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节(2 / 2)

加入书签

卫诚本来还想提醒提醒她,结果看到她自己在意识到后很快能调节过来,便很放心地撂开了手。

实际上有老爷子这尊大佛在一旁保驾护航,他并不用担心什么。

乐喜为员工准备过节福利的时候,老爷子还兴致勃勃地给了意见,乐喜见他有兴趣,干脆将这件事交给他来管,算是给老人家找件事做。

反正有赵叔几人在,肯定不会劳累到老爷子。

有老爷子‘打下手’,乐喜更加轻松了,正好学校过节放假,她就待在家里继续专研煲汤手艺,给他们祖孙二人煲营养汤。

等卫诚单位也放假了,他们提前一天置办了东西,特地去日化四厂家属院一趟,给乐顺他们送节礼。

汪红英热情接待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做出一顿丰盛的席面招待。

席间,卫诚和乐顺这对翁婿喝着小酒说着话,乐喜在另一边同汪红英闲聊,想起之前汪小舅说过准备在元旦结婚,于是趁机问了问这件事。

说到这个,汪红英立马喜上眉梢:“正要去通知你们呢,他们年轻人喜欢搞什么新潮,非要在元旦那天才扯证,上午扯完,下午就是婚礼,一天把事儿都办完。”

“那很好啊,到时我和卫诚肯定会到场的。”乐喜思量着到时随多少礼合适。

汪红英的意思是人去就行,礼什么的不讲究。

这话也就听听,乐喜肯定不能这样做。

回去时,卫诚听到乐喜和他商量这事儿,建议道:“不如就给个吉利数?”比如六十六块六、八十八块八之类的。

乐喜立马摇头,那样是显得很吉利,可他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能这么大方给。

要知道这年头的普工月薪才多少,即使是亲戚也不能结婚随个礼就一下给那么多,太惹眼了。

最后乐喜决定红包包个八块八毛八,心意到了就成,倒是贺礼可以准备好一点,到时候装在包装盒里送过去,只要不是当场拆开,谁也不知道他们送的啥。

红包由乐喜来准备,贺礼就交给卫诚了。

两人用心准备了一下,除开红包和贺礼,连参加婚宴当天需要穿的衣裳都提前定好了,谁知东西还没派到用场,元旦上午那天就出了事。

当天,大家都在欢欢喜喜地过节,汪小舅和圆圆老师因为要去领证,比其他人更添一成欢喜。

结果两人喜气盈盈地去了民政局,不到片刻就一脸懊悔丧气地回来,直叫众人看得两眼茫然、一头雾水。

汪红英立马询问:“不是去领证吗,咋回事啊?”

大好的日子,高高兴兴地去,灰灰溜溜地回,到底啥情况呀。

圆圆老师眼睛一红,捂着脸差点哭起来,摇着头伤心地说不出话。

汪小舅半搂住人唉声叹气,难受地解释道:“证没领成。”

“啥?!”

这下不光汪红英惊讶,连乐顺以及乐喜他们都听得张口结舌,难以理解。

什么叫证没领成?两个准新人好好的,没犯法没做什么的,怎么就没领成证了?

乐喜惊诧之余,突然想起他们两个领证时听到的那件事,心有灵犀地和卫诚对视一眼。

不等他们说出来,汪小舅那边就已经透露其中的缘由。

“民政局的办事员说圆圆没达到结婚年龄,不能给我们扯证。”

大家再一次瞪大眼,下意识看向正趴在汪小舅怀里伤心的圆圆老师,心里一算她的年龄,感觉不对啊。

圆圆老师的年龄他们又不是不知道,论周岁今天刚好十九岁半,不仅达到了结婚年龄,还超了呢,若是在乡下,这个年纪的姑娘早结婚了。

乐喜适时出声:“我们之前去时好像听到说上头要颁布什么新婚姻法,是不是因为这个才……”

汪小舅沉痛点头,说就是因为这个,那什么新婚姻法颁布日期就在元旦这天,如果只是这样也没事,关键是里头关于男女结婚的年龄给改了。

以前如果男女想要结婚领证,男的年龄只需要达到二十,女的十八,现在不是了,改成男二十二、女二十!

女二十啊,将将卡在圆圆老师十九岁半的上头。

人家民政局办事员说了,因为新婚姻法刚实施,上头管的严,差半岁也是差,必须得等到女方成年后才能给他们扯证,没有一点商量余地。

而且他们这就只是半年而已,稍稍等一等很快就到了,别人还有差两年的呢,等两年过去,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变故啊,到时候婚事还能不能成都不一定呢。

“这么说你们还是幸运的?”汪红英一脸恍恍惚惚。

原本好好的一件大喜事,结果猛不地搞成这样,大家岂不是白高兴一场。

何况下午的婚宴已经定好了,宾客们也请了,总不能就这么散了吧。

乐顺思量一番,“要不然咱先把婚礼办了,等半年再让他们两人去扯证?”

这也是个办法,汪小舅和圆圆老师都没意见,等知会过女方娘家那边后,他们也很通情达理地表示理解,毕竟是意外嘛,谁都没想到。

索性汪小舅和圆圆老师都认准了彼此,等待的时间又只有短短半年而已,先扯证还是先办婚礼其实没什么区别。

只是丈母娘那边暗中发话,让两人扯证前注意一点分开住,直到成为合法夫妻那一天才成。

汪小舅欣然同意,圆圆老师羞红了脸。

如此商量决定过后,大家终于又高兴起来,欢欢喜喜地继续为两位新人办酒。

伴随着热闹的喜事,秋天悄然过去,寒冬已经来到。

乐喜在天冷前就提前为家里储备了过冬物资,什么冬衣棉鞋蜂窝煤腊肉大白菜等等,都准备得多多的,吃用到开春都不是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