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走科举路 第48节(1 / 2)

加入书签

在场的好些未婚的寒门新科进士们也动了心思——今年可是好些女官外放的大年,外放出宫的嫁人的女官可不少,自己家中并没有什么底蕴,若是娶个高门大户家的女子,日后免不得成为类似“赘婿”的尴尬身份,还要小心翼翼伺候媳妇儿,一点儿大丈夫气概也无,日子憋屈不已。

若是娶个小门小户的女子,温柔是温柔了,但是却对自己的仕途毫无益处,却也不甘心这辈子就配这么一个妻室。

可若是能娶一个女官做自己的妻子,不管她的家世高低,起码她本人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是很厉害的,自己日后做官她能做个好帮手、贤内助。还能帮着自己搭上皇上和皇后这条线,让自己被皇上、皇后记住,这可是一条通天的大道啊!

因此不少人动了心思,琼林宴之后京城的媒婆们都忙了起来。莫说是那些确定要出宫的女官家中门槛被踏破了,便是时媗妍这般已经在皇后娘娘面前报了要再在宫中三年的女官家中都被踏破门槛。

那些媒婆们一点儿都不死心,非要想着说服时家让时媗妍出宫嫁人,让广思斯心动不已,又托人传了好几次话问时媗妍的意思,说现在来提请的人条件太好了,都是京城有出息的权贵子弟或者是今科进士呢,让她再考虑一番出宫嫁人的事情!

时媗妍烦不甚烦,甚至一连着好几次休沐日都不敢回家,等到这波说亲大热潮冷却了之后再说吧。可是把广思斯吓了一跳,不敢再催逼她嫁人了。

就这样,时晗雪和季兴邦的婚事准备得妥妥帖帖,二人马上就要成亲了。

第103章 二人成婚

这可是他们二人期盼了多年的大婚啊!真是准备得非常的隆重, 一点儿都不敷衍。从房子到各种装饰,一应俱全,都是好东西。

关于成婚房子的问题, 还有一遭波折呢。

本来季家人已经带来了家族中现有的全部积蓄, 想要在京城给季兴邦买一间小一点的房子作为婚房, 也为季家存个脸面。

至于二房夫妻两这辈子攒了的钱自然都是给季兴邦的, 不会让他们小两口还,而大房、二房和季爷爷的钱则一部分算作是他们给的新婚礼金,不用小辈们还,另外一部分则算作是接济的借款, 需要季兴邦小两口日后偿还的。

可惜京城这边的房价挺贵的,季家人即便是举全家之力凑出来的钱也难以买到季兴邦心仪地段的心仪房屋,他不是很想用全家的血汗钱去再买一座自己不喜欢也并不算太好的房子,日后怎么保值变现呢?

况且时晗雪自己也已经用赏赐的银子买了一套作为嫁妆的房子,季兴邦本来不想拿这个钱去买房置产, 让他和时晗雪年纪轻轻就背上好些债务和人情, 影响日后生活,但是季家众人都还是觉得成婚男方家应该出钱出房, 总住在女方家的房子之中伤季家的脸面, 因此事情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季兴邦懒得去看房子, 只说了一句要专心复习准备会试、殿试, 其余的都丢开手不管了。而季家三房他的父母二人则对京城不太熟悉,又是农户,不像李老爷、曾老爷一般本就是做惯了生意的老爷,可以熟门熟路地寻了牙行的人买房子, 便是经牙人介绍看房也总怕被骗。

最后三房的二老只能求助季家目前最有能力的人季兴杰了。

季兴杰和李思微夫妇二人其实还是很赞同季兴邦的想法的, 他和时晗雪小两口日后久居京城, 已经有了一套不错的宅子,住着就是了。身上留点儿傍身的银子日后做点儿什么都方便,做官之后不光是会收到俸禄银子,还会有不菲的人情往来的花销,日子过得不是那么容易的。

现在三房的叔叔和婶子上下嘴皮子一磕碰就逼着人家小夫妻两在京城里再靠着借贷买一套并不是很急需的房子,日后还要不断地还债,拉低小夫妻两的生活水平,人家自然不会乐意的。自己当年没有钱的时候也是一直住在岳家的,等到有能力了才买房出来自立,也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现在他们只能以缓兵之计拖住三叔和三婶,再由李思微带他们在京城多逛逛了解一下京城的房屋价格和物价水平,让他们死了这条心,还不如多花些钱置办一些结婚的金银首饰或者其他行头给小两口,也好给小两口不仅能现在涨涨面子,日后有个急难的时候金子也好变现。

经过季兴杰、李思微夫妇二人的轮番劝说和让他们了解了京城真实的房价和京官们的消费水平之后,他们二人因为囊中羞涩对于买房这件事算是偃旗息鼓了,转而给小两口准备置办结婚的东西。

因为将之前预备买房的东西也都置办成东西,所以他们置办结婚物品的规格就比之前想的要隆重许多。季家三房夫妇俩虽然没有能给儿子买到房子觉得很难过,但是他们也觉得多买些金子傍身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二老终究心中还有遗憾,自己的宝贝儿子成婚,却没有住到季家的房子里,而是住在女方的嫁妆房子里,他们丢人啊!

劝解季家三房二老的季兴杰和季兴邦二人在不同意二老的想法的同时,却没有考虑到魏县的风俗和别人的嘴。

确实,当初季兴杰借居过李家几年。但那是他婚后准备科举考试的那几年。当年他和李思微在魏县成婚的时候,季家大房的人也是掏尽了家资给他了一套房子,当初也是八抬大轿把李思微抬进季家置办的房子里的啊!

婚后其他他们不反对季兴邦住在时晗雪的宅子里,哪怕一时不方便像季兴杰这样住在岳家几年也不算什么,只是结婚的时候没有一套父母给准备的房子,这是丢他们两个人的脸啊,二老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就想在儿子成婚的时候风光这么一回,可是目前看来京城的房价太贵他们是做不到了,难免会心中遗憾。

但是在季兴邦考中状元之后,这件事却是迎来了一个转机。皇上和皇后娘娘对季兴邦和时晗雪这对小夫妻知之甚深,而且皇后娘娘当日都给了时晗雪好些赏赐,让她能出宫置办一座宅子风光大嫁,皇上日后想要重用季兴邦,怎能让他寒了心,让他觉得自己不如媳妇,更重要的是不能让他觉得皇上不如皇后对他好。

要不然时晗雪在他身便日日枕头风吹着,他到底更偏向自己,做自己的纯臣,还是被皇后那边拉走了,更加亲近皇后和太子?

帝后之间现在表面看起来是一团和气,在面对一些其他人的时候也是一致对外,但是其中却也有丝丝微妙之处,并不是完全利益一致的。

于是,皇上下旨从自己的内库里拨了一笔银子给季兴邦置办产业。赵德志看着季兴邦这么得皇上的欢心,想着他日后很有可能飞黄腾达、位极人臣,对于这件事也是办得极为漂亮的。

赵德志让自己的干儿子之一出宫找了相熟的牙行,打着皇上御赐的名义用市场最低价给季兴邦置办了一座东城里翰林院旁边很不错的宅子,之后对季兴邦宣旨,带着他和季家的人一同去看宅子。

这个宅子面积不算很大,只有两进,不算惹眼。外人听起来也只不过是皇上给农门出身的新科状元郎赏赐了一座小两进的宅子,体恤他在京城成婚没有落脚之处,既宣扬了皇上的仁德,又不至于让季兴邦遭人嫉妒。

京城里有能力买小两进宅子的人多了去了,虽然东城的小两进比西城南城值钱,也不值当什么,没有什么人眼红。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个小两进的宅子确是个有内里乾坤的,这里的上一户主人家是江南的大商家,当时买了这个小两进的宅子是看中了它的风水好,花了巨资改造这个小两进宅子,将内里装修得非常之美,甚至不逊江南。

可是他不住了之后这个小两进便难以出手了,便是时晗雪这般官宦人家娘子出身的人在置产的时候也更愿意选择地大一些的宅子,这个宅子的面积有些小,价格却这么贵,一下就劝退了好些人。

至于那些大富大贵买得起的人又会嫌弃这个地方面积小,不够体面,所以这个房子很难卖。

赵德志当时和这个牙人做生意,用御赐的名义压价是一方面,这个房子难卖也是一方面的因素,两个因素相加,就让季兴邦得了一座他之前从来都不敢想象的华美宅子,里面家具、花园、假山、流水一应俱全,是他上辈子都舍不得花钱置办的样子呢!

众人都被皇上的大手笔赏赐惊呆了,真诚地跪谢天恩,赵德志将事情做得很好之后自然也在皇上面前好好表功一番,将季家人的真诚感谢如此这般的形容一番,让皇上也很是满意。

于是,困扰季家三房的最大问题——房子,就在皇上的帮助下被解决了,季兴邦的父母脸上绽放开了之前他们从未见到过的笑容,二人欢欢喜喜地投入到布置房子和婚事的大业之中来。

他们原本置办的东西全部都能用得上,只是减少了一些置办金银首饰的银钱,转而置办了些床单被褥、买了一家三口季兴邦挑过的老实人作为洒扫和做饭的仆役等,之后他们便搬入这个宅子住起来,只等着办婚礼了。

到了季兴邦和时晗雪二人正式大婚的那一天,季家雇了八抬大轿,租了一匹神俊的白马让季兴邦换上喜服骑上,一同吹着欢快的迎亲曲目从季家到时家去接新娘子。

季兴邦穿上红色的喜服,骑着白马的样子简直丰神俊朗,好看得不似凡人而是神仙下凡,将一路上观望的夫人、小娘子们迷得神魂颠倒,纷纷对即将成亲的时家小娘子羡慕不已。

不知道多少女子因为这一瞥,因为这一丝对时家小娘子的艳羡而选择努力念书,日后考中女官出宫嫁给俊美的少年郎呢!

因为两家都在东城,因此不多时迎亲的队伍便都到了时家,这时候“伴郎天团”就出现了,乃是有两个二甲进士闵宏达、李思齐,一个三甲进士曾阳夏,还有一些季兴邦以前在太学里的同学们凑成的。

乌泱泱一帮进士们将时家的门堵了,一人一首催妆诗,将在门里出难题的时穆宁、时穆瑾兄弟二人难住了,绞尽脑汁的出题也没有抵挡多久,妹妹便被迎亲的人催出来了。

因为时穆瑾和时穆宁都是时晗雪的兄长,而时穆瑾是嫡兄,按世俗的道理来说他更有背妹妹出嫁的资格。

但是这么些年的相处下来,时穆瑾深感庶出这一双弟妹的品性都很好,他们之间也相处出了真正的兄弟、兄妹情谊,因此他更考虑人情多一些。他知晓时穆宁与时晗雪相依为命,感情很深,今日这种大日子里若是自己抢了他背妹妹送亲的权利,日后他定然是抱憾终身的。

于是时穆瑾并未用世俗的规矩来压迫时穆宁,而是给了他一个眼神,让时穆宁得以悲喜交加地将自己的宝贝妹妹背在背上,送出家中,让她上了季家的花轿。

之后季家人又吹吹打打地抬着花轿往季家走,时家的亲眷们也跟上到时家那边去观礼、吃酒。时征道因为皇上的特许从任上回京几日参加自己女儿的婚礼,他的嫡妻广思斯自然是跟他一起去时家,坐在主位上让小两口拜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