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节(1 / 2)

加入书签

“你电扇坏了,给你买了个电扇。”王大路把电扇送到屋里,接着坏掉的旧电扇拿出来。秦宁注意到,这两台电扇一新一旧,但开关操作一样。

王大路和老人聊了几句,接着看向秦宁:“这是我太姥姥,一百零九了。”

“太太姥姥好。”秦宁不知道怎么称呼,只能在称呼前面加了一个‘太’字。

王大路有些乐了,跟太姥姥招呼两句后,就带着秦宁离开。

“我太姥姥是五保户。”十分钟后,王大路坐到车上道。

“嗯。”

五保户就是无经济来源,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义务,由政府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的人。白沟村有十二个五保户,大家补贴都是按月打卡。

上次镇政府发五保物资,他还有些纳闷为什么发物资,今天才知道,是用辣酱厂的税收发的。

大河镇税收肯定不能全算辣酱厂头上。只是镇上的税收来源少,之前财政运转全靠政府扶贫,这还是大河镇本土第一个‘大型纳税厂子’了。

王大路之前对厂子缴税没概念,现在才知道,厂子纳税还能做这么多事情。这就像立场不同的两人,其中一人发现,今天中午的烧饼是对方做的……

就在这左思右想间,两人到了白沟村关卡,这是用石头堵的一个关卡。

王大路摇下车窗:“搬一下。”

“好!”对方见到是王大路,痛痛快快的搬了。

车子继续往前走,在经过其他村子时,也都开关卡放行,大家堵归堵,但都不堵大河镇的村民。

三点二十,车子到了云山大桥。现在桥上了有三个游客在拍照,大家都是从红崖村绕过来的,红崖村的路难走,大家在山里至少折腾三小时。

王大路在大桥上停顿三秒问:“你们这里真的能发展起来?”

“你要二十万能发展?”秦宁反问。

“你给了就能发展,不给就不能发展。”王大路笑着道。

秦宁感觉这话说的没意思,完全不想理。

王大路也感觉自己话说的不好听:“你们确实过我们路了。”

云山村过他们路,他们也过镇上的路,真要说起来,这些东西没法算。现在秦宁有点烦,王大路也有点烦,两人不是烦对方,而是烦拦路这件事。

秦宁对王大路抱团拦路,索要二十万的行为不满。

王大路转不过弯,还是感觉车子从他们门前过,他们太憋屈了。

两人心烦气躁的开窗透气。

十分钟后,王大路把秦宁送到村委会的小道上。

“谢谢了。”秦宁是感谢王大路送她回来。

“没事。”

两人分开后,秦宁去村委会,王大路沿沿路返回,他到云山大桥的时候停住了。

此时云山瀑布刷刷的往下流,他把车子停路边看着。就这么看了一个半小时,五点整,瀑布停止了。

“给大家变个魔术!”游客们在大桥前按响指拍照。

王大路来回看了看,山路难走,现在比刚才多了五辆车。

“唉。”王大路点了支烟。

现在村子还设着关卡,他也不知道是继续弄着,还是按李廷山说的,试试接受新事物,互惠互利。

王大路当了十二年村长,第一次感觉这么烦躁。

……

在接下来的两天,大汪村前七个村子依旧设着关卡。

大家该说的已经说清了,云山村不会支付任何费用,没有二十万,没有三万。云山村不以旅游业为生,秦宁打算这么耗着了。就在她准备主攻红崖村山路时,八月七号,王和平打探来消息——

白沟村到大汪村之前的路通了。

条路不仅通了,大家还把路两边打扫干净。有的支上了小卖铺凉粉摊,有的买了高压水泵,路边挂上‘停车洗车’的字样。

大河镇就业机会少,像这样的乡村村子基本没有就业机会,这对于线上村民乃至大河镇,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秦宁听完后点了点头。

她想起李廷山开会时说的,人穷不能穷骨气,乡村发展除了经济,最难的就是扶志,现在不能说是扶志,但总归有一个不一样的开端。

秦宁发了会儿呆,接着打开系统界面。

宿主姓名:秦宁。

当前任务:【基建村庄】【花开并蒂】

基建村长:交通5星(仅限主路),环境,教育,医疗,居住……

花开并蒂:经营第二产业,获得100w利润。(剩余12天)

……

现在花开并蒂仅剩12天,要以任务为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