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节(1 / 2)

加入书签

又三日,十月初九,冲龙煞北,宜嫁娶。

建康城上空浓云滚滚,遍布阴霾,不见日光。

台城之中却是处处结彩张灯,点缀红绸。御道上皆铺设着红毯,摆满了夜里亲迎的红灯笼。宫中上下皆穿上了表示喜庆的朱色服装,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和了些许天气所带来的寒意。

今日是帝后大婚之日,按例,天子因于前一日派遣官员前往南郊北郊祭告天地,今日则先往太庙祭告列祖列宗,再到崇宪宫拜见太后、去太极殿中阅视皇后册宝,尔后,才会进入太极殿前临时搭设的青庐,等待使臣将皇后迎来行过祭拜天地大礼。

但天子这位天底下至贵的新婿本人却明显心不在焉。省去了祭告太庙之礼,拜见过太后之后便回到了玉烛殿,有些不耐烦地来回踱步。

“还是没有消息?”他问亦是换上新衣的冯整。

他派去的人马也有些日子了,但除却先前桓翰在吴兴找到的那只玉笛,此后伏胤率人南下,十余日过去,仍是没有任何线索。他仍旧不知道妹妹去了何方,是否安好。

玄黑喜服光映照人,将帝王原本冷峻的相貌也勾勒出一丝柔和。冯整知晓他问的是什么,却故意装傻:“陛下是问皇后么?方才小太监来报,说是梁王已经到了何府门口了。”

帝后大婚,梁王身为宗王,被天子点为迎亲之使,担任副使的则是尚书令陆升。

“朕问的不是这个!”

突然的疾言厉色,冯整慌忙下跪:“老奴死罪!”

玉烛殿里宫人战战兢兢跪了一地,滴水可闻,冯整飞快地磕着响头:“老奴知晓陛下担心公主的安危,可建康到吴兴快马加鞭,也要五六日行程。伏将军南下不过十二三日,兴许人是已经找到了,但回讯还在回程的路上……”

“老奴罪该万死,还请陛下息怒,保重龙体……”

他磕头的声音在满殿的寂静里犹为清晰,桓羡脸色铁青,身在漫殿喜庆的色彩中,也显得犹为不合时宜。

他只能叹气,生硬地压下心底那些烦躁,似是自语似是说与奴仆:“那就再等等。”

万幸,一个时辰之后,伏胤自南边发回的第一封密报终于递进了玉烛殿中。

早不到晚不到,偏偏是今日。

冯整在心里哀叹了声造孽,小心翼翼地将书信递于他。

天子玉指修长,接过书信一目十行地看着,俊逸的剑眉渐渐皱了起来。

伏胤在书信中言,他们在钱塘地界追上了谢璟三人,公主无恙,也未有妇人小产之状,与建武将军谈笑自若。

随信附上的还有二人近日的行程与言行,不愧是他精心挑选训练出来的龙虎卫,连二人私下相处的对话也都探听得一清二楚。

如,某月某日夜,公主投怀送抱,建武将军回抱,二人亲作一团,纠缠良久方才分开。

又如某月某日,公主与建武将军携手夜游,对月盟誓。一个言“碧落黄泉,誓不相负”,一个便回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二人每日行必同舆,坐必同席,卧必同榻。同床共枕,亲亲搂搂,连吃饭都要你喂我我喂你,极尽亲密,已逾礼制。

皆卿卿我我之辞,难登大雅之堂。也不知伏胤那动不动就脸红的家伙是怎么记下来的。

谢璟更曾言,要在会稽境内居住几日,重新补完当日的婚礼,以天为证,以月为凭,海誓山盟,以表其情。

桓羡耐着性子看罢,早已是冷笑连连。

所以她哪里是有孕。

亏得他为此悬心数日,担忧万分。她却分明是担心自己有孕,所以提前备好了药草,准备杀了他和她的孩子就转投谢璟的怀抱……

还有什么补完当日的婚礼……连洞房的地方都选好了,可还真是、迫不及待啊……

那么,他又岂可让她如愿?

桓羡心中火气愈演愈烈,指骨被捏得清脆作响,忽一把攥着书信起身:“备马。”

“陛下!”冯整这一声不啻于惊恐,“马上就是大礼的时候了……”

“婚礼延期,一切等朕回来再说,去把梁王叫过来,叫他给我看住太后与何令菀,不许她们将婚事办成,办不好,他也不必来见朕了!”

“——至于国事,就由万年公主与梁王主理。”

“那,那皇后那边……”

衣袍翻飞间他人已走了出去:“她自己会知道该怎么做的。朕只同意立何氏女为后,可没说过是今日。”

——

因今日亲迎的队伍是自朱雀门进入台城,沿途皆有金吾静路,桓羡遂自西边的千秋门出宫,一路向南策马而去。

此时天色昏昏,一轮弦月现于苍穹之上。冯整急急忙忙地出宫,于宣阳门外拦住了浩浩荡荡驶来的亲迎队伍。

“陛下有令!请皇后在行宫中稍作休整!”

宣阳门外已经搭好了临时修建的皇后行宫,四面围以红幔,烛转炫煌。这原也是大婚典礼中的一环,众人并未在意,依言将皇后迎入锦帐里。

冯整又拦住位于队伍最前方的梁王桓翰,将天子的安排耳语与他。

梁王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什么?皇兄让我……”

大典在即,陛下竟要婚礼延期,陛下是疯了吗?这样的节骨眼上,岂能一走了之?

他这般做,又将皇后与庐江何氏的脸面置于何处!

却也无可奈何,硬着头皮进入行宫之中,详细告知了何令菀事情本末。

何令菀听罢,脸上竟没有太多表情,只道:“梁王也这样认为吗?”

“大婚当日,天子一走了之。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丢的不是我的脸,而是陛下的脸。”

“我一闺中女子,丢个脸自也不算什么。陛下却是万乘之尊。若连立后这样的事也可以延期,今后,将何以取信于臣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