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节(1 / 2)

加入书签

无视也算是一种教训。

脸皮再厚,听到沈立秋的话,再看见待在她身边的老公,也该走了。

男人的确走了,没有待很久。

他还在摊子前的时候,沈立秋表情依旧正常,他走了,沈立秋脸臭下来:“亏得没死皮赖脸待在这里不走,不然我要给他脸色看了,几毛钱也不愿意花,想看漂亮姑娘还想白吃,做梦呢。”

杨东对刚才的男人印象很差,即使没有立秋的事情,他也看不上这男人的做派:“以后我们不理他,不能给人家脸。”

他们两人说了没多久,上次跟着妈妈过来的兄妹,又来了。

沈立秋想忘记都很难忘记,今天在她摊子附近待了很久。

见到小乞丐似的兄妹,沈立秋脸色反而比见了前面讨人嫌的男人好很多。

她温声提醒两个小朋友,免费试吃只能吃一次,不能吃第二次。

摊子客人里有不少健谈的大姐,沈立秋和一个大姐打听过,这对小孩们的妈妈靠扫大街养活孩子,他们的爸爸已经死了。

大姐说起他们死掉的爸爸还说死了才好。

不用沈立秋继续问,大姐主动说起来,男人经常打骂女人小孩,还爱赌/博和喝酒,身体不好,在一个冬天倒在外面大街上就再没醒过来。

沈立秋问她为什么不做别的活,扫大街能挣多少钱,孩子读书都不够吧。

两个小孩压根没读书,周围愿意和女人说话的,在她老公死了之后,都劝她改嫁,找个依靠。

她没听别人的话,说自己现在这样找不到好人,如果找着身体不好年纪大的,日子过得还是苦,不如自己养两个小孩。

不供小孩子读书,扫大街挣到的钱不会让小孩子饿死的。

沈立秋对于找个依靠没多少感想,只说小孩子还是要读书,起码把小学读完了,在省城这样的地方,不识字以后都不好待下去,找不到活。

女人为什么找不到别的活,沈立秋也从大姐嘴巴里听到,人家看她一个女人带两个小孩,不愿意用她,觉得她孩子太小,事情肯定多,觉得她晦气。

小孩子要是生病了,没准会讹钱。

最好不要扯上关系,谁扯上谁倒霉。

实际上也是可怜人。

的确挺可怜,沈立秋同情几句,没好心到去救济人家。

她自己定下来的规矩,不能因为两个可怜小孩就给破了。

可怜小孩子多了去,比他们更可怜的也有。

两个小朋友听到她的话,沉默带着小碗离开了。

杨东比沈立秋心软,心软还没到做主的程度。

生意是立秋的生意,立秋说了算。

别人喊他老板,喊她老板娘,他没真把自己当老板。

两个小孩走了之后,杨东没提两个小孩的事情。

他不提,沈立秋主动和他提:“以后注意了,千万别同情心泛滥,有些人看着惨,实际上是装的,你看着我长大,你对我好也是因为你了解我,不了解的人不要去管,人心险恶知不知道?”

杨东:“我们两个年纪没有差很大,看着你长大,说得好像我年纪很大……尽管是真的看着你长大。”

他们两人,他出生在春天,她出生在第二年秋天,年纪相差不大,杨东只有四五岁开始的记忆,再早就没了。

沈立秋:“你看着我长大,我看着你长大,说法都差不多,熟人不能轻易相信,更不用说陌生人,你以后要想帮谁,和我说声,不能自己偷偷帮,你偷帮我就要管你的钱,每个月只给你留一块钱。”

杨东:“一块钱冰棍都吃不了几根。”

“就是为了让你吃到教训,看你还敢不敢,你可以藏私房钱,被我找到就是我的了。”

“我们是夫妻,我肯定找你商量,你把我的钱收走了,家里买生活用品都没钱买,要你自己去买了。”

“生活用品没钱,你找我要,这些都是合理支出。”闲事交给东哥,她要忙她的大事业。

“我记住了,不会随便同情心泛滥。”

两人说着话,两个小孩拿着饭盒又过来了。

他们回家拿钱,拿了一毛钱过来,从小碗变成饭盒,饭盒容量更大。

“你们妈妈呢?知道你们来买凉拌菜?”

“妈妈在别的地方扫地,我们和妈妈说过了。”兄妹两人的哥哥回答沈立秋的话。

看来要扫的地方很多,难怪今天没在这条街上看到,沈立秋和两个小孩说:“你们第一次花钱买,给你们多装点,把饭盒给我,你们要什么?”

小朋友们不如大人干脆,这也要一点,那也要一点。

比如海带已经点过,且把另外三盆点了一遍,回头又选遍海带,四盆凉拌菜硬生生被他们点出了几十道菜的错觉,有新的客人过来,沈立秋让杨东招呼两个小孩,她去招呼别的客人。

两个孩子见到别的客人,躲在边上没继续点,杨东见他们没有要点的意思,先把饭盒放在边上,等客人们走了,他接着招呼他们。

快点满一盒的时候,沈立秋没让点了,在杨东把饭盒盖好要递给他们的时候,她让他先等等,把饭盒称了一遍:“差不多五毛钱,这次给你们便宜好几毛钱,下次不会便宜了,回家好好吃顿饭。”

沈立秋说完把饭盒交给两个小孩,两个小孩和她说谢谢,说完拿着饭盒走了。

杨东:“立秋还说我,你自己明明也是同情心泛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