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走科举路 第64节(1 / 2)

加入书签

时晗雪自己也为自己丈夫在政治前途上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高兴,与丈夫一同欢喜地庆祝了一番,给丈夫做了几个他爱吃的小菜,烫了一壶小酒,夫妻两个赏月喝酒着实风雅了一回。

可是几日过后,时晗雪一边让信得过的家人、婆子收拾衣服,一边也对冷静下来一些的季兴邦劝导到:“夫君,这次我们去西南省是去做布政使的,在朝廷给我们的圣旨上,您是一个从三品的布政使,并不是经略西南省的一省巡抚、封疆大吏。

不管皇上曾经给您过什么承诺,但是那些东西都还没有落到实处,等我们到了西南省之后,您一定要戒骄戒躁、摆正自己的位置,给周巡抚周大人足够的尊重,不能在他面前流露出半点儿我们去要去接替他的位置,将他赶走的想法。

否则的话,周大人是皇上身边的老臣,为皇上为朝廷辛勤工作了一辈子,若是到了他年老的时候您惹怒了他,他拼着老脸也要在皇上面前将您拉下马,您觉得皇上会不给他这个面子吗?

所以我们去西南省一定不能大张旗鼓,不能得意忘形,还是要谦虚谨慎、如履薄冰,这样夫君您在仕途这条路上才能够走得更好、更稳。”

季兴邦笑着点了点头,拉着时晗雪的手开心地对时晗雪说道:“夫人,这些话我都懂,之前虽然在家中那么开心,但是在外人面前我却不是那种得意忘形的人。

之前我还在哪里犹豫要怎么和你说去到西南之后要放低身段,好好与周大人的家眷处好关系,现在可好了,你直接就来劝诫我,说明你心中想得比我明白,我太开心了。

人人都说‘妻贤夫祸少’,我看一点儿都不错,我有夫人你这么一个贤妻,何愁大事不成?”

季兴邦说的确实是心里话,本来他以为自己多活了一辈子,各种想法都应该比时晗雪成熟,在性格上也比时晗雪更加沉稳,可是没有想到时晗雪的成长也很迅速,他之前确实小瞧了自己的妻子,他自己虽然有着两辈子的经验,但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不见得比妻子高明多少。

于是,互相吹捧的小夫妻两人便开开心心地收拾了行李,带着一双儿女和灵毓女学的一部分人员千里迢迢从京城往西南省的省城行去,准备开始她们的心生活和新挑战。

灵毓女学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也已经很好了,在大景朝铺得很开,之前一起创始灵毓女学的八个女官之中,时晗雪准备往西南省开疆拓土,一人留守京城,殷思晴在江南省,左红林在山北省,其他四人也都选了自己喜欢的省去开疆拓土。

因此时晗雪此次到西南省带的人是她新招收的人员,这个女官唤作陈婉婷,也是女官出身,乃是时暄妍推荐的人选,她在宫中就与时暄妍相处得很好,时暄妍很看重她,她出宫之后不愿意进入大景女学,想要多挣银子,便受了时暄妍的推荐找到了时晗雪。

她年轻又能吃苦,在时晗雪问她是否惧怕西南省那里是个偏远的蛮夷之地,她也表示不在乎。时晗雪很喜欢这样充满干劲的年轻人,于是便决定带着她一起同行,准备几年之后培养她做西南灵毓女学的山长。

所有人都带着向往的心情奔赴西南,开启新的生活。

第130章 初到西南

季兴邦和时晗雪等众人出京之后先乘船, 一路顺流而下到了大景朝的中原地带。

他们特意选了不经过山北省的那一条路,想要看一些新的风景,去一些新的地方。

辗转多日之后, 他们到了江南, 在这里好好玩了几天。甚至特意到荆南府去看了看殷思晴, 以及她创办的江南省荆南府灵毓女学分校。

殷思晴在江南这边混得是风生水起。这边本来就有很深厚的人文底蕴, 学堂很多,才女也很多。

每年,江南的男子考中进士的比例非常高,但是江南的女子却大多数在家受教育之后, 再嫁在江南,生儿育女,极少有人到京城去参加女子科举考试,走女官这条路。

皇后娘娘派出的女官当中,也有人选择在江南开办大景女学分院的。但是她们无一例外都是找了一个识字, 但是没有功名的男子成婚, 女主外,男主内的这种婚姻类型。

她们将自己放在一个婚姻当中的优势地位, 将所娶的男子放在婚姻之中的劣势地位。她们的行为比较放浪形骸, 家中的丈夫会处境比较凄惨。

在江南这种地方, 女官们的行为被当地男子视为离经叛道。

虽然好些江南的女子也向往这样的生活, 想到女学去念书,但是她们的父兄等能为她们做主的家人却不愿意她们走这样的路。

因此女官们所开办的大景女学在江南其实一直都没有打开门路,来念书的大部分都是贫家的女子,富户乡绅家的女子来的相对而言还是非常少。

但是殷思晴来了之后却又不一样了。

首先, 她来这边建立学校有着王县令那边本地士族的帮助。

王县令也早早就和家人说好了灵毓女学的情况, 他们都知道创办灵毓女学的总山长时晗雪是正四品府君季兴邦的夫人。

也就是说, 时晗雪并没有走一条在他们看来比较离经叛道的路,仍然还是奉行男主外女主内,生儿育女,跟着丈夫一同在外做官的那种传统女子。

这让他们对整个灵毓女学的接受度要增长了不少。不再会觉得若是将女儿放在这样的女学之中去念书,会念坏了脑子,日后想法比较奇怪。

再一个,来接任江南省荆南府山长的殷思晴本身是一个立了女户的女子。

她走的是自立自强的道路。

在江南其实也不乏这样独立自主的女子。好些女子是家中独女,立了女户之后用心经营家中的店铺,或者招赘婿或者不婚收养儿女好好教养。

但是她们这些立女户的不会做出有些女官这种太过于放浪形骸或者磋磨男子的事情。

所以无论男女他们都并不反感自立自强,但是想法又稍微传统一点的殷思晴。

殷思晴因此也能邀请到好些江南有名的才女,偶尔到灵毓女学来进行讲学,极大的提升了江南省荆南府灵毓女学的名气。

加上之前一届女官考试当中,殷思晴选送进京参加考试的女官有五个考得了好成绩,留在宫中做了女官,就使得灵毓女学的名声在江南这边更上一层楼了。

所以,这一次当季兴邦和时晗雪等人路过江南省荆南府灵毓女学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样子。

时晗雪对于江南灵毓女学现在的发展很满意,留在那里给大家讲了一些课,与大家分享了一些她与季兴邦在各地游历的见闻,在宫中行走的见闻等等。

同时她也勉励各位女学里的学生好好念书,日后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时晗雪对大家说到:“其实对于一个女子而言,多读书其实增加了我们选择的机会。

日后无论你是想要嫁人,做一个贤妻良母;或者是想要做女官,一个人孤独终老;或者是想要做一个主外的女人,放浪形骸。都是可以的。

只不过我希望这些选择都是你们自己做出来的顺从自己心意的选择,而不是被逼无奈下的违心之选。希望你们日后过得快乐幸福。”

好些女学生不理解,她们觉得时晗雪既然走了嫁人、相夫教子、生儿育女这条路,思想应当会比较保守一些,没想到她竟然会说出来一番这样的话。

时晗雪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成熟,已经不惧在小姑娘们面前说出自己年轻时候的想法,以及情史。

她笑着说道:“或许冥冥之中老天爷自有安排,每个人都自有命数吧。我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便与现在的丈夫季兴邦定亲了。

当时他在科举上只能算刚刚入门,没有身份,是个农家子。我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家族的庶女,我们二人自然是门当户对的。

之后我有了机会考女官,他没有反对,没有怕我走的更远,飞得更高,给了我更大的自由。所以我去考了女官,考中了女状元,在宫中行走了三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