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节(1 / 2)

加入书签

倒是从前健谈的唐广陌,今日也有些拘谨,只夹了些面前的那道菜。

“唐兄,可是饭菜不合胃口?”

苏扬舲自然不会给他加菜,便对着一旁侍候的乌墨使了个眼色,乌墨便懂事的给唐广陌也夹了一些炙羊肉。

卫南寻沉默不语,淡淡向着唐广陌的方向扫了一眼,唐广陌也不知到底看到没有,反正是把头低得更低了,乌墨夹什么他便吃什么。

午膳就在这样古怪的气氛里结束了,苏扬舲本来还想邀请唐广陌用一些茶之后再一起离开。

但是唐广陌却表现出恨不得马上就走的样子,他的眼神藏了些苏扬舲看不懂的慌乱和焦急,苏扬舲想着也许是公事他毕竟还要给工部尚书有个交代,便也不好在强留。

两个人便一起往府门走,走到门口时,突然有人跟在身后,道:“舲儿。”

苏扬舲回头便看见卫南寻跟了上来,手里还拿了件薄披风,他伸手接过披风,卫南寻却并没打算将披风给他,而是收进自己的怀里,先他一步走到马车旁边,转过头说:“我与你一同去。”

苏扬舲怔了怔,脸上泛起一团淡淡的红晕,凑近到卫南寻的耳边,仰头低语:“我是去办公务,去去就回,很快的。”

说这话的时候,苏扬舲心里莫名有些悸动,活了两世,竟是第一次有人在等待着他回家。

有人等的家,才算家吧。

卫南寻忽而垂下头,将身子微微前倾,贴着苏扬舲的耳侧:“我要与你同去,西山多野兽,我怕舲儿被哪只小狐狸叼了去。”

多大的狐狸能把人叼走?

虽然心知他又在说浑话但那萦绕在耳边的热气却是真实的,让苏扬舲心里软了下来,想来他一个皇子,带个人去也没人敢多言什么,便笑着应允了。

苏扬舲发现卫南寻每次都能准确找到他的耳朵的位置,但若是找别的东西,却总是要靠手来摸着寻找,这也还挺奇特的。

不过又一想要是在他的脸上也要摸索着才能找到,那可就尴尬死了。

唐广陌跟在他们后面,看到他二人一同上了马车,本来已经落了的冷汗,又猛地糊了一头。

他抬头间感觉苏扬舲的目光若有似无的看向自己,惶惶之间竟然踩空了马凳,尹川倒是眼疾手快,伸了一只脚出来从背后踢了唐广陌一下,算是给他稳住了身子。

他面色闪过一丝慌乱,旋即镇定下来,牵出一抹勉强的笑容,道:“多谢。”

尹川「哼」了一声,小声嘀咕了句「真笨」,便双手抱胸昂首跳到了旁边的墙围上,转眼就消失不见了。

倒是坐在前面的允乐伸手拉了唐广陌一把,他才颤颤悠悠的爬上了马车,钻进车子里面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有点腿软。

“唐大人莫不是怕卫某?”卫南寻浅笑。

“不,不,不…”唐广陌惊慌的摇了摇手,咽了咽口水,强做镇定,深吸口气道:“卫质子声名在外,唐某、唐某只是被卫质子的气势所折服,不敢造次。”

唐广陌这样的说辞也算合理,卫南寻上过战场,身上难免会有杀伐的气势,普通人自然是有些怕他的,就连苏扬舲第一次见他时,也有些畏惧。

但,苏扬舲就是觉得不太对劲。

他半眯着眼睛并未多说什么,心里却没安生,悄悄又在想原书里的剧情。

最近他发现自己好像对于原书里的剧情,越来越模糊了,明明都是自己写的。

可是曾经那些清晰的事件,现在却像是隔了层纱帘,总是看不清楚。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4章

倒v结束 ◇

鸳鸯

西山猎场占地千顷, 在半山腰的草甸上盖了座皇家别苑,每年姜帝的千秋日,他都会提前带了一众妃嫔亲眷在这个别苑里住上一段时间,此时恰逢四月半, 春花争相开放, 西山上的高山杜鹃也会在这时绽放, 火红火红的十分壮观。

坐在马车内, 苏扬舲饶有兴致的介绍着西山的一片一片高山杜鹃。

“南寻从北方而来, 应是没见过这样壮观的场景。”其实他自己也没见过, 当初写这里的景致时,刚好看了新闻中, 南方的某处山中一到四月半, 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的极其绚烂。

“桑都里的王公贵族也会养杜鹃, 可惜十有八九都是当年来时开一次花, 花谢杜鹃也就死了, 不知缘由。”卫南寻浅笑着, 眼角也会有意无意扫向唐广陌, 他眉梢轻佻问:“唐大人家在何处, 家乡是否也有杜鹃花?”

唐广陌面色一窘,他自然不能说自己是嘉陵关人, 而且此刻他也猜不出卫南寻的意思, 犹豫了半天而未出声。

苏扬舲却先说:“说来我倒觉得唐兄口音与尹川那孩子有几分相似, 想必家乡是在北方的郡县?”

“是,下官家乡在云中郡。”

“云中郡?怪不得,那里与嘉陵关相邻, 口音相近也就说得通了。”

苏扬舲悄悄看了看卫南寻, 又望向明显紧张慌乱的唐广陌, 心中的疑惑有更深了几分。

说话间马车车驾也驶进了行宫,因千秋日临近,猎场未对开放,诺大的草场之上只是零零星星有几个赶工期的做工之人。

马车直接驶向了行宫别苑的正殿前。

三层高的宝华殿巍峨端正,符合皇家一向的审美观念,宏大的建筑依山而建,后面的青山上一汪飞瀑湍急而下,溅起的水雾将大殿笼罩起来,仿佛是在云中的仙宫。

说一句美轮美奂却也不过分。

宝华殿底层围着竹栅,几个工匠走进走出,行色匆匆。

苏扬舲仰头望了望宫殿,转头对唐广陌道:“所谓修缮,不过是重新描绘漆画?”

唐广陌点点头,抬手指了指二层的几个描绘工匠,说:“殿下你看,此处水气深重,描绘后很容易脱落,所以工部每隔两年都重新找匠人来描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