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2 / 2)
江令筹看着她的样子,笑容荡地更开:“费明光都能做到的,我这点私念,算什么。”忽然想到什么,眸光顿了一瞬:“你还记得桑湖边那个老东西的胡言乱语吗?原来他没有说错,到头来我当真是为旁人作了嫁。”
“江大人……”
“莫再叫我大人了,你若认我这个朋友,就叫我行策吧。”江令筹道,举起手中的茶盏:“来,今日你我以茶代酒,一笑泯恩仇……亦算是为我践个行。”
杨枝端起茶盏,向他隔桌一举,仰头饮下。
杨母这时方从随身的包袱取出一件物什,递过去:“本来今日如果不在王府门前见到大人,我亦是要托人将它给大人带过去的。这是先夫在北疆三年信手所作的札记,虽有些凌乱,但当中有一些北狄行军的特点,大人若是不嫌弃,便收下随便翻翻。”
杨枝探头一看,瞥见那书名,微微一怔。
是《屠狗手札》。
她不期然想起那个马背上恣意的笑、那年焰火光辉下明亮的眼。
两人临别前,杨枝想起江令梓,问了一句“她可还好?”
江令筹:“她还在南安。当时怕回京了之后父亲当真逼她嫁给薛旻,便让她晚些回来。现下这局势,更是不便回来了。”
杨枝点头:“也是。”
江令筹走到门边,脚将跨出去,忽又想起一事:“哦对了,到了这个地步,我已没什么好瞒你的。当初为了举事,我的确没少通过方濂聚银敛财,只是方濂临死前到底摆了我们一道,他死之后我们另外清算才发现,这些年他陆陆续续转走的银钱约莫有三十万两,还是黄金。当初上倚翠阁也是为了那银钱的事,你大概不知……”
“倚翠阁是你们转运金银的一个遮掩。”杨枝忍不住接口道。
江令筹惊讶,却只是短短的一瞬,笑眼微微眯起:“你何时知道的?”
“在南安时。”杨枝道:“永安楼。”顿一顿,淡笑解释:“贵府门楣高大,怎会屈尊冒险去做小小的金银饰品生意?京中金银出入最好的掩盖有两处,一为钱庄,另一为金店。钱庄到底太过招摇,当真有人要查,极容易被查出来。而女子的饰物店,才是真正隐蔽的遮掩。”
江令筹眸中流出赞赏:“他日若我能为帝,第一桩事,便是为女子开科取士,只是……罢了,阿枝,但愿这乱局能早日过去,你不该像寻常仆妇一般,屈于闺阁。”
杨枝朝他展颜一笑,天光明媚,为她那笑也镀了一层晖光,美得毫无预兆却动人心魄。
次日一早,城外传来誓师祭酒的鼓声。而同一时刻,杨母开始陷入了越来越深的昏睡。
杨枝枯坐窗前,手中的木梳没入长发,却长久没有滑出来。窗前的紫薇花已开了,风一吹簌簌而动,落红纷飘满院,樟树茂盛,带着独有的香气,添了几分清新的盛夏意韵。
发着呆,脑中不觉跳出柳轶尘在马车中的话:“恶人向你提要求时,你莫要顺着他,你越是顺着他,他越会得寸进尺。今日他们轻易逼的你离开了,来日只会提更加过分的要求——其实并非在此一事上。你不能让他牵着你鼻子走,要跳出他画的圈套,世上诸多事并非只有是否两个选项。”
另一个声音掺杂其中,是薛穹的冰凉如水的要挟:“嫁给我。”
他说那话的时候神色是淡寡的,可杨枝能从那沉静的眼底看到一丝道不尽的悲伤。这个要挟对薛穹而言何尝不亦是个侮辱,他是多么骄傲的一个人,这些年,若非为了她,宁肯隐于市野亦不愿入朝为官。
现而今却因为她,处处受制于沆瀣门,在江州时不惜与泥淖为伍,前几日双手又干脆沾上了鲜血。
杨枝想着,窗棂忽然轻巧一动,一只翠鸟撞到跟前,双翅扑簌簌而动,脑袋却仍不住往窗格子上撞。她放下手中的梳子,打开轩窗,那只翠鸟一下子扑进屋来,毛色鲜亮,只有手掌般大小。
她不知怎么自那只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很多熟悉人的影子,羸弱、莽撞,却固执倔强,不撞南墙不肯回头。
伸手抚着那翠鸟的羽毛,她不觉一笑,将它放飞,伸手随意挽了个发髻,出了门。
江令筹可能不知道那三十万两黄金去了哪,但她知晓。
这是柳轶尘留给她的最后一个锦囊。
作者有话说:
最后几章关于案子的内容,请大家原谅我。。。
第七十四章
京郊的放生桥边, 有一片加官进爵林,林中深处,有无数荒坟孤冢。
杨枝带着黄鹤, 穿桥边槐柳林而过, 径往林中深处而去。傍晚乌鸦满天, 噶叫声尖利刺耳,诉尽不知多少凄苦悲凉。
方濂遭刺那天是二月三十, 是一个极难得的日子。而这个极难得的日子, 恰好是傅婉娘的忌日。这两个日子,相差了十九年, 整整一个轮回。
杨枝誊卷宗时注意到, 不由多了一个心眼, 去牢中问方卓氏。彼时方卓氏已被关了数日,一脸灰败,又得知自己儿子被判了死罪,心如死灰。人之将死, 大概什么都看穿了, 杨枝问什么答什么,再无半分昔日的倨傲。
杨枝问:“当年傅婉娘改嫁,与你们卓家可有干系?”
“岂止与我们卓家有干系。”方卓氏冷笑:“当日便是我父亲逼着傅家将傅婉娘另适他人的。可又何止是我们卓家?先刑部侍郎姚家、工部尚书赵家、翰林院大学士许家, 哪家没出一份力?当年方濂炙手可热, 生得又十分俊秀,京中女子无人不想嫁给他。我方才说的这几家小姐自然也在其中。而且, 那几家的老东西亦都看中他殿试应对自如, 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纷纷想将他聘为东床。可方濂逢人便拒, 称自己家中已有婚约, 后来我差人去青州打听,知道了那个傅婉娘。那傅氏原本亦是高门大户,可早有式微之势,莫说太守之职,便是一家老幼的性命也未必能保得住。我便与那几家小姐商量,一起撺掇傅家将傅婉娘发嫁了,到时再各凭本事,争夺方濂。”
“后来的事,你想必已知道了,那傅婉娘宁死不从,投了河。方濂去了趟青州,回来便娶了我——要说那傅婉娘也当真是厉害,死了也不放过我们,自那之后没几年,姚家、赵家、许家都相继败了。如今,也轮到我们了。”
方卓氏灰败的脸上现出一丝悲凉:“其实要是早知道这些年会这般过来,我当初又何必那么犯傻去争什么方濂呢?”
“我那时生得十分好看,家中又有权势,从小众星拱月般长大。只要我想得到的人、物,从没有得不到的,便是想要入宫做皇妃,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可唯有那个方濂,丝毫不将我放在眼里。我们在春日宴中头一回相逢,他连目光都不曾在我身上多停留半分,我让父亲去试探他口风,亦被他一句话便推了回来——我那时很不服气,凭什么,那傅婉娘有什么,我怎么就比不上她!”
“那股不服气催使我一定要得到方濂,我以为他不过是囿于责任,若是傅婉娘在先改嫁,他必会多看我两眼、爱上我。”方卓氏轻轻一笑,笑中带着对自己的讥嘲:“可我错了。他借我父亲的手除了傅家与沈家,起初对我还有几分虚假的敬意,可自庆历六年以后,他便恶形恶状起来,时时冷着一张脸便罢了,有时我甚至觉得,他看着我时,都不如看着府中的丫鬟小厮亲切。也是那时起,我性情开始大变……原先我虽然有些骄纵,但自问在执掌中馈上并不出格。”她顿一顿,轻叹:“我这一生,都是因为一时的意气与自负毁了。”
杨枝对她并没有多少同情,不顾她叹息,问:“你说另外三家相继败了,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庆历六年,不就是傅凭章来京城寻傅秋兰的那一年?这时间实在太过蹊跷,莫非当年傅凭章见过方濂、和他说过什么?
方卓氏想了想:“是庆历七年和九年。工部尚书赵家毕竟势大,从事发到抄家灭族,整整还迁延了两年。”
“这么说来,都在庆历六年之后?”
“嗯。”方卓氏点头,神色忽然一顿,半晌,忽状似癫狂的纵声大笑起来:“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原来什么如此,已不言自明。庆历六年,方濂见了傅凭章,傅凭章告诉他婉娘的死因,他便开始报仇,而报仇的最后一个对象,是他自己。
二月三十日,他令人将自己刺死在了婉娘忌日那一天。
十九年前同样的一天,婉娘决绝跳下石桥,任由初春方解冻不久的河水将她吞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