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走科举路 第58节(1 / 2)

加入书签

一时间,时晗雪马上就打入了临汾府夫人们的上层圈子,成为了让大家瞩目的所在。

这可是季兴邦在临汾府中所拍马都不能及的。

因此他只能对自己的妻子时晗雪好言相劝,希望她能出钱帮帮自己。

时晗雪自然也知道自己丈夫的困境,只是她也很纠结,很犹豫自己该不该拿出银子来帮助丈夫。

灵毓女学收了这么多高昂的学费,自然是不差那么一点点资助农具的钱。

只是时晗雪害怕这个口子万一一开了后,那个难缠的府君大人便会以这个为理由,不给自己的丈夫季兴邦任何的帮助,一到用钱的地方就让他来找自己拿,不断从灵毓女学之中吸血。

时晗雪是来陕北省临汾府开办灵毓女学的,她需要用这些赚来的银子资助更多的女童,让更多的女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而不是作为临汾府的冤大头,为了丈夫事业顺利而被这个讨厌的府君大人掏空了钱财的。

季兴邦闻言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自己的妻子时晗雪开办灵毓女学不是她一个人的意思,她还有好多的合作伙伴在京中。

每年分红的时候,自己的妻子时晗雪虽然都是拿最大的一份分红银子,但是她并不曾贪图过其他合伙人的分红银子,都按时分给别人。

正是因为如此,她们的灵毓女学才能齐心协力,在京城开的如此之好,才能名声如此之大。

自己的要求或者真的强人所难了。灵毓女学不是妻子一个人的,收来的银子也不是妻子时晗雪一个人就可以做主借给或者资助给自己花的。

妻子时晗雪若是要动用灵毓女学的银子,需要写信到京城与她的合伙人们都商议一番,这一来二去的时间和精力也会花费很多。

季兴邦觉得他还是另找其他的路子算了,实在不行再求时晗雪,将二人私产变卖一些筹银子算了。

正巧这个时候,宁王给他写了一封信,问他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如何,并且向他吐槽现在教自己的这个夫子非常的迂腐,讲课一点也不生动有趣,他现在的日子度日如年,一点也没有季兴邦在的时候幸福,他非常希望季兴邦能够回京继续做他的老师,继续教他文化知识。

季兴邦也叹了口气给宁王回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回信,他将自己在山北省临汾府的遭遇都告诉了宁王。

一开始季兴邦的想法是希望宁王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能够在与皇上或者皇后交流的时候,把自己的困境透露一二给上面。

若是皇上和皇后娘娘能够给自己拨一点银子,或者是给府君敲打一下,解决自己现在这个难题那就好了。

同时他也给自己的朋友时穆瑾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

时穆瑾现在六部里的工部任职。就是管理这些农具的,若是能从工部里批下一笔银子来拨到山北省临汾府给自己改进农具的话,自己也就能大有作为了。

毕竟前世里自己当了那么久的一方主官,是很知道这几十年来农具的进化是怎么样的,是很知道怎样改进才能让农民在农事活动当中提高生产力,提升农作物的效率和产量。

这在季兴邦看来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他和时穆瑾完全可以合作一把。

同时他也给自己有钱的好朋友曾阳夏写了一封信。曾阳夏现在在辽东做县令,再过两年就要到评定级别的时候了。若是他两年之后被评了一个优,可是很有可能升迁的,再不济也会被调到一个更好的地方作正七品的县令。

季兴邦希望自己能和好朋友曾阳夏一同改进农具。最好是曾阳夏出钱,自己出技术,这样有了功劳可以算作自己和他两个人的,对他们两个人升官也是蛮有好处的。

其他的想法季兴邦也实在是想不出来了。

结果没有想到反而是宁王殿下不动声色的就解决了他这个大问题。

宁王殿下并没有在皇上皇后面前说这件事情。因为他觉得这样的事情告诉父皇和母后,会影响自己的师傅季兴邦在父皇母后二人心中的印象,让父皇和母后觉得自己的师傅不算很有能力。

这些钱对于宁王来说并不算很多,宁王虽然年纪小小,但是因为受宠,得了皇后和皇上不少的赏赐,是个很有钱的人。

他自己随信附来了一千两纹银让季兴邦改造农具。

他在信中也明说了,如果季兴邦能够成功的话,这是造福大景朝的事情,如果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自己的这些银子来的容易,就算打了水漂也不影响自己的生活。

季兴邦收到这笔银子之后,心中非常的感动。他越来越觉得宁王殿下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重情义的人。他甚至为自己以前想要搭上太子的船而犹豫要不要成为宁王党而感到有些羞愧。

这些年来,宁王作为他的学生真的是真心实意对他的,他日后应该也要对宁王殿下多一些真心实意。

罢了罢了,日后便是太子殿下继位,宁王也能做一个富贵王爷,终老一生。自己大不了就跟着宁王做一个闲散的官员,带着妻子时晗雪走遍天下,开遍她的灵毓女学也蛮好的。

反正听说现在京中有一股风潮,那便是厉害的女官通常都找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做丈夫,这样的话可以让自己的丈夫跟着一起出去外地做官。

自己日后如果在仕途上没有起色的话,干脆就断了仕途,一心辅佐时晗雪开她的书院算了。

反正前世里一直都是妻子时寒雪辅助自己,让自己做官的。现在自己好些官位好些东西都体会过了,这一世大不了就反过来嘛。

不过话虽如此,收到宁王殿下一千两纹银的季兴邦还是立即找来工匠,很努力的改进了农具。并且找了一个庄子,推行自己的新农具。

钱果然是具有超能力的。钱来以后之前季兴邦觉得很难解决的问题,现在都迎刃而解了。

农民们自己会算。有农事官免费给自己提供农具,自己用一用新农具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反正先用一段时间嘛,若是好就继续用,要是不好种上几天之后又悄悄换回自己以前趁手的农具不就行了。

没有人是傻的,即便是憨厚老实的农夫也是有狡猾的一面的。

作者有话说:

第121章 作茧自缚

季兴邦首先选择改进的两样农具, 便是曲辕犁和自动水车。

曲辕犁是从直辕犁改造而成的,这样比较省力,而且极大的提升了生产力。

以前农民们用直辕犁劳作的话需要力气很大的水牛才能够拉得动, 还需要一个精壮的男子来拉牛。

但是改成曲辕犁之后, 力气小一点的黄牛、马等等都可以拉得动曲辕犁, 种田除了精壮男子之外, 女子和半大的孩子都能扶得住曲辕犁,对于生产力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这种曲辕犁一出来之后,农民们便不用等着村子里仅有的几头牛种自家的地,而是可以选择用黄牛、马等其他力气没有那么大的小牲畜犁地, 不会误了农时。

曲辕犁让大家不止无需等待,更是省力很多。

家中田亩多的人家,除了精壮的男子能犁地之外,强壮的女子和半大的孩子也能跟着犁地,一时间效率增加了很多, 试点的农庄土地不几天就全都种好了, 引起百姓们议论纷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