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节(1 / 2)

加入书签

苏爱国还真知道这些,当初他帮媳妇转户口找了不少人,不过暂住证要比转户口容易很多,“花钱。两百块钱就可以办个暂住证。”

苏爷爷倒吸一口凉气,一个月工资才三百多,一个证就要两百,真够贵的。

“那还是算了吧。”苏爷爷有些肉疼。不过却没有阻止女儿女婿去鹏城工作。

苏爱国之前答应帮村长小女儿找工作,换成亲人就更不会拒绝,而且他确实想让姐姐过得好。

小时候他爸妈疼他超过姐姐,家里钱不够,只能供一人读书,爸妈就逼成绩很好的姐姐辍学。姐姐嫁人,彩礼全被爸妈拿走,她就跟娘家断了亲,其实姐姐是嫉妒父母对他的偏爱吧?

如果他能帮到姐姐,让她过得好,他自然愿意。

苏以沫静静听着他们的交谈,也没有阻止爸爸大包大揽。鹏城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找工作不是难事。她想的是:姑姑姑父去外地打工,家里的三个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

可是一直在家务农就真的好吗?

她想起上辈子的父母。那时候村里流行去城里打工,但是她父母宁愿守着家里的几亩田,也不愿冒险。等年纪大了,别人家都盖起了砖瓦房,他们却连孩子的学费都掏不起。初中的学费要上百,爸妈掏不出这么多的钱,她的三个姐姐一个个被迫辍学,被父母拿去换彩礼。

如果姑姑姑父不出去打工,姑姑家三个孩子的命运不会比她三个姐姐更好。这世上两全其美的好事总归是少数。

张招娣进来时,堂屋里的气氛又开始变得沉默。

苏以沫一只手牵着爸爸,一只手牵着妈妈,表示自己想出去溜达一圈,看看村里的风景。

苏爷爷和苏奶奶也没拦着。

三人出了家门,沿着小道往右走,路口有几位邻居正在聊八卦,等张招娣三人过去时,齐齐住了嘴,神色尴尬跟他们打招呼。

这些人对鹏城比较好奇,恭维苏爱国几句,纷纷找借口离开。

等人走了,张招娣再也憋不住,问刚刚发生什么事。

苏爱国把情况讲了一遍。

之前两人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张招娣早就猜到会是这个结果,丝毫不觉得意外,她只有一个要求,“不许将他们带回家。”

苏爱国有些迟疑,“村长小女儿也就罢了,可我姐姐和姐夫连咱们家在哪都不知道,你觉得合适吗?”

张招娣仔细一想,真的断亲也不可能,那样没有人情味的人走哪都会被人鄙视,她哼了哼,“最多待三天。”

苏爱国松了一口气,“真要是给他们找到厂子,他们忙着上班挣钱,除了刚开始会住上两天,后面也就露个面。”

私厂都是玩命干,而国企这样好的待遇,苏爱国又没有关系,他也不好意思求季先生,所以只能给这些人找私厂,张招娣表情不再僵持。

苏爱国问她回不回娘家。

张招娣想都不想就拒绝了,“不去!”

苏爱国便没说什么,“不去就不去吧。”他算了下日子,“明天赶集,咱们带小沫去赶集吧?她还没赶过农村的集呢。”

提起赶集,张招娣情不自禁笑起来,摸摸女儿的脑袋,“咱们这边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到时候喜欢什么,妈给你买。”

苏以沫也很久没赶集了,闻言跃跃欲试,思考自己要买什么东西。

虽然鹏城许多东西都有,但是鹏城物价要比乡下贵一些。尤其是乡下土特产比鹏城便宜许多。

苏以沫拽了拽妈妈的袖子,“我想吃土鸡。”

她已经很久没吃过乡下的鸡了,鹏城菜市场的鸡有许多说是散养的,但是那鸡腿肥得流油,一看就是假的土鸡。

张招娣愣了愣,“好,不过也不用特地去集市买,我从村里买一只就行。”

其实苏奶奶养了十几只鸡,但是她刚刚才和对方吵了一架。肯定不能白吃人家的。所以还是花钱买吧。也费不了几个钱。

张招娣说干就干,径直走到一户人家门口,院外有好几只鸡走来走去。

苏爱国叫住媳妇,“家里不是有吗?去别人家买,不太好吧?”

张招娣撇了撇嘴,嫌弃得不成,“你妈养的鸡,我可吃不起。”

苏爱国脸色一僵,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张招娣敲了敲门,农村乡下,大白天很少关门,这家其实门是敞开的,但是贸然进去不太好,所以还是敲门提醒一下以示尊重。

听到有人敲门,有个中年妇女从灶房出来,身上穿着一件蓝布棉袄,围着一件罩衣,手里拿着铁勺,似乎正在熬猪食。

妇女没认出张招娣和苏以沫,倒是一眼就认出两人身后的苏爱国。

她开口就是一嘴土话,“爱国,回来啦!”

苏以沫并不能完全听懂,只有零星几个字听明白了。

张招娣等两人打完招呼,说了自己的来意。

妇女笑了,很快逮到一只鸡,递过来的时候,好奇问,“你家不是也养鸡吗?”

张招娣还没说什么,苏以沫奶声奶气道,“我妈说奶奶养鸡不容易。老人家舍不得吃,但是她平时不在身边照顾,回来要好好孝顺他们,让他们补补身体,贴点膘。”

妇女一愣,看着张招娣的眼神带了点诧异和惊奇,还有几分不确定和疑惑,随即又从善如流道,“真孝顺。”

张招娣从身上掏钱递过去。

妇女客套一番,说什么“拿着去吃,不要钱”等等,张招娣坚持给钱,对方勉为其难收下。

给的钱有点多,妇女又从屋里拿了半篮子鸡蛋。

张招娣接过篮子,表示回头把篮子送回来。

张招娣一只手提着篮子,一只手牵着女儿,苏爱国拎着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