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节(1 / 2)

加入书签

不是不委屈的,只是谢安向来硬气,又骄傲,解释过一次了,没有人听,打死他也不会再提第二遍。

他多日被囚,也不知道外头的情况,想必这时候,新帝已经登基,谢家,只怕树倒猢狲散了。他自幼锦衣玉食,如今遭逢大变,能忍到现在已经是极限了,也并非是心性坚韧之人,想到可能已经丧命的皇后和太子,眼睛眨了眨,有几滴泪,从纱布背后坠了下来。

关押谢安的地方是魏琅远在京郊的一处宅子,多为亲信看顾,谢安就是长了翅膀,也难出生天。如今新帝登基,百般事务俱要魏琅亲历亲为,也是个忙的,抽着空来谢安这一趟,心情好了很多,回程的时候听到外头的亲信通报,说是潜邸里头,有谢家的人来找。

魏琅本不当回事,听到谢家,倒是笑了。

在潜邸等魏琅的人,是谢安的小厮常冬。

自从宫变之后,他家公子就没了下落,老爷在新帝面前跪了一天,也没要来个结果,一病不起,谢家早就乱了,甚至还抓了几个夹带私逃的丫鬟。更别提老爷后院子里的几位闹腾的正欢的姨娘了。他家公子平日里便得罪了谢家许多人,到了这时候,谢家还能为他奔走的,竟只有他这小厮。

至于公子那位庶弟,更是巴不得他早点死了,说起来又是另外一桩恩怨。

如今这位西南王世子今非昔比,常冬想着平日里自家公子同这位私交不错,多多少少透点口风出来,便前来求见。他这几日还去找了不少谢安平日里的狐朋狗友,杨珩杨公子不敢插手这事,其他人更是落井下石,只这位王世子见了他。人情冷暖,便悉数可知。

常冬一见了魏琅就跪了下来。

“公子平日里有了新鲜的玩意儿也还总是惦记着世子,前些日子,西域得了把名琴瑶光,也只说他不懂这些,世子爷是个雅人,还差人准备等世子爷生辰到了,给世子爷送过来,谁知还没来的及送来,便出了事。”

“我便替公子爷,把这琴给您送过来。”

常冬双手捧起了琴。这事倒是并非他胡诌,只是谢安的原话可不是这样。

谢安的原话是“我要这劳什子玩意作甚,咱们那位魏世子不是最喜这些妇人之器。”言语间多为取笑之意。

也是常冬会说话,才生生把这番话曲解出截然不同的意思。

头顶上便发话了。

“可是真的?”

常冬连忙点头。

魏琅便笑了。谢安这小厮,倒是比他主子机灵很多。

“你可知道你家公子,手里攥着沉碧这条人命?”

魏琅这样一说,登时常冬脸色都变了。

他竟没想到,和当年的事有关系。只是那事根本就不是他家公子做的,难道陛下,到现在竟是还在记恨吗?他分明记得,公子是有去容王府解释的。但是那时候他没有跟着,公子回去亦没有说什么,他便以为算了了。

如今听世子的话,陛下看来,是不信的。

若当真如此,他家公子,只怕别说西南王世子,便是十个西南王,也不顶用了。

魏琅看着常冬白下来的脸色,轻声道,“咱们这位陛下,最是记恩,也最是记仇。谢家,只怕要多添一桩白事了。”

常冬几乎是白着脸走的。

魏琅只站着,怀里抱着一把琴,手指拨动了琴弦,弦声清脆入耳。

第10章 山雨欲来

宫里接进了一位老嬷嬷,姓杨。

老嬷嬷是个瞎子,却分外得新帝的厚待。李公公伺候新帝虽然不多时日,却也略略摸得一点新帝的性子。新帝生的俊美,却是个不苟言笑的,身上带着战场上的杀伐之气,远不是个和善的。宫中早就有传言,文昌殿里至少有十几二十个达官贵人的冤魂,只是无人敢说罢了,听说,谢皇后也在里头。还有东宫那边,早就被封了,也不知道是怎么个情形,总之新帝已经下了旨,说是谢皇后病逝文昌殿,更是罗列了谢皇后种种罪行,不得入皇陵。原先那位东宫,也不过得了“东宫佞幸。”这含糊不清的四个字,便入了史书。

有关宫变的一切血腥仿佛都尘埃落定了,无人再提,这座历经了大魏十几代帝王的宫殿迎来了自己新的主人,如往常一般厚重庄严,青色的石板上,有忙忙碌碌,裙摆繁复的美貌宫人在来来去去,同宫内的鲜花嫣然一色。

李公公猜度过这位老嬷嬷的背景,只听说是景和宫的旧人,是有患难恩情,便是贵妃娘娘,也在那老嬷嬷面前客客气气的。

后来打听了宫里的老人,才知道,杨嬷嬷是新帝生母赵氏身边的伺候过的,新帝在废宫中平安长到了四岁,全凭了这一干宫女太监,后来东窗事发,先帝把大部分都发落了,只有杨嬷嬷出宫办差,幸免于难,此后留在新帝身边,新帝没有生母,对这有过救命之恩的老嬷嬷,自然是分外宽待。此后李公公看顾起来这位嬷嬷,自然也分外抬举。

近些时日,皇帝在朝堂上发了大火,连着斥回了好几道替谢家说话的奏折,连带着宫内像李公公这样的近侍日子也不好过起来。自古天家的事,便没一件是小事。

这世上捕风捉影的事情有很多,真正的内情几何,李公公这样的人是不知道的。

杨嬷嬷的眼睛被容宴戳瞎,也是因为容宴欺辱容亁还不尽兴,当着容亁的面便让下人戳瞎了她的眼睛,打狗给主人看。如果没有这件事,也许容亁能让他死的好看点。

容亁记恩,也最记仇。

自他登基,昔日里的罪过他的王公大臣,哪一个不是两股战战,有胆小的甚至称病不朝。但是他们还是小看了这位新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容亁长到现在,最多的就是耐心。有些人留着有用,他暂时是不会动的。

杨嬷嬷到现在说起景和宫的日子,都禁不住老泪纵横,时常说的一句就是,当初的那位小公子,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容亁自然之道嬷嬷说的是谁。

只是时隔日久,便是那少年站在嬷嬷面前,她也未必能认的出来,更遑论嬷嬷瞎了眼睛。容亁自己也猜度过,据嬷嬷所说,那少年年纪不大,能自由出入内宫,想必是显贵出身,留在景和宫的药材也多是大内贡品,但是也不无可能是皇家赏赐下去的,而常入宫廷年岁相当的太学生如此之多,又知道是哪一个。

若那少年还在京中,有心来寻,尚且还有希望,若那少年无心,只怕是人海茫茫,便难觅踪迹了。

那少年生在金玉堆里,却难得有一副良善品性,在他落拓时候肯伸出援手,在他登了大位之后,想来也不愿挟恩图报。

若有一日能寻到那少年,便是他要什么,他也是给的起的。

今日的容亁,已经不是曾经的容亁了。

这时候的容亁还不知道,他想要寻的人,早就被他当作礼物,一根头发丝都不少的,送进了西南王世子的府邸里。而他咬牙切齿恨的人,却实在无辜。

常冬回去后没有对谢宰辅说实话,大人病重,只怕心火上头,药石罔效。谢宰辅却是多年浸淫官场的,如何看不出来,到最后只化为了一声叹息,“想必,陛下,是要报私仇了。”

谢宰辅实非纵子行凶之人,然而谢安自幼是谢皇后带大的,这孩子的品性,连他这父亲都说不得。到了如今这步田地,实在是怨不得他人。容王旧邸上的沉碧,多好一个丫头,就这么没了,若非谢安是他亲生的孩子,怎么也该打断他一条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