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节(2 / 2)

加入书签

但陶曼凝脾气上来了,怎么能容忍陶姗儿处处压过自己一头?

当即也是回骂,“你拿的是你该拿的吗?仗着自己的生母有点姿色,暖侬暖语的整天勾引我爹!也多亏我娘是沈家嫡女,有老夫人护着。不然我们嫡系要被你们欺负成什么样了?”

“你瞅瞅整个渝州城,哪家的妾室,哪家的庶女敢像你这般嚣张?穿的戴的吃的喝的,都快要超过嫡系?”

“我告诉你,沈老太爷可是我外祖父。你要是不想继续在这儿上课,就给我出去!我外祖父,绝不会容忍像你这样的学生,在他课上,玷污学堂风气!”

陶姗儿走,自然是不可能走的。

可她也相当的生气。

恼火,愤怒,却只能憋屈地静默着蛰伏,等待出手机会的陶姗儿,压抑下了心中的愤怒。就像火山爆发前的平静,只待那么个契机,爆发出来。

谭青青在旁边瞧着陶曼凝和陶姗儿吵架,却只是在旁边静静看着,并没有插手。

她虽然有点理解陶姗儿的处境,但陶曼凝也是自己表姐。

……反正陶姗儿今天没犯到自己头上,算了,懒得搭理。

她们吵闹过后,先生抱着一堆卷子,走进了私塾。

沈老太爷并不授课,也只是坐在旁边旁听。

授课的蒲逸春蒲先生。

若是蒲先生讲的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沈老太爷再加以补充。

但大部分时间,沈老太爷都是拿捏着他的那个鸠杖,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蒲逸春拿着他手上的那堆卷面,对广大弟子们道,“这是你们十日前写的题目。《子曰》这个题,很广泛,确实不好立意。论语二十篇目,篇篇有子曰。而且每句话,单独拿出来,都能写好些东西。”

“有的人,只是将论语的二十篇默写了一遍。而有的人,甚至连基本的读经,都没有做到。”

说到读经,蒲先生的目光,若有若无地瞥向了谭青青等人。

其实,说基本读经,都算是给谭青青几个脸面了。

谭青青他们几个,简直就是在胡诌瞎写。自己写的东西,自己都读不懂,更不要说作为试卷,呈交给先生们。

谭青青几个承认,他们就是光明正大走的后门。

所以别内涵了,赶紧步入正题吧。

“其实你们随便拿子曰的一句,出来立意都可。其中陈安的试卷,却最让我们感到满意。”

“他的选题是‘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中庸的两端,一个是过,一个是不及。所谓中庸,就是执两端而用其中。”

“对于异端不要闭目塞听,而是要去研究,知道了它的弊端在哪儿,辨识能力和免疫能力也就在了解抵抗中逐渐形成,不会去盲目听从。”

“不同的意见,博施广采,兼收并蓄,巧妙地结合事物的两端,从中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辨识明了,避免偏执一端的毛病。”

蒲逸春一边向莘莘学子解释,一边很是满意的点头。

“陈安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见识。实在是让我等欣慰。”

谁知,走廊的另一边,一个女子,却是不服地举起了手。

对面的旁听生,估计也是走后门进来的。

看她的装扮,应该也不是普通人家。

“先生,我有一意不明。既然说中庸,那为何男人可以光明正大坐在书案上听您考学,参与考试,入朝为官。女人就得安心在家相夫教子,白白浪费自己的大好光阴?哪怕是女子,也应当有自己大展身手的机会。而不是被什么愚昧的教条,束缚于闺房之内。”

“这,难道不是异端吗?”

第112章 舌辩之士

对此,蒲先生忍不住摸着胡子道,“女子安室于内,学成后,回家相夫教子,本就是自然。姑娘也不必过于偏激。毕竟,学成做官没有那么简单。比如民生问题,受灾赈灾问题,堤坝修缮问题,房屋建筑问题,只能男人做。而女子因为自身原因,只能拿得起绣花针。”

“更何况,这些危险而负重的活,交给男子岂不是更好?女子站在男子身后,安心为夫君祈福便可。”

这番话出来,那名旁听女子,直接冷笑出声。

“明明是你们把这些能集权,集中财富的事情,牢牢掌握到了自己手里。肆意打压女子的生存空间,逼迫女人只能回家相夫教子。居然还有脸说,是为了我们好?”

“或许,你上述的那些问题,普通女子的确做不了这些。但如今,却有一族,明确的指出,只要给了女人同样的环境和土壤,她们也未必比男人差。”

这女子指名道姓地点出了这族的名字,“谭青青,谭摘星你们说是吧?”

谭青青本来只想在旁边安安静静的吃瓜,却不曾想,竟然直接被这女子抓出来公开处刑。

面对对方女子的咄咄逼人,谭青青看了眼不知道该咋说话的谭摘星一眼,便知,这事儿,又得自己出来抗了。

“不知姑娘芳名?”

“姓董,名毓。”

原来是董家的。

“董毓姑娘说的没错。”谭青青上来,就是直接赞同对方的观点。

要说自己说话会得罪人什么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