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节(2 / 2)

加入书签

季玲玲给苏以沫兜里装了许多椰子糖。

跟上回相比,玲玲阿姨的状态不是很好,精神有些萎靡。

一问才知,原来她怀孕了,现在才一个多月,正是害喜最严重的时候,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脸色蜡黄,瞧着像老了十岁。

最要命的是她还失眠。又因为怀孕不好用药,就只能熬着。

跟她相比,王忠辉就好多了,看起来精神焕发,英姿勃勃。

此时他正指点江山般向大家讲他在海南投资房地产的光辉事迹,“我有70万本金,很快在那边拍到一块地,从银行贷到六百万,采用预售机制,房子全部卖出去,然后盖起了楼。房子已经盖了一半,年初的时候,房价才1400每平,到了年底就涨到5000元每平了。”

张招娣听了都暗暗咂舌,时间一年,房价就翻了三倍还多。这利润也太高了吧。

她听了都热血沸腾,就连不用别人了。

张招娣巴巴问,“为什么房价涨这么快啊?”

她不懂这里面的逻辑,她没去过海南,也知道那地方就是个岛,经济条件还不如鹏城呢,鹏城房子都没卖那么贵,海南为什么可以?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王忠辉给她讲了这里面的逻辑,“预售可以推高房价,房子是买涨不买跌。一窝蜂全挤过去买,自然会推高房价。”

张招娣似懂非懂,苏以沫一句话给她解释,“就是击鼓传花,所以这些炒房人硬生生把房价推高了。”

季先生就是住建局的,自然知晓这其中的泡沫有多大,可惜他向上面反应,领导并不重视。他一个鹏城住建局局长也管不到海南,就只能干看着。

在季先生家吃了顿丰盛的午餐,所有人都很开心。

王忠辉听说苏以沫棋艺精湛,主动要跟她下棋。

季奶奶在边上瞧热闹,“那你可得小心点儿。你爸都下不过她。”

王忠辉自许聪明绝顶,这世上被他看在眼里的人并不多,岳母的一番话反倒激起了他的斗志。

两人第一局就下得焦灼。王忠辉也由一开始的不服输,慢慢变得紧张起来。

他抬头看了眼苏以沫,怪不得岳父下不过这小孩呢。这小孩棋风诡异,一会儿猛烈进攻,一会儿又严守以待。

他每次进攻,她都能游刃有余解决,并且还会不经意间留下套子,让人防不胜防。

他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棋路。走一步,他都得先反思自己会不会入了对方的圈套。

这一局足足下了两个小时才结束,而且还是他输了。

季玲玲正在跟母亲聊孩子的话题。季夫人就生了她一个女儿,刚出生就下乡,她在育儿方面没有半点经验。

于是两人把目光扫向张招娣。

张招娣自然不懂象棋,于是加入两人队伍。

季夫人夸她会教女儿,“你看看小沫被你教得多好啊。不仅嘴巴甜,人也机灵,脑子更是聪明绝顶,心也正,将来这孩子肯定错不了。”

季玲玲也很喜欢苏以沫。这孩子天真可爱,性子也活泼讨喜,嘴巴更是抹了蜜,听她说话总能让人捧腹大笑。

要是她的孩子像苏以沫一样就好了。

于是张招娣说了许多育儿小知识。

比如她单独给女儿买好吃的,女儿都要一块分享,并且还教育妈妈不该让她吃独食,这样会养成不好的习惯。

她说得头头是道,张招娣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季玲玲有些不可思议,“太懂事了吧?”

她以前的父母经常给“弟弟”吃独食,他可从来不会说分享的话,只会嫌弃父母给的少。孝顺的孩子从一点小事就能看出来。

三人聊得正认闹时,一盘棋结束了。

季玲玲得知丈夫输了,还有些震惊,“你居然下不过她?”

王忠辉脸颊微红,他一个高材生,居然下不过一个八岁大的小姑娘,真是丢人。

听到媳妇的话,他有些尴尬,“我……我刚刚没注意棋差一着。”

季先生拍拍他肩膀,“没什么丢人的。这孩子极善下棋。”

话虽如此,但王忠辉却没有季先生那么洒脱,脸颊一直有些红。得亏刚刚他没说大话,要不然那才丢人呢。

下完棋,苏爱国一家三口就告辞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张招娣有些蠢蠢欲动,问女儿,“咱们要不要也去海南炒房啊?我公司账上还有不少钱呢?”

苏以沫立刻拒绝,“不行。不能买。”

她上辈子第一份工作就是房地产,自然知道1992年海南房地产有多赚钱。但是她妈妈并不适合炒房。因为她妈妈是个农村人,身上有质朴的一面,极善长跟底层人士打交道。而银行贷款需要后台,像妈妈这种没后台的人根本玩不转。

找季先生帮忙?那就更不可能了。他连女婿都不肯帮。又怎么可能会帮妈妈。

她甚至不让妈妈去当炒房客,如果妈妈的房子不能及时卖出,很容易成为新的韭菜,亏得倾家荡产。

张招娣疑惑,“为什么?我听王忠辉说,还是能赚到钱的。”

“海南房地产的泡沫很快就要破了。”苏以沫提醒她,“海南那么小的地方,一年之间就有上千家房地产公司,总人口才674万,平均工资才182,妈,你自己算算,他们能买得起这么贵的房子吗?”

张招娣平时看报纸研究的都是政策以及广告。但女儿对人口和房地产感兴趣,经女儿这么一分析,张招娣总算弄明白了,房地产即有可能会崩盘,她有些急了,“那我们应该提醒王忠辉啊?他明年还打算干波大的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