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节(1 / 2)

加入书签

而对于五原军而言,他们也没想过,一千人的禁军会这么难以攻破。

宝华殿本就有地形优势,易守难攻,加之禁军格外英勇,还有一个他们根本不认识的首将,三万五原军苦于人多,却攻之不下。

军中也有人建议从伊河攻上去,但是哨兵观察了之后便否定这个建议,伊河水流异常湍急,且河上没有桥梁,河面宽河水深不见底,根本就无法强行渡河。

又有人建议从西山攻下去,但是哨兵还没骑马过去就被宝华殿内留守的禁军护卫用射死了。

既然攻之不下,五原军的首将曹意远决定消耗等待时机。

“老子就不信了,他们那几个人能守多久?!”

曹意远在大帐中来回踱步,看了看外面渐黑的天色,又走到魏宋仁面前,带了几分怒意道:“魏掌印,您不是说禁军不会抵抗的嘛?不是说行宫之内有内应吗?不是说珹王等着我们冲进去呢吗?”

是啊,若不是这个宦臣巧舌如簧,他曹意远又怎么会拼着灭九族的死罪跟着他造反?

为了银子?

他不否认,银子当然是很重要的。

但最重要的是,魏宋仁许诺的高官厚禄,畅享的光明未来。

“珹王呢?不站而降呢?”

魏宋仁缓缓拨弄了手上的扳指,冷冷的道:“曹将军现在想后悔,怕是已经晚了。”

“你、你……”曹意远恨恨的指了指魏宋仁。

这其中的道理他也知道,当初选择反了,如今打到了皇帝面前,再说什么后悔,已然没有意义了。

但是他还是怒意满满。

这明明就跟当初魏宋仁说得一点也不一样啊!

“曹将军,既然已经无路可退,那你的三万将士只能将宝华殿攻下来这一条路可走。其实你也不必太过心慌烦躁,禁军才多少人,行宫里又有多少供给?他们能坚持多久?”

魏宋仁尖着嗓子不紧不慢的说着,食指敲了敲自己的脑袋,“你只要稍稍想想,也就清楚了,他们不过是强弩之末,负隅抵抗罢了。”

曹意远捏紧了拳头,使劲锤了锤桌角,他忽然抬眸,皱眉问道:“来人说禁军有两个首将,一个是秦绍,另一个是谁?”

魏宋仁这一次眼睛里也流露出了几丝慌乱,禁军之中那些人他比谁都清楚,不可能突然出现一个如此勇猛又深谙指挥之道的人物。

思索良久后,他浑浊的眼眸带了点不可置信。

“难道是……那个人?”他不自觉握紧了手心。

他会帮着姜帝?会守护他们姜国的皇帝?怎么可能呢?

卫南寻,他不是瞎了吗?

第89章

非友

苏扬舲站立在宝华殿的第三层外台之上。

凝目望着草原上的战况, 素白的脸上表情严肃。

赤红色的发带时而飞扬在敌军中间,时而又飞扬在禁军之中,是惨烈的战场上最耀眼的一束颜色。

“殿下。”秦绍身边的一个小军官气喘吁吁的爬了上来,满脸都是血污,“秦将军叫我来问问您, 天黑后是否可以烧山?”

苏扬舲点点头,“就按照说好的执行, 不必再来问我。”

行宫最难守的是西南方的山林, 无险可守, 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在这里设防。

直接将西山山林中放一把火,筑一道天然的火墙是最好的策略。

当然这是他们早就商议好的第二阶段策略。

挺过这个阶段, 也就等到了苏星熠的支援。

“让秦大哥安排大家换休吧, 这场战争并不会很快结束, 星熠至少还有一天才能回来, 大家还要再坚持两天。”

小军官施了个礼, 转身又跑了下去。

苏扬舲又握紧了栏杆, 望着远处的战场。

实在是心里担心的紧, 苏扬舲把允乐派了过去保护卫南寻。

直到天色暗到双方都点起了火把, 苏扬舲才转身下了高台。

基本上所有行宫的人都已在宝华殿里面了,一时间变得非常拥挤, 大家的心思都在外面的战场上, 没有人有闲心去抱怨其他, 唯一念得最多的就是五皇子和他的策南军什么时候能赶来。

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祈祷,满天神佛亦或是列祖列宗务必保佑,五皇子能及时回来。

姜帝单独和珹王在一个寝殿里, 他已经懒得再对珹王说教, 经常两个人就是长久的寂静。

这种寂静几乎能让人窒息。

珹王托着两条软趴趴的胳膊, 只能在心里期盼,魏宋仁能带着曹意远一起杀进来,解救他与此种困境之中,再「顺手」错杀了他的好父皇。

他心里清楚,在此之后,他们父子之间便再也不会有什么亲情了。

随着夜幕的落下,忽然有浓重的烧焦之气涌进了宝华殿里,这也让警觉的姜帝惊出了一身冷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