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节(2 / 2)

加入书签

苏以沫点点头,靠在妈妈怀里。

张招娣怕冻着她的手,掀开毛衣下摆,让女儿的手贴在自己的肚皮上。

过了半个小时,苏以沫被颠醒,差点失重撞到三轮车的铁框上,好在张招娣将人扶住,见女儿醒了,小声解释,“这是拐进乡下了。这边路况不好,别睡了吧。”

之前都是马路,路面平整,睡得舒服。乡下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又下了一层雪,路滑,容易摔倒。

老板也不敢骑得太快,而是努力蹬着。

苏爱国和张招娣见他骑得吃力,表示要下来,于是压力轻巧许多,倒是勉强能跟上两人走路的速度。

村子里镇上并不远,也就两里路,愣是走了四十多分钟才到家。

农村的夜晚漆黑一片,唯有天上那亮晶晶的星星,像一颗颗钻石闪烁在青色的天空上。大地已经沉睡了,静谧无声,除了微风轻轻地吹着,便只能偶尔听到树上乌鸦哇哇叫,虫鸣声,宛如一个交响乐园,时不时还夹杂着几声狗吠和鸡鸣。

苏以沫早已跳下车,搓了搓冻得冰冷的双手,时不时往手心吹热气。

老板接过钱,沿着来时的路,慢悠悠出了村子。

苏爱国上前敲门,因为脚趾头冻着,他时不时跺几下。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人过来开门。

一位长相平凡,眼袋很重的老太太过来开门。看到一家三口,她愣了一瞬,这才反应过来,一拍巴掌,“哎呀,你们是今天回来啊?我记错时间了。”

苏以沫抽了抽嘴角,这话说得可不实诚。连她这个小孩子都骗不了。

苏爱国冻得麻木的脸上扯出一缕僵硬的笑容,善解人意说道,“没关系。我们打车回来的。”

苏奶奶点点头,将大门打开,示意一家三口进去。

到了堂屋,苏奶奶小声叮嘱,“天冷,你爸还在床上睡呢,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

苏爱国点头应是。于是一家三口挤进苏爱国之前住的屋子。

这么多年过去,苏家也没有翻新屋子,依旧住的是八零年盖的土坯房。

苏爱国住的是东侧间,房间很小,也就七八平,只有一张大床、一个床头柜和一个衣柜。

衣柜里面堆满了衣服和被褥。茶几抽屉里也塞满了东西。

苏奶奶把被褥拿出去晒过,摸着挺软和。不过也不知是不是空气太潮湿,还是这房间许久没有见过光,有一股霉味儿。

苏以沫困得睁不开眼睛,打了个哈欠,“爸妈,我睡哪儿?”

苏爱国去看了眼妹妹的房间,里面堆满了杂物,根本不能住人,只好让女儿跟他们一块睡。

现烧热水还不知道要弄到多久,于是三人没有洗漱就直接爬上床。

一家三口太累了,火车上空气不好,一直在硬板床上床着,腰酸背痛。

将被子摊开,三人很快沉沉睡去。

第56章

翌日,苏以沫是被大公鸡吵醒的,恍惚间她好像回到了上辈子,那时候的她为了学习,公鸡打鸣就起来,趴在窗前就着朦胧的日光看书。

几秒钟,她意识回归,这才想起来自己真的回到了乡下,不过不是上辈子,而是这辈子。

张招娣正在穿衣,看见女儿醒了,以为自己动作太大把女儿吵醒了,有些心疼,给女儿掖了下被子,“你再睡一会儿吧?昨天太累了。”

苏以沫点点头,重新闭上眼睛。

苏爱国和张招娣起床,一个负责生火做饭,一个负责扫地。

昨天下了半宿的雪,今天是个晴天,雪开始慢慢融化。

苏以沫再次睁眼,是被苏奶奶一阵骂骂咧咧声吵醒的。她以为苏奶奶是在骂妈妈,有些生气,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没想到是骂她的。

“懒丫头,谁家孩子像她这么懒,睡到日上三竿也不起来……”

苏以沫气得小脸通红,从床上爬起来,苏爱国听到动静赶紧进来,外面传来张招娣跟苏奶奶的争吵声。

张招娣脾气本来就火爆,又拿女儿当命根子,苏奶奶要是骂她,她看在丈夫的面子上,还能忍一忍。现在当着她的面就敢骂她女儿,她哪里能忍,当即就跟婆婆吵起来了。

苏爱国刚进来,还没说话,扭头出去拉架。

苏以沫很快穿好衣服出来,苏奶奶和张招娣已经不吵了。劝架的却不是苏爱国,而是苏爷爷。

他背着手,让老伴不要吵。

苏奶奶扯着嗓子哭,“我的老天爷,当初我把你从垃圾桶里捡回来,辛辛苦苦拉扯大,供你读书,没想到养了个白眼狼,只知道偏帮自己婆娘,见到女人就走不动道儿,没出息的玩意儿……好心没好报啊……”

苏爱国又羞又愧,父母除了对他有养育之恩,还有救命之恩。那个冬天要不是他们把他捡回来,他早就成一抔黄土了。他知道父母养他是为了养老送终,可是人哪能没有半点私心呢?他也想自己的亲生父母疼他宠他,可他们生下他就把他扔了。连亲生父母都不想他活,难道还指望养父母对他掏心掏肺吗?

他看着张招娣欲言又止,纠结半晌,扯了扯张招娣的袖子,示意她道个歉。

张招娣不认为自己有错,她甚至还觉得丈夫刚刚在和稀泥,反过来将丈夫骂了一通,“你闺女被人骂,你还装死。睡到九点怎么了。昨晚那么累,回来都十点多了。多睡两个小时怎么了?碍别人什么事?我这个当妈的都没说什么。别人有什么资格多管闲事!”

苏爱国无论是体力还是口才,都不是媳妇的对手,这会儿被骂,心里又对女儿生出一丝愧疚,有些不知所措。

苏爷爷窥了两人一眼,以“大过年吵架不吉”为由又将苏奶奶叱责一通,苏奶奶这才不哭了。

苏以沫将一切尽收眼底。她爸爸耳根子软,她早就领教过。要不然她也不能次次都忽悠成功。总不能只有她一人能忽悠成功,别人不行吧?性格是从小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