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节(2 / 2)

加入书签

苏以沫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饭菜不好吃,她吃点冰棍甜甜嘴,不丢人。

张招娣嘴上嫌弃女儿浪费,但是为了能让衣服卖上价,她下班后把所有的衣服重新搓洗了一遍,鞋子也刷干净,放在院子里晾晒。

苏以沫从后面搂着她,嘴巴像抹了蜜,不停夸赞她是个好妈妈。

张招娣嘴上嫌弃她年纪这么大还黏黏糊糊,脸上的笑容却怎么都遮不住。

吃完饭,苏爱国将买来的石灰混好,打算把卧室的墙面重新粉刷一遍。

农村人闲时都会帮邻里盖房子,苏爱国自然也学过一点。

但是现在天已经黑了,张招娣不想夜里睡觉也闻着石灰味儿,赶紧阻止他,“明天我带小沫去摆摊卖二手衣服,到时候你一个人在家抹墙。别把床弄脏了。记得拿东西盖住。”

苏爱国一听妻子要带女儿去摆摊,有些诧异妻子居然让女儿胡闹,他还以为妻子能搞定女儿呢,合着居然妥协了,他满脸不赞同,“小沫才多大?你不能什么事都由着她。”

张招娣翻了个白眼,为了当女儿心目中的好爸爸,他自己不反对,倒叫她当恶人。这啥人呢。她哂笑一声,“咱闺女精力这么旺盛,一直将她拘在家里,她又会像上回那样偷偷跑去河里游泳。我们领导说了,堵不如疏。她想摆摊赚钱多接触外人正好可以锻炼她的胆子和口才,难道你不想女儿落落大方吗?我觉得这是好事啊。再说了,我在边上看着呢。”

苏爱国仔细一想,好像还挺有道理。罢了,就让她试试吧。总归那些衣服也不能穿了。

第4章

翌日放完学,苏以沫把院子里晾晒的衣服全部收进袋子。

张招娣从厂长家借了辆二八杠的自行车,将货物绑在后座,然后让女儿坐在前面的大杠上。

到了商业街,路口有许多小商贩在卖吃食,还有几个男人聚在一起下象棋,道路被堵得严严实实,根本没有空地。两人只能停在一处偏僻的地方。

张招娣在农村时经常摆摊卖山货,东西再好,也得要好地段才行,所以一边将货往下卸一边给女儿做心理建设,“咱们来得晚了,地段不好,你要有个心理准备。卖不完,可不许哭鼻子。”

苏以沫自然不会哭,她反过来安慰妈妈,“卖不完,咱们等周末早点过来摆摊。”

张招娣失笑,“我可没有周末。你一个人来,我也不放心啊。”

苏以沫想着到时候叫爸爸过来,张招娣却已经叫嚷起来了,“二手小孩衣,便宜卖啦。原价一块,现价一毛。原价两块,现价两毛。只要一折,便宜又划算。还不伤小孩皮肤。”

这时候的人潮还没有上来。来商业街的也多数都是年轻人。这些人连婚都没结,又怎么可能会看小孩衣服。

苏以沫仔细观察行人,觉得这地方不适合卖小孩用品,她问妈妈家属区附近有没有菜市场。

张招娣点头,“当然有。但是菜市场要早起,你现在年纪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卖不掉,等妈妈换到晚班时,我再早起摆摊。”

苏以沫有些感动,脑袋蹭了蹭妈妈的腰,真心实意夸赞,“妈妈真好。”

张招娣揉了揉她的小脑袋,扯着嗓子叫卖起来。

到了五点,许多大娘大婶出来买菜路过这边,看到有卖二手衣服,好奇凑过来。

人流量陡然间提升,但是苏以沫有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说,她妈有一种亲和力,很快就能把人聚拢过来,但是这些人却极少购买。

光有流量,却不购买,转化率低得惊人。

苏以沫也顾不得换地方,还是先推销吧。

“哎哟,二手的呀?现在谁还穿二手的。”大娘嫌弃得不行,却没有离开。

苏以沫深知挑货才是买卖人,将一件干净的衣服前后翻给大娘看,“这些都是干净的。要是新的,至少得两三块钱。再说了,穿过的衣服才不扎皮肤。您看我擦几下,皮肤一点都不红。”说着将衣服往胳膊上擦几下。

“你这是女孩衣服,我家生的是孙子。”大娘接过衣服,确实挺干净,也不伤皮肤,但嘴上依旧挑剔。

苏以沫笑了,“小孩的衣服哪用得着分那么清。您省下来的钱不如给小弟弟买点肉,这样小弟弟也能长得更壮实。”

张招娣见女儿说得头头是道,诧异了好一会儿,也跟着帮腔,“就是啊。衣服只要干净舒服就行,吃点好的,这样才能聪明伶俐。”

大娘看了眼苏以沫,“你这孩子嘴巴倒是甜。”

她似乎被说动了,一下挑了好几件,让张招娣给便宜一点。

张招娣刚想给她便宜一毛钱,苏以沫从边上拿了双鞋子,“这双鞋子送您了。”

这双鞋子怎么也得要一两毛钱,大娘见有便宜占,喜滋滋付了钱。

张招娣将六毛钱递给闺女,“开张了。”

苏以沫将钱揣进口袋,笑眯了眼。

一阵香风袭来,苏以沫闻到栗子的香味,侧头一瞧,不远处有个大叔正在挥舞着铁铲炒栗子。

这时候的糖炒栗子摊子并不是机器,而是人工,先将栗子和黑色沙子用大铲子不停翻炒,等栗子变成深红的皮,再将栗子筛出来用糖炒,炒好后,栗子的表皮变得油光发亮,没人能忍受住这种诱惑。

苏以沫舔了舔嘴唇,很想买。但是身上的钱得攒着当本钱,还不是大吃大喝的时候。她将头扭向一边,忽视那股诱人的香气。

很快又有客人过来,苏以沫凭借出色的口才陆续又卖了几单。因为便宜,买的人一次都是带走好几件。

当然也有人嫌弃种类太少,挑不了几件,只找到一两件合适的衣服。

张招娣见没客人过来,就让女儿看着摊子,苏以沫点头应是。

等妈妈走了,她开始大声吆喝,“两毛钱一件,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全场两毛。”

她这叫卖台词简短有力,很快吸引不少人凑过来。得知是二手小孩衣服,那些年轻人大呼上当,扭头走了。

有些大娘大婶却留下来挑拣。人都是爱热闹的,看到这边挤满了人,也都凑过来。

等张招娣发现自家摊位挤满了人,急急忙忙跑过来,女儿已经卖了好几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