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走科举路 第76节(2 / 2)

加入书签

况且,对于杨志雄个人而言,他觉得自己能有二甲进士的水平,落入三甲同进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但是对于他的父母来说,他们这样农户人家出身的人能考中一个三甲同进士,已经是磕头碰到天、烧高香烧到了祖宗面前的美事,很满足了。

这一刻起,杨家也算是官宦人家了,季桃花也可以指望着自己的儿子给自己挣个诰命夫人的封号了。

之后,便是庶吉士的考试,季绍楠和季昀霆都考中了庶吉士,可以进入翰林院学习三年,之后再分配工作。

但是杨志雄和周平安便都补了缺。

因为现在正处于季兴邦蛰伏的时期,他的大堂兄季兴杰也是那种不站队的人,所以杨志雄与周平安能补的位置都不太好。

想补一个京城的官员是没有指望了,最多只能补一个外地正七品的县令。

即便这样还轮不到那些好一点的江南省、南北直隶省之类的好地方,只能选择辽东、西南或者西北那样的荒芜之地。

他们两个人一点儿都没含糊,直接选择了西南省的一个地方去做县令。

一来周平安本来就对西南省特别的熟悉,去了那里之后可以做得顺手,二来可以继续完成季兴邦的心愿,好好地经营西南省,让西南省变得美丽富饶。

对于杨志雄来说,辽东、西南、西北对于他而言都差不多,他去其他地方哪都两眼一抹黑,但是去西南的话,还能有几个熟悉的叔伯们照应一下,算是有熟人吧。

于是,二人被授官之后,便收拾行李,包袱款款的到西南省赴任去了。

然后他们写信回来,巧的是都被分在了熟悉的人做府君的地方。周平安跟着时穆宁府君,杨志雄跟着闵宏达府君,也算是万幸了。

季绍楠和季昀霆二人在考完试之后不久,便到翰林院里面去学习了。

现在,他们两个的科举考试问题解决了,年纪也差不多了,是时候说亲了。

相比起来,虽然季兴邦是鸿胪寺卿,职位要比季兴杰高一些,但是季兴杰毕竟在太学,还算有一些实权,而季兴邦的位置就完全是一个闲职了。

再加上本身季绍楠的科举成绩就比季昀霆出色,因此在相亲市场上,季昀霆的市场远远不如季绍楠。

即便如此,季兴邦和时晗雪二人也没有沮丧,他们好好的帮儿子季昀霆相看了一户翰林清贵人家的女儿,小年轻人们相亲见面后,对彼此都很满意,二人很快便共结连理,做了一对恩爱夫妻。

季兴杰和李思微给儿子季绍楠挑媳妇也是非常的细心,他们不挑那种当前大富大贵人家的女儿,因为这波人现在是党争之中闹得最凶跳的最高的,他们觉得这样不是长久之计,万一以后太子倒了或者魏王倒了,这些跟着他们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

因此季兴杰中的是同事——一个太学教谕的女儿。他和这个同事脾气相投,二人都不喜欢陷入党争,他也觉得这个同事脑筋很清楚,养出来的女儿也不差。

李思微为了儿子着想,亲自相看了女孩儿,然后孩子们成亲之后过得也挺好的。

当然这些说亲、成亲的事都是后话,目前为止这个时间点,都八字还没一撇呢。

男子科举考试之后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季绍敏和季昀舒二人参加女子科举考试的事情了。

作者有话说:

第146章 女官考试

季昀舒和季绍敏二人年纪不一样, 季绍敏比季昀舒年长一些,同时在三年前已经参加过一次女子科举的考试了,这一次考试是她第二次参加。

但是不得不说, 人与人之间的聪明才智是不一样的, 老天对每个人并不一定都是公平的。

或者老天更加偏爱季昀舒, 给了她极为聪明的头脑, 使得她在这次女子科举考试当中一举夺魁,成为了新一届的女坤元。

季昀舒考中女坤元的时候,皇后娘娘感慨地说了一句:“昀舒你可真厉害啊,不愧是晗雪的女儿, 当年你母亲就是考中了女坤元。

哈哈哈,母女两人两代女坤元,实在是我们大景朝的一桩美谈。”

是在选择点人做坤元的时候,皇后娘娘是秉着公心的,她确实觉得季昀舒在考试之中的发挥更好, 值得给她一个女坤元的封号。

而且, 季昀舒姓季,而时晗雪姓石, 皇后娘娘一时之间也没怎么把他们两个人联系起来。

还是在她确定了女坤元的人选之后, 听到有女官和宫女恭喜现在在宫中的女官时暄妍, 才惊觉原来今科女坤元季昀舒竟然是时暄妍的侄女的, 时晗雪的女儿。

直到此时,皇后娘娘才将时晗雪和季昀舒二人联系了起来。于是在正式唱名的那一天,她便高兴地提了这么一句。

但是皇后娘娘的这句话落在有心人的眼里便变了味。

尤其是今科考中第二名的熊银燕和考中第三名的杨静芦。她们二人都对自己的才学非常自信,且出生也很好, 年纪比季昀舒要大。

她们二人都是奔着夺取女坤元这个名号来的。可是竟然被季昀舒这个年纪较小的女孩拔了头筹, 她们如何能服气?

杨静芦来自文风鼎盛的江南, 她有家学渊源,不屑于开办的女子书院之中和其他女子一同读书,教导她的都是家中文化极深的各种长辈。

这些长辈们平时经常被邀请到江南省各个地方的女学去演讲,会有很多女学生来听,也包括开在江南省的各个灵毓女学。

因此杨静芦从来不把京城或者其他分院灵毓女学出来的人放在眼里。

而平常在京城的闺秀圈里,熊银燕也是当之无愧的才女,每次的闺秀聚会当中,无论是写诗还是作画都是她拔得头筹,完全没有一个能和她来竞争一番的角色。

因此她对自己自视甚高,觉得满京城的女孩子里面她最厉害,不可能有人比得上她。

再加上季昀舒本身不太愿意与人相处的属性,从小与父亲在山北省、西南省等各地生活,她也极少参与京城闺秀圈里的各种活动,所以她的才名在京城闺秀圈里不显,也没有人听过她的才女的名号。

这样两个心高气傲的女子,如何能对季昀舒获得女坤元这件事情心平气和的接受呢?

但是在皇后娘娘唱名册封她们的那天里,她们二人心中虽然有不满,但却不敢表现出来。

若是将不开心挂在脸上,岂不是质疑皇后娘娘的决定,打皇后娘娘的脸吗?

她们俩可没胆子在众目睽睽下做出这种事情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