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章早已灭国的楼兰王子向你发出邀(2 / 2)

加入书签

“恳请公主殿下原谅我们。”另一个守卫这样说。

李琮懒懒地点头,叫他们退下。

她不知道自己困在楼兰多久了,阇梨攀不肯告诉她时间的变化,而她也找不出任何能够提示时间的证据。

虽然这座城池为李琮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让她享受公主一样的待遇,可李琮就是觉得自己是被人困在了这里。

她尝试过离开楼兰国,自己寻找使团。

但是,李琮发现她一个人无法离开这座城池,最远只能到达蒲昌海的边缘,然后就再也走不过去,就跟有一层看不见的结界一样。

所以,她又回来了。

李琮猜测,想要离开,必须要得到楼兰国的允许。

“公主,晚宴要开始了。”

宽敞明亮的宫殿之下,坐着一位郁郁寡欢的公主。她穿着典型的唐装,腰间佩着锋利的胡刀,与初见时候不同的是,胡刀上的鲜血已经被擦干净了。

李琮侧靠廊柱,远方吹来一阵清凉的风,风里有沙粒和湖水的气味。她想,这是不是从蔚蓝色的蒲昌海吹来的风呢?

“阇梨王子,本殿有事问你。”

阇梨攀的笑容是完美的,李琮却厌恶这种完美。好在她见得多了,知道如何应付这种虚伪。

“本殿很好奇,你的汉话为什么说得这样好?和本殿从前在长安听到的无甚区别。”

根本就是大唐官话嘛。

阇梨攀神色不变——当然不仅是这个时候,李琮就没见过他除了微笑之外的其它表情——镇定地说:“大唐国力强盛,文化昌荣,楼兰小国,心有向往,学习官话,实属正常。”

不是的。

不是这样的。

李琮和很多外邦人打过交道,听过很多奇奇怪怪的口音,她知道,即便是语言能力很强的人,在说母语之外的语言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带上源于母语的一些习惯。

比如说,她在说吐火罗语的时候就会习惯性地把句子里最重要的内容放到后面。

这是汉话文言的行文习惯。

平心而论,她在语言方面的造诣并不算最高,不如法成自小精通西域诸国语言文字。即便如此法成在说汉话的时候,她还是能分辨出轻微的西域口音。

“是吗?本殿还以为阇梨王子曾经到过长安。”

阇梨攀不再微笑,神情一下子落寞起来,他惆怅地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未曾去长安看过。”

旋即,他又笑了起来。“得见昭阳公主,便是不枉此生。”

李琮的语气变得缓和,问:“阇梨王子何必如此断定?你这样年轻,以后不是没有去长安的机会。如果王子愿意,大可等本殿的使团归途路过楼兰,本殿再邀请你同回长安可好?”

但是,很向往长安风华的阇梨攀王子没有立刻答应李琮的邀请。

他微笑着说:“公主殿下,宴会马上要开始了,随我来吧。”

李琮无声地跟在阇梨攀身后,走向热闹的厅堂,坐在胡床上的那一刻,她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个问题。

诶,法成,是谁来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