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节(2 / 2)

加入书签

鸡群不负众望,整日叨虫啄草,长得肥壮。苗寨里没摘上茶叶,倒是先吃上一筐筐鸡蛋。

孩子们营养改善,脸蛋肉眼可见地丰腴红润起来,倒不大像乡野里长大的孩子了。

顾锦棠最近很忙,要把这套种植模式推行到石临府其他苗寨。

有的寨子小,才十几户人家。一个个村寨走下来,才发现石临寨生活水平算好的,至少顿顿有干粮吃,有的人家只能喝稀粥。

这种小寨子,要种茶、种粮食,没有多余的人手养鸡。再说,别的寨子没有周奚舟留下气味划分领地,让野兽不敢闯入,养鸡损失风险很大。

所以顾锦棠提出茶柿立体栽培,代替茶园养鸡。

茶园采茶主要在春季,柿子能弥补夏秋季节的空白。柿饼对于农家而言制作简单,是一项不错的收入来源。

半年时间,石临府大大小小的苗寨有的建茶园,不宜种茶树的,则种植林下草药,顾锦棠的规模化种植在石临府推广开来。

……

亲自走遍各个苗寨,顾锦棠才对古代的贫穷程度有清晰认知。

山路崎岖陡峭,一路走下来磨破几双鞋底,他脚上冒起几个水泡。

“痛不痛?”烛灯下,周奚舟用针给他挑水泡。

顾锦棠坐在床上昏昏欲睡,脱了鞋袜的脚被他握在手里,宛若上好的白玉。只是有几块地方磨得微红,犹如雪中落下的桃花,令人不忍下重手。

他脚腕纤细,周奚舟一手便能轻松扣住,心中忍不住嘀咕怎么这么瘦。

“有点疼。”顾锦棠声音困倦,倚靠着床架轻轻笑了一下,玩笑道,“仙君给我吹一吹就不痛了。”

周奚舟瞥他一眼:“想得美,本仙君怎么可能吹别人的脚,有辱身份!”

顾锦棠浅浅的笑容不禁又明显几分,都抓在手里了,难道就不算有辱身份?

银针被火苗舔舐一下,周奚舟一针稳稳落下去,本想给他个乱说话的教训,却在视线触及娇嫩肌肤时,不自觉放柔力道。

挑破的水泡挤出液体,用干净棉布擦拭掉,周奚舟伸出一根手指往银罐里挑出碧绿通透的药膏,轻柔涂抹到伤口上。

药膏遇上肌肤便划开,淡绿色衬得肌肤雪白,如初春茶芽从覆雪中探出嫩尖,很美。

烛花爆了一下,夜深露重,窗外是深秋的虫鸣。

顾锦棠不知什么时候睡着,睡颜在烛光下恬淡安静,他最近入睡得很快,打坐都变少了。

周奚舟将他放到床上躺平,盖上被子,自己则化作原形,尾巴无意识在他手心扫了扫。

白色小狐狸蜷缩在枕边,伴着轻浅的呼吸声进入梦乡。

……

入冬后,山上梯田陆续收割结束,苗寨进入农闲时节。

当然,农民很少有真正闲下来的时候,往年的冬季,大家会围坐火塘旁编织竹具,或是修理农具。坐着做手工活,在下雪的日子里有种岁月悠长的惬意。

现在,石临寨一点也不平静,甚至比农忙时还要热闹。

为初春采摘茶叶,顾锦棠带着村民早早做准备,采茶的竹笼、晒茶的场地以及蒸茶炒茶的蒸笼和锅灶都有讲究。

只有处处保证细节,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好茶。

于是家家户户传来叮叮当当的砌灶声,劈竹声,还有苗女们坐在一起编竹筛子时聊天的笑声。

到春季,一夜之间,山上的茶树盖上一层鲜嫩的清绿色。

“明早辰时是个好天气,通知大家朝食以后该来茶园采摘了。”顾锦棠看天象后如是道。

石打弯腰应是,并不奇怪他知晓得如此精准。

在他心里,中原来的顾小郎君可是读书人,读书人什么都会,要不然怎么教他阿爸把地种得比以前收成还多呢!

这天起,石临府大小苗寨蒸腾起制茶的氤氲香气。

过完清明,从采青到干燥的一系列制茶工序基本完成,只剩包装的活计。

这时新长的嫩芽已开始变老,今年是茶树移栽第一年,产茶量还不高,顾锦棠想做成精品路线,就不适合继续采摘了。

大致估算一下,石临寨加上其他寨子制成茶叶有三万斤,对于第一年来说收成相当不错。

要知道在古代对付病虫害的手段相当有限,作物很难高产,村民们初看到丰产的茶园时眼睛都瞪大了,摘起茶来宛如捡金子一般干劲十足。

顾锦棠开始考虑茶叶的销路。

村民们忐忑期待着,真的会有人买他们的茶吗?

衙署每天晚上人都是满的,村民们关心茶叶生意,盼望能卖出好价钱。起码,要比粮食卖得贵一点吧?能给家里孩子做身新衣服,毕竟娃儿们这一年也辛苦了哩。

最好就是能攒修房子的钱,寨子里好些户人家房子都烂了,没钱请瓦匠来补。

可石临府苗寨几乎不和外人通商,这可怎么办?难不成去隔壁水江府找?可是这样一来,还要被多盘剥一层税钱。

顾锦棠想的不一样,他需要钱,所以这些茶叶要卖高价。他不仅不去外面找销路,反而要让四路八方的商客自己上石临府来买他的茶。

一小队牵马的行人走在弯曲山路半腰,来苗寨收药的商客如期而至。

这一路行来颇为不易,人马都急于到达村寨休息。虽说民风更开放的水江府才是他们主要的药材采购地,但商人是不会放过任何可以获取利益的机会,每年还是会来石临走一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