之地,如今昭和犯了错,她也被打入冷宫。与其在冷宫过一辈子,她倒不如去陪昭和,至少在女儿身边。

夜政雄冷冷盯了丽嫔一眼,准了。

“多谢皇上。”丽嫔朝夜政雄磕了三个响头便起身离开了。

晌午,李元便来禀报,丽嫔和昭和出发去了静安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