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节(1 / 2)

加入书签

柳淑仪走远后,叶舒云又在原地站了一会子,意外让她看见沈杭启从前面的巷子口闪过去。叶舒云想着沈杭启送她的那枚玉佩,她还没还回去,急忙跟了过去。

叶舒云叫住沈杭启道:“杭启。”

沈杭启听见叶舒云的声音,转身看过来。

叶舒云小跑两步,追上沈杭启,她道:“走得这么急,是要去哪儿?”

沈杭启道:“方才和同僚商议一桩案子,苦思不得头绪,现下他一走开,我忽然想着案子的关隘,正要去追他。”

沈杭启像是很着急的模样,时不时伸长脖子看看叶舒云身后的一个方向。叶舒云也不敢耽搁他,伸手在腰间的衣带摸了摸,却没摸着当初沈杭启送她的那枚玉佩。

这可是怪了,前些日子她还天天带在身上的,怎么今儿遇到正主却找不到了?

沈杭启怕再耽误下去,那人走远了,他追不上,故而急切道:“你且在这里等一等我,我与那人交代几句就回来。”

不等叶舒云说一句,沈杭启已经绕开叶舒云去追那人。

叶舒云回身,目光追随沈杭启而去,只见他追上一位男子,其后二人便停在路边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起来。

彼时,叶舒云又在衣带附近来来回回摸了几圈,愣是没找到那枚玉佩。眨眼间,叶舒云想起早些时候孟云泽捡到这枚玉佩,顺嘴问了她一句,她怕孟云泽误会便把玉佩收起来放进妆奁去了。

这可真是不巧了。

叶舒云一面遥望沈杭启,一面懊悔自己胆小。她行得坦荡,又问心无愧,究竟有什么好怕的?如今这么一闹,又不知耽搁多少时日才能卸去心头这块疙瘩。

叶舒云在原地站了约摸半个时辰,沈杭启那头还没与那人说完话。

看沈杭启与那人侃侃而谈的模样,她想他大概是把她给忘了。叶舒云懒洋洋地看了看沈杭启,自顾自拨弄起隔壁摊子上的风车。

沈杭启向来如此,他一忙起公事,其余杂事便都不重要了。

叶舒云和摊贩问价之际,秀玉捧了一袋香碰碰的糖炒栗子走来,秀玉一边吃栗子一边问她:“姑娘怎么在这儿?叫我好找!”

叶舒云指了指后面沈杭启的方向道:“在等人。”

秀玉有些吃惊,一晃眼看见沈杭启在不远处,她脸上的笑深深浅浅:“表少爷怎么在那儿?姑娘等表少爷做什么?”

叶舒云抬头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沈杭启:“似乎是与人说案子的事。罢了,天色不早了,咱们回去罢。”

天色昏黄,孟云泽还在府中等她回去用晚饭。

秀玉既忧心又不舍道:“可万一表少爷回来寻姑娘怎么办?”

叶舒云只说让秀玉放心,旋即转身托摊贩代为转告沈杭启。

凭叶舒云对沈杭启的了解,他一忙起正事,旁的事就会忘个干净,她想沈杭启一定忘了她在这里等他。果不其然,叶舒云交代完摊贩,扭头看向沈杭启的方向,他亦转了身朝相反的方向而去。

秀玉看见沈杭启要走,忙指着沈杭启问叶舒云:“姑娘,表少爷怎么走了?”

叶舒云笑了一笑,她道:“他忘了,咱们回去。”

秀玉似有留恋,她道:“可姑娘不是有话要和表少爷说才这里等着的吗?”

叶舒云摇摇头说:“没有。”

方才她在这儿等着,不过是因为答应了沈杭启等一等他,倒不是为说什么话。

叶舒云和秀玉刚走出一步,沈杭启急匆匆追上来叫住叶舒云。

“才和同僚说了两句就全然忘了你还在这里等着,实在对不住。”沈杭启再三赔了不是后才问叶舒云:“方才可是有什么话想说?”

她原是为了还那枚玉佩,只是不巧,今儿她没将那枚玉佩带在身上。叶舒云只能摇头否认道:“没什么,不过是偶然碰见了,打声招呼。”

叶舒云不肯说实话,沈杭启自知多问无益:“天色晚了,若你方便……”

沈杭启原想说若叶舒云方便,他想请她吃顿便饭,转念一想,他才记起叶舒云已经嫁人,怕是不便。

沈杭启改口道:“不早了,我送你回去。”

叶舒云摇头拒绝:“不用,时候不早了,不耽搁你回去。”

沈杭启走到叶舒云前头说:“害你白等了这么长时间,怎好让你这么回去。让我送你回去吧,也好减轻一些我的内疚。”

适才他和同僚说起案子,心无杂念,真真是把叶舒云还在等他之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害叶舒云平白站了这么久等他,他实在过意不去。

叶舒云拗不过沈杭启,只能由他去了。所幸孟府离这儿不远,不过几步路的脚程,很快就到了。

一路上秀玉与沈杭启说了许多话,也不知是不是担心彼此静默不言语,反惹尴尬。

到了孟府门前,秀玉对沈杭启说:“表少爷,我们到了。”

沈杭启颔首,仍歉疚道:“今日之事是我的过错,白白让你空等了这么长时间不说,实在对不住。”

叶舒云目光含笑,她道:“不打紧,也是我的问题。”

她原也不需要等他,不过是她死脑筋,她觉着自己既已经答应等一等沈杭启,怎能因自己等不住就中途变卦,说出去岂非让人笑话。

叶舒云犹豫道:“你……”

这个时间,她不知是不是应当留沈杭启吃顿便饭。

沈杭启的目光偏了一偏,一眼瞧见孟云泽站在台阶之上垂首看他。叶舒云看见沈杭启的反应,回身看了一眼,毫无征兆对上孟云泽的目光。

孟云泽款步而下,他道:“杭启,你怎么来了?”

孟云泽停在叶舒云身侧,与她并肩而立。叶舒云悄悄看了一眼孟云泽,心有不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