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走科举路 第53节(1 / 2)

加入书签

季柳条和百宝夫妻二人都是心肠很好的人。一方面他们有感于之前季兴邦给他们的帮助, 另一方面他们也想着打好和季兴邦、季兴杰的关系, 日后若是能让自家孩子进京去念书,投奔亲戚一下,他们二人也能帮一下便好了,于是对于三房老两口的求助很积极的回应了。

季家三房的夫妻二人想要给百宝一些钱作为路费和车费, 但是百宝坚决不收。

甚至百宝还特意将自己收的好些山货放在车中, 准备送给季兴邦和季兴杰作为一些小礼物。

季柳条也将自己刺绣的一些佛经, 还有绣得活灵活现的“百子千孙帐”分别送给时晗雪和李思微,希望能给她们两家一些好兆头。

季家三房老两口这下可觉得更拘谨了,感觉占人家便宜占大了,他们夫妻二人浑身上下手脚都没有地方放了。

半夜的时候夫妻二人商议了很久,最后决定用攒来的银子打两个厚重的银锁,送给柳条和百宝的两个孩子。

否则他们夫妻二人亏心得很呢。

除了百宝准备的山货之外,三房夫妻二人自然也准备了好些自己的东西,一是他们自己辛苦收来、弄干净、晒干的山货,二是他们用细棉布给时晗雪以及未出生的宝宝所做的衣服。三是给季兴杰家以及给他的两个孩子的礼物。

当初季兴邦念书的时候,季兴杰帮了特别多的忙,现在自家儿子小日子慢慢起来了,却也万万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季兴杰给自家曾经带来的帮助。

他们夫妻二人也商议过了。作为农夫农妇,他们不知道京城的贵人们外面穿些什么,但是内里穿的衣服总要舒适才好,所以便都做些细棉布的舒适衣服。能让儿子儿媳以及未出世的孙子或者孙女切切实实派上用场,也免得买一些不合时宜的料子,白费了做衣服的功夫,人家也不稀罕穿。

从魏县去京城的一路上,百宝对二老照顾得非常好,一路上简直可以说是体贴万分。

三房老两口也非常识趣,一路上的食宿开销他们都真心实意的和百宝抢着付钱,每次都能抢得过百宝。这些钱花出去之后也让他们二人心中稍安,觉得没那么亏心了。

就这样断断续续过了一个多月,他们三人才艰难的来到了京城,一路上的旅途劳苦就不用说了,只是三人都非常的开心。

这段时间正好是季兴邦和时晗雪二人决定要闭门谢客的时间,因此他们小夫妻二人都很有时间和精力的坐着马车到京城门口来接远到而来的亲人。

三房老两口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对他们的到来这么隆重,心中自然是欢喜不已的。

但是季兴邦的母亲心疼儿媳妇大着肚子、身子重,便小声对季兴邦埋怨道:“媳妇儿大着肚子,你怎么一点不会疼惜人,还让人家累着来接我们?”

季兴邦笑着悄悄回娘亲到:“没事的,娘,晗雪最近都一直闭门谢客,在家中闷得久了。

这次我们一起来接你们是她自己主动提的,是她孝顺你们,我可没强逼她一定要来。

她还和我说她坐车不累,也正好她也能坐坐马车在路上看看风景,散散心,免得日日闷在家中更难受。我才答应了她呢。”

话虽然是他们娘俩在这悄声说,但其实大家离得这么近,季家老爹、百宝和时晗雪自然也能听得到,他们都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听兴邦这么说了之后,老两口才没有再埋怨季兴邦,而是开心的拉着时晗雪嘘寒问暖。

季兴邦与时晗雪对二老自然是孝顺恭敬有加,对百宝这个姐夫更是千恩万谢,一时间便其乐融融。

之后季兴邦让二老和百宝上了自家的大马车,嘱咐小厮将百宝的车拉回家里,将自家的山货下在库房当中放好,送给季兴杰和季桃花家的也赶紧送过去。

自己则赶着马车带领一家人去了曾加开的状元楼,带父母和姐夫好好吃一顿,也算是接风洗尘。

本来他还想邀请季兴杰一家和季桃花一家的,但是可惜因为今日不是休沐日,他们两家很忙,都没有时间来,只能等下次的时候大家再聚一次。

按照纪季家三房夫妇这么节省的作风,一般情况下是不太喜欢到外面吃东西的,主要还是因为贵。

不过季兴邦悄悄对二老说今日是为你们二老和姐夫接风洗尘的大日子,总得置办一大桌的饭菜的。

若是到外面酒楼吃,只是花费银子而已,媳妇儿时晗雪一点儿也不会劳心劳力。

但若是要选择在自己家里大吃一顿的话,简直就是给时晗雪增加工作量,让她费心又费力。

闻言之后季兴邦的父母心疼自家媳妇,才没有再继续说什么要省钱不去酒楼吃饭的事情。

他们夫妇二人倒是可以随便吃一吃对付一下,但是百宝这么千里迢迢将他们送过来,季兴邦好好请人家吃一顿大餐也是礼数,这可是万万不能省的。

到了曾家所开的状元楼,掌柜的已经换了一个人,却也是季兴邦熟识的人。

因为曾老爷曾夫人现在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管好自己的儿子曾阳夏做官的问题,以及儿媳妇所生孩子的教育问题,其他的开酒楼、赚钱之类的都不再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了。

所以他们夫妻二人收拾收拾,包袱款款地跟着曾阳夏以及儿媳妇、孙子孙女等人到曾阳夏所在的小县去做县令了。

魏县那边的得月楼早交给熟识的掌柜了,这边京城的状元楼后来也交给了他们信得过的另一个管家作为掌柜。

老掌柜与季兴邦也熟识的,此时见了季兴邦带了季家亲戚一起来吃饭,不仅笑脸相迎,同时给他们了一个非常实惠的折扣。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曾家是想免季兴邦吃饭的单子的,但是季兴邦不同意免单这种处理方式。

现在这种打折的处理方式是季兴邦和曾老爷最后商定的。

一来曾老爷给了折扣,体现了曾家和自己家的情分,也为自己省了些银子,算是合则两利。二来这个折扣不算特别的夸张,曾老爷打了这个折扣之后还有不少赚头,就不显得季兴邦太过于不顾及曾家的死活,占着两家的情分白吃白拿、死皮赖脸。

因着季兴邦这般的做法,之后闵宏达、熊喜来等与曾阳夏交好的人在状元楼也能拿到这样的折扣。

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得曾家能保持与这些士子或者是小官员们的情分,也不至于让自己的酒楼亏本。甚至还扩大了客源,使得这些小官家庭和亲友们在请客的时候只想着来状元楼,不会想着去其他地方,算是两边都得了好处。

季兴邦因为担心自家父母百宝姐夫不太吃得惯京城这边的口味,因此在点菜的时候特意嘱咐状元楼的店小二,其中有些大菜的味道多往魏县那边做,厨子有几个都是魏县那边来的,这个要求做到很容易做到,店家自然欣然同意。

季兴邦与自家父母和姐夫都是熟识的,互相之间能说的话自然很多。难得的是时晗雪这个儿媳妇儿全程也都能插得进去话,与大家聊得很开心。一顿饭吃下来,所有人都其乐融融,然后一同回家去了。

晚上的时候,大家在自然聚在客厅之中聊一聊离愁别绪,聊一聊分开这段时间里大家各自的生活。

当大家听到季兴邦已经升到了从六品的位置时都十分的开心,夸他厉害。在听到时晗雪开办了女学,不仅学校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还赚了好些钱的时候,更是惊得下巴都掉在地上了。

季兴邦的爹娘忍不住说出声来:“乖乖,没想到女娃子也能做出这么成器的事情呢。”

季兴邦和时晗雪二人都笑着说这不算什么,现在好些女孩子都应该要念书,日后可以不仅可以参加考试,可以做女官,若是父兄的官位到了正四品之上,还能够参加选秀,说不得就会被选中宫中做娘娘了。

季兴邦的父母二人听得自家的儿媳妇时晗雪这么会赚钱,所开书院的收入比自家儿子的收入可是高多了。在京城这种物价很高,什么都要费银子的地方,若是只靠自家儿子那点微薄的收入,不要说没有钱买房,没有钱生活,怕是养孩子还得让家里再帮衬些。

可是是现在自家的儿子媳妇这么成器,能赚这么多钱,他们顿时便在时晗雪面前熄灭了任何摆谱的想法,对这个很能赚钱的儿子媳妇很是尊敬,一点都没有拿长辈的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