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节(2 / 2)

加入书签

张语不确定丈夫会不会去,“他不爱出来走动。我去问问。”

张招娣点点头,她也能理解邓厂长的想法。她招的人都是机械厂的家属,也都认识邓厂长。邓厂长现在双腿没了,可能不愿见这些旧人。

出乎预料的是邓厂长居然愿意跟他们一块郊游。

张招娣愣了一下,笑着邀请他们上车,苏爱国也帮忙搬东西。

东西太多,三轮车的位置不太够,只能留一个空位,邓厂长腿脚不好,自然由他坐着。苏爱国、苏以沫和邓舒月坐公交车。

张语骑自行车,后座绑了好几样东西,没法坐人。

兵分两路,苏爱国三人先到达目的地,他们到的时候,两位厨师已经来了,正在搭棚子。

这地方不算远,只隔了两站路,风景特别优美。左面是新建的高楼大厦,右面是被推倒的废墟,有几辆挖土机正在作业,估计用不了多久也会高楼林立。只有中间这片区域还保持着绿茵。

邓舒月还是头一次来这个地方,左看看,右看看,有些不解,“为什么只有这个地方没有拆呢?”

苏爱国笑着解释,“这边打算建成公园,所以地方空着,原生态。等高楼盖完,就开始收拾这边。以后等修成公园,一定会非常漂亮。”

苏以沫觉得原生态的环境才是最美的,虽然周围的树木杂乱无章,但是有种蓬勃的朝气。规划过的公园美得美矣,但是匠气太浓。

她蹬蹬蹬跑到厨师这边,他们安好了烧烤架子。

苏以沫已经很久没吃过烧烤了,眼睛一亮,“这是打算烧烤吗?”

李师傅颔首,“是啊。”

苏以沫馋虫都被勾出来了,郊游吃烧烤,简直不要太适合。

苏以沫跃跃欲试,“我帮你吧?还需要什么?”

李师傅有些犹豫,不敢让一个孩子碰火,他想了想,“不如帮忙串菜吧?我把菜洗好了,切好了,但是没顾得上串。”

苏以沫点头如捣蒜,“没问题。”

邓舒月也跑过来帮忙。两人一边串菜一边聊天。

邓舒月告诉苏以沫一个好消息,“我爸雅思过了。他在报纸上登了广告,明天就有学生来我们家上课。”

苏以沫真心为邓厂长高兴,“挺好啊。是一对一,还是整班教学?”

邓舒月没听明白她的意思,挠头想了半天,“我爸说早上有一个学生过来。下午的学生要多些。”

苏以沫明白了,一对一的费用不低,一对多的话,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就不那么贵了。

只是苏以沫想到邓家那房子,有些迟疑,“你家地方够吗?”

邓舒月点头,“够,爸妈把客厅给改了。茶几和电视柜都挪到我的房间,沙发挪到他们屋,客厅摆了六套桌椅。还挂了黑板。”

苏以沫听着这是把家改成了培训室。可是仔细一想,租一套房每月花费不低。能省则省。现在这样也挺好,于是就不再多问。

没过多久,其他人陆陆续续来了。几乎每个人都带了孩子。很少有带妻子或丈夫的,除了张语和张招娣。

其他人忙着串菜,烤串,苏爱国忙着给女儿搭帐篷。

他没带架子,于是就拿着刀砍了几根树枝,搭了个三角架子,再把床单往上一罩,一个简易帐篷就搭出来了。

现在是一月,不是夏天,躺在里面,有种接近大自然的舒适。

烤完串,大家坐在垫子上,一边吃一边看着孩子们玩耍。

苏以沫吃了七分饱,就带着邓舒月去旁边的林子里寻找美食。

苏爱国不放心,赶紧跟在两人后头。

苏以沫以为林子里可能有野果什么的,可是走进来才发现这林子太过原生态,大大小小的树木错综复杂,走不了几步,腿脚就被荆棘绊住。

虽然有大人跟着,但邓舒月还是害怕地拽着苏以沫的袖子,“这山上会不会有老虎啊?”

苏以沫被她逗笑了,“这山还没两百米呢。哪来的老虎啊?”

邓舒月涨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野果能吃吗?我没见过野果呢?”

苏以沫也没见过。走了几步,她眼睛一亮,前面就有一串果实。紫黑色的,像枸杞那么大,长在树上。

两人不认识,谁也不敢吃,纷纷看向苏爱国。

苏爱国也不认识,担心两个孩子嘴馋,立刻出声阻止,“不认识的果子还是别吃。万一有毒可不得了。”

苏以沫一想也对,“那咱们摘一点回去。要是有人认识咱们再吃。”

说着上手摘,邓舒月跟着一块帮忙,两人每人摘了一小捧。

又走了几百米,两人再也没发现野果,倒是苏爱国发现前面的一片空地长了荠菜。

这荠菜瞧着就很鲜嫩。

苏爱国叫两个孩子过来挖荠菜。

邓舒月没吃过荠菜,“这个能吃吗?”

苏以沫煞有介事点头,“好吃。可以包饺子。”

邓舒月很喜欢吃饺子,闻言立刻帮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