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走科举路 第67节(1 / 2)

加入书签

季兴邦—1.季昀霆(男,10)2.季昀舒(女,7)

第134章 家人分离

季兴杰在宴席之后单独见了季兴邦一面, 将他拉到自己的书房之中,与他推心置腹的说了好些话。

季兴杰对季兴邦说道:“兴邦,我知道你的学识是很好的, 也知道你的儿子昀霆在念书上很有天赋。

但是你也要为昀霆的未来考虑一番。现在他年岁比绍楠和志雄要小一些, 在答题之上略输他们一筹还不打紧。

但问题是绍楠和志雄他们两个人在京城认真的念书, 还有我这个老师从旁看顾着, 旁边的同学们也都是能力水平很高的人,那种学习的氛围很不一样。

但是我听绍楠和我说,昀霆告诉他,你们在西南省的时候, 他的同学都是一些资质不太好的人,甚至还有一些西南夷的民族,学的内容也很杂,不光是四书五经,还有西南夷的语言。

你不要觉得昀霆今年十岁, 年纪还小, 可以荒废。其实他也不小了,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的话, 三年后争取一次考中童生和秀才, 再一鼓作气参加举人考试去试一试。

你觉得若是昀霆跟你在西南省城再蹉跎三年, 可有把握考中?

还不如你将妻子儿女留在京城, 让昀霆能在京城好好上学,这样比较好一些。”

季兴邦闻言一愣,他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要和家人分离的这个方案。可是孩子念书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之前季兴邦没有太在乎这个问题,总觉得孩子还小, 他和时晗雪二人也有能力、有信心将孩子教导得非常好, 不过他们二人那般开拓眼界般的教导与季兴杰这种应试类型的教导还是不一样的。

若是对日后季昀霆参加科举来说, 自然是将他留在京城与季兴杰学习几年,科举成绩会好得多。

可是真要把妻子儿女都放在京城,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到西南省省城去赴任,岂不是有些太凄惨了?

但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拖着媳妇儿女,耽误他们的前程,又岂不是很自私很下作?

季兴邦一个人有些想不好了,便回到家和妻子时晗雪以及一双儿女一起商量这件事。

季昀霆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可不像季兴邦现在这么恋家,想要全家人聚在一起,他可是巴不得离开父母,自己一个人念书长大呢,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

季昀霆高兴地跳起来对自己的父母说道:“爹、娘,你们放心吧,你们两个可以带着妹妹一起回西南省省城去,把我一个人留在京城念书就行了。

反正我可以和大堂哥邵楠,表哥志雄一起念书,还有大伯父大伯母看着,我不会有事的。”

季兴邦和时晗雪对视了一眼,看着儿子这么兴奋的跳来跳去,他们俩心中却更担忧了——怎么敢将这么大的小孩子单独放在京城?若是他被坏朋友勾了去学坏了,那可怎么办?

那可是一辈子的遗憾,日后再也掰不回来了。

所以一开始季兴邦的计划里就没有只放孩子一个人在京城的想法。

时晗雪叹了口气,对季兴邦说道:“夫君,虽然西南省省府的灵毓女学才开了不到一年,但是陈婉婷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我相信再加上你的扶持,日后她定然能站稳脚跟的。

我若是不再与你一同回西南省省城,灵毓女学那边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唯一疑虑的就是夫君你一个人在外面,没有办法好好的照顾自己。

但我觉得孩子的事情比天大,所以我还是带着一双儿女留在京城,让他们好好念书吧,毕竟孩子的前途更要紧。

便是像柳条姐和百宝姐夫都知道送孩子到京城来念书的重要性,举家从山北省魏县千里迢迢搬到京城来谋生,面对全新的生活和全新的挑战,我们难道还有什么道理做的不如他们吗?”

季兴邦闻言也叹了一口气。现在他基本已经和妻子时晗雪达成了共识,二人恐怕要分离几年了。

季昀舒这个时候却撅着嘴,拉着季兴邦的衣袖说道:“我才不要留在京城里不回去呢,我想和爹爹一同回西南省省城。

我喜欢学习西南夷的语言,也喜欢和那些各民族的小朋友们一起玩。他们更尊重女生,不像京城这边女孩子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干,憋屈死了。”

季昀舒的这番话是大家没有料到的。不过虽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西南省那边的民风确实要开放很多,那边对女子的限制确实也比京城这边要少很多。

在西南省里,某些西南夷中的少数民族甚至还在过母系氏族的生活,孩子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族中女子地位很高,男子地位极低。

也有好几种民族里面男女地位差不多,男子可以竞选族长,女子同样也可以。他们男女互相之间非常的尊重,且是一夫一妻制的,不像汉族这边分个男主外女主内,还能纳妾纳通房什么的。

季昀舒生活在那边一段时间以后,作为一个女孩子更喜欢那边,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季兴邦和时晗雪都不愿意限制自己儿女的选择。在当时不会强逼着自己的儿子季昀霆硬要去西南省跟着他们,或者是硬要留在京城念书。此时自然也不会强迫女儿硬要留在京城。

于是这个年过完之后,季兴邦一家四口便分了两半。

季兴邦带着女儿季昀舒坐船回了西南省的省城。而时晗雪则带着儿子季昀霆留在京城念书。

时晗雪将自己的儿子季昀霆通过大堂兄季兴杰的介绍送进了一所老师和环境都非常好的私塾里面念书。

与他的堂兄季绍楠以及表兄杨志雄成了同学。

孩子们初初分离之后,对对方也不算很想念。

季昀霆为他的新学校、新同学而感到开心。季昀舒也没心没肺的跟着自己的父亲一路玩到西南省。

只有季兴邦和时晗雪这对夫妇两人时常思念对方,书信不断,以慰相思。

可是过了三四个月之后,两个孩子反应过来了,新鲜劲也过去了。

他们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那么久那么久都没有见到父亲/母亲或者哥哥/妹妹了,一时之间想对方的紧,都哭了好几场。

季兴邦和时晗雪也没有办法,只能在孩子们哭的时候安慰他们一下,然后让他们互相给对方写一写信,邮寄一些表达心意的物品。大家离得这么远,想要做别的也没办法了。

很长时间之后,孩子们才适应了这样的分别,不再时常哭闹。

季兴邦到西南省省城之后继续推行他的教化政策。

季昀霆虽然离开学堂不在这里念书了,但是季昀舒这个聪明的小女孩仍然是学堂里面的一个标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