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9节(2 / 2)

加入书签

奚盼想说立秋有三轮车,提前写信让立秋骑三轮车比较好,又想到一共四个人,换成弟弟立夏也不可能载得动爸妈和姐姐,干脆不提。

“哥,你想我带什么回来?”沈立夏出发前看到大哥犹豫的表情,问大哥。

沈立春:“没什么,天气热,菜不好放,你们肯定和我一样坐早上或者上午的车回县城,食堂那时候没有中午的肉菜,早饭带来凉了也不好吃。”

“哥,你原来想我带菜呢?大热天的,满车肉菜味道,我怕别的乘客流口水。”

薛大丽催促小儿子:“少贫嘴,赶紧的,要走了,立春,爸妈弟弟不在的几天,你看好家。”

“嗯,我晓得。”

目送爸妈大包小包离开,沈立春回自己家。

这会儿还早,他妈昨晚特意交代他,让他早上早点醒,他们出发前有事情交代他。

是交代了不少事情,全是一个意思,叫他看好家。

奚盼没在睡觉,醒着躺床上,见沈立春回来,叫他过来床上多睡会儿。

立春去省城的几天,活让别人代班,公公接着出去,没人代他的班,只能儿子代班了。

这几天得让立春吃饱喝足休息好,休息好才有力气加班。

沈立春起太早也犯困,躺床上睡个回笼觉,到时间再去干活。

如今从县城到省城的车有四五班了,薛大丽几人选了最早的一班,早早出发,等到省城能赶上午饭。

在做好决定之前,薛大丽犹豫不决,做好决定就不后悔,已经在去省城的路上,反倒是沈文唐,开始心情不佳,犹豫不决了。

薛大丽:“你还在担心工厂的活?不是有立春帮你干。”

“对啊,爸,不是有大哥干你的活,你别担心了。”沈立夏能看出他爸在为什么事情不开心。

就是工厂的活。

沈文唐说话了,他声音小,车子开车杂音大,没叫薛大丽和沈立夏听到。

沈立夏坐在爸妈前头的位置,实在听不到他爸说什么,干脆闭上眼睛靠在位置上休息。

薛大丽瞅见丈夫表情郁郁,也不想听他说什么了,左手盖在他交握起来的双手上,算是安抚他。

...

一家三口到省城的时候,才十点出头,沈立夏到省城新鲜感十足,左瞅瞅右瞧瞧。

“你们给我注意点了,尤其是孩子爸,别露出没见过世面的眼光,立秋是食堂领导,别叫食堂的员工看了笑话。”薛大丽下车后对儿子丈夫说。

今天他们一家三口人都穿上了新衣服,看着还挺体面。

沈立夏双手提着一个大编织袋,听他妈的话,不住点头,点完头:“妈,我们雇辆人力车吧,我看车站有送货送客人的三轮车。”

他快要提不动手上的编织袋了。

“盼盼说不算特别远,你这点路都不能走了?走着去。”薛大丽率先去问路,找了个车站的工作人员问食堂该往哪走。

不是直接报食堂名字,报的是食堂的地址。

车站员工大多本地人,食堂的位置离车站的确不算远,他们熟悉,给一家三口指了大概方向。

有了方向,薛大丽带着丈夫儿子往食堂的方向走。

路上终于能听清沈文唐的话了,他还在担心工厂的活。

怕立春刚请完他接着请,领导会以为他们家不想干了,把他和立春都辞退了。

薛大丽原来也担心干活的事,没想到自己想开,丈夫却想不开了:“不干就不干,又不是多好的活,立春年纪轻,能找到别的工厂干活,你在家休息着,做手工活计,打点毛衣袜子帽子卖也不是不行,编篮子草席,哪都有活,别担心了。”

她没耐心做这些活,丈夫有的。

“是啊,爸,你别怕,我们三个孩子都长大了,虽然没办法让你们穿金戴银,让你们吃饱总没问题的。”他爸比他妈细心许多,也有耐心做手工活计,饿不着的。

薛大丽:“搁二十年前我肯定不准你请假,家里三个孩子,你被辞退了,靠我那点收入哪能养得起一大家子,现在不一样,三个孩子也不需要我们操心。”

母子俩一路安慰沈文唐,还是有点效果的,没像之前那般丧气,就是依旧止不住念叨说他找领导批假的时候,领导表情看起来是他不想干活就早点滚。

摸索了近一个钟头,终于问路问到食堂门口。

“嫂子说食堂门口有水果摊子和糖果摊子,肯定是这里没错,我去水果摊子问问。”一路上喊累的沈立夏在见到食堂的时候,眼睛亮了,也不见喊累,看着又恢复活力。

今天在水果摊卖水果的大姐听年轻小伙子说找立秋,他姐姐,心知是领导的家人,带他们进食堂。

食堂已经到了营业时间,刚开门,客人们还没到下班时间,没人的食堂看起来也不空旷,薛大丽沈文唐几人没四处乱看,路上薛大丽交代过,不能露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他们不看,穿着食堂统一服装的员工在看他们。

这一家三口看样子是领导的亲爸、亲妈、亲弟弟。

真不愧是一家人,尤其是亲妈,能从领导身上看出点亲妈的影子。

沈立秋正在办公室看电视,听到门外有动静,下意识先把电视关了,去看看什么情况。

“爸妈,立夏,你们来了啊,快进来坐。”见是自家爸妈和弟弟,沈立秋没露出十分意外的表情,招呼他们进来办公室。

“姐,你不招待我们吃雪糕酸梅汤吗?”沈立夏坐在办公室招待客人的位置,期待地问着姐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