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节(2 / 2)

加入书签

现场的流程很简单,通过30秒自我介绍、诗词“飞花令”、现场提问三个环节进行淘汰。

说白了,就是选手诗词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

苏以沫去的有点晚,轮到她已经两千多名了。

苏爱国带着女儿到僻静处等着叫号。

场上有人指挥,每位选手的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如果答不上来或是说话结巴,直接淘汰。

前来报名的小学生有许多,淘汰概率几乎有七成,小孩子不能像大人控制情绪,不少孩子被淘汰后,接受不了大人的批评眼睛当时就红了,大人在边上哄着。

苏爱国看着挺可惜。因为那孩子在场下背得很流利,上场腿肚子转筋,一句诗说得磕磕绊绊。

他低头看了眼女儿,小声问,“紧张吗?”

苏以沫就喜欢热闹,在这么多人的场合,她喜欢观察人生百态。她看得正着迷呢,突然被爸爸打断,而且还问这么个古怪的问题,她愣了一下,摇了摇头,“不紧张。”

她碰了碰爸爸的胳膊,“我忘了问,这比赛第一名有什么奖励啊?”

苏爱国一言难尽,他闺女到底是咋养的呢?做任何事都得有好处,她才会做。跟她说荣誉,她觉得奖杯不当吃不当喝,还不如一块烧饼管用。这就有点……

苏爱国只有高中学历,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

苏以沫见爸爸答不出,捧着小脸,自我陶醉,“肯定很丰厚,要不然不会吸引这么多人。这些成年人可都有工作的,请假来参加比赛,那是要扣工资的。”

她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有道理。

苏爱国抽了抽嘴角,荣誉难道不比金钱值钱吗?

算了,就让她这么误会吧。兴许为了那“奖品”,她能更努力也说不定。

快到他们时,苏爱国带着女儿挤到边上。周围都是以20开头的选手。

“2130号,苏以沫”

苏以沫被爸爸送到包围圈内,周围站在台下,看到她这么小的孩子七嘴八舌议论。

小孩子淘汰率是最高的,有的小孩上不了几分钟就会下去。这个小孩长得可可爱爱,穿的也好,估计也是父母娇宠长大的小公主。这种小祖宗通常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答不上来,很有可能当场表演嚎啕大哭。

苏以沫接过助理小哥递过来的话筒。

评委旁边,她的侧面都架着摄像机。这像机是固定的,每个人都会录,但未必每个人都会剪辑进去。

苏以沫做了简短介绍,“我叫苏以沫,今年七岁,之所以来参加这个比赛是因为我们莲花小学的校长希望我能为学校争光,我是学生,在家听父母的,在学校听老师的。我本人对荣誉什么的无所谓,我主要是馋奖品……”

周围人皆是一愣,有的人扑哧一声笑了。这孩子说话怎么这么实诚呢?

还有人看着苏以沫的眼神面露古怪。这是可以说出来的吗?到底是孩子。

也有人看向苏爱国,想看看哪家父母把孩子教成这样。

苏爱国盖住脸,这孩子……怎么把实话都给说出来了。

她就不能听听人家怎么说吗?前头那个小男孩说得多好,“古诗词是华国文化瑰宝,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他闺女……哎!

30秒自我介绍后,评委没有评价,直接出题。

题目不难,只是让苏以沫说出八首带“荷花”的诗。

这种题一次能淘汰九成选手。

苏以沫年纪不大,刚刚更是淘汰许多小学生。而苏以沫的个子更是其中最小的,不少人都不看好她,觉得她很快就会被淘汰,没想到下一秒,苏以沫一口气说了十首关于“莲花”的诗,出处,诗人,甚至是诗的意思,她都能简单概括一下。

她说话声音带着她这个年纪特有的奶气,语速却很流利,半点不惊慌,更没有太多的喘息声,很干脆利落。

围观群众愣了好几秒。评委也是大感惊讶。之前来了那么多凑热闹的小选手,终于来了一位神童吗?

有位评委对她来了兴趣,问她平时喜欢做什么。

苏以沫笑眯眯道,“我平时喜欢下象棋,也喜欢跳舞,尤其是街舞!动感的音乐搭配随意的舞姿让我心醉神迷。”

评委笑着点评,“一动一静,这兴趣很有趣。”

其他评委没有问题,这轮算是过了。评委给她发了张初赛的入场券,苏以沫算是成功晋级,她动作轻快跳下舞台。

其他家长和孩子投来艳羡的目光。

第90章

“小沫,我觉得你上电视时不要说得那么实诚。”回去的路上,苏爱国思量再三,还是叮嘱女儿。

苏以沫眨了眨圆溜溜的眼睛,疑惑地看着他,“为什么?”

“太市侩不好。”苏爱国心里还有点隐秘的小心思,他女儿长得这样漂亮,万一被星探看上眼明星呢?要是因为说话不好听,被观众讨厌,那就不好了。

苏以沫歪了歪脑袋,“可我就是为了奖励才去的呀。”

苏爱国噎得不轻,女儿这是钻牛角尖里去了,平时那么会说甜话,这怎么到了台上就半点想不起来了呢?这孩子真是愁人。

苏以沫要是知道爸爸的小心思,估计还能更实诚。她才不想当明星呢。谁爱当谁当。

两人回了家,张招娣今天要出货,她必须得去盯着,走不开。忙完工作上的事,下午五点多就回来了。一直等在家,看到父女俩回来,她巴巴看着丈夫,等他宣判结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