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节(1 / 2)

加入书签

【请宿主注意,系统随机奖励npc已完成使用,引发剧情变动:主角辞去镇北侯之位。】

【主角失去“镇北侯”头衔,是主角自身配置的首次削弱,将对后续剧情发展、本世界稳定性均造成不可预知影响,请宿主做好准备,随时应对!】

应翩翩手撑着额头,缓了片刻,又道:“萧文,你再去给我打听打听,傅寒青的爵位是不是没了。”

此事还没有传开,萧文闻言也是大吃一惊,连忙出去打听,过了好一会,又回来向应翩翩回报。

“听闻镇北侯不知为何突然要入宫面圣,见了陛下之后,便口称自己品行不端,能力有限,又在宫宴之上失仪,不敢再居其位,要求皇上将他的爵位收回去,陛下一开始执意不肯,镇北侯却如同铁了心一般,竟然就跪在了宫门前不肯离开,最后陛下给了他一脚,还是答允下来了。”

傅寒青之前那样对待应翩翩,应家上下都对他恶感甚深,萧文虽然不知道傅寒青玩这一遭是中了什么邪,但说起他失去了镇北侯这个爵位,还是觉得满心痛快。

他以为应翩翩也一定会高兴,但说完之后却见应翩翩沉默不语,脸上喜怒莫辨,也看不出来是什么情绪。

萧文不禁有些奇怪,小心问道:“少爷?”

“没意思。”

应翩翩忽然嗤笑了一声,说道:“傅寒青这个人,真是有病!”

你说他有多少感情,什么伤人心的事都是他做出来的,但你说他冷漠无情,好像又算不上,不然应翩翩从起初就不会跟他走到一起,无论是系统给的梦境还是派出去的npc也都不可能伤害到他。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他将任何事情做出来都显得十分不合时宜,最终害人害己。

这一切大概都是因为以前命太好的缘故,所有的人都围着他团团转,所有的好运都降临在他的身上,所以好运在的时候他不肯珍惜,失去了又百般留恋,痛不欲生,不择手段地想要挽回。

而正是因此,原书才会给他写了应翩翩这么一个倒了八辈子血霉的“官配”,完全就是用来打磨他成长,塑造他的人物复杂性。

应翩翩靠在马车上,缓缓闭目,平复情绪。

然而没等他到家,前去武安公府的梁间已经纵马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说道:“少爷,宫中来了旨意,陛下急宣您入宫呢!”

应翩翩睁开眼睛:“可说了是什么事?”

他第一反应就是傅寒青那个狗贼又干了什么连累他的蠢事,但梁间却摇了摇头,说道:“不知,但应当不是针对少爷。我方才去了武安公府,听说武安公已经先被叫到宫中去了。咱家府里说,厂公也和您一起受到了传召……好像是跟刺客有些关系。”

“知道了。”

应翩翩看了看自己皱巴巴的衣服,叹气说:“既然不是只叫我,那就不差这一会了,先回府更衣。”

他匆匆回去,应定斌还在等他,应翩翩便以最快的速度换了衣服,跟着父亲一起入宫。

第86章 祸机不可测

应翩翩到了宫中之后,见不少皇上信任的心腹大臣都已经在场,以往傅英也应当在列,这一回却是没有受到传召。

池簌应该比应翩翩早收到旨意,却不知为何来的晚了,又过了一会才到。

两人目光一对,应翩翩挑了下眉梢,池簌便会意了,低声传音道:“去你家找你了……”

他本来惦记着想和应翩翩一起走,没想到去了应府之后却扑了个空,若是池簌知道应翩翩本来是要请他吃顿饭的,恐怕这懊恼之情要立时翻上十倍。

这时人也都到齐了,皇上才令他们在清和殿觐见。

这清和殿位置背阴,周围梧桐丛生,是以往盛夏时太后暂居避暑的场所,近来天气还不算太热,尚且空置。

一行大臣们不明所以,听令到了偏殿,尚未进门,赫然便见到殿内一具被长剑钉住的死尸!

由于太后每日都要礼佛,这处偏殿原本作为佛堂使用,正前方供奉着一尊一人高的金色佛像。

而此时佛像已经被转了过来,面朝墙壁,背面众人,那具尸体就是钉在背面的,已然僵硬,显然死去有一阵子了,怪不得一直没有人发现。

刑部的人是最先收到消息赶过来的,此时已经验过了尸,确认死者死于前天夜间的子时许,也就是说,正是闹了刺客的那个晚上。

“这位乃是侍卫副统领王苍,但这几日轮到他休沐,并未当值,是为参加宫宴才会入宫。后来因为刺客之事,家人见他并未回府,还以为是临时被留下帮忙,也不敢生事,直到第二日才觉得不对劲,派人询问。最终,他的尸体被在这座佛像的后面发现了。”

刑部侍郎潘迟将情况对众人略略一说,便向皇上行了个礼,退到一边去了。

之前那场宫宴原本挑选的是送走五毒的吉日,结果反倒出了人命,还是大逆不道地钉在了佛像的后面,那个搅得宫中一片混乱的刺客也未曾找到。

皇上的心情十分不快,从方才开始便没说话。

等此时潘迟将事情都说清楚了,他才道:“此事诸位卿家有何看法?”

周围一时静了静,在场的人也都是参加了那场宫宴,亲眼看见抓刺客的阵仗的,此时见到这样的事,也都觉得诡异万分,不敢胡言。

片刻之后,还是潘迟说道:“陛下,臣以为,王副统领很有可能就是被那一晚的刺客所杀。虽然刺客至今未曾寻到,但躲避追捕、暗中杀人,可见此人的武功一定是十分高强的,而且似乎甚为崇敬开国太祖。”

杨阁老不禁说道:“哦,潘大人为何会这样说呢?”

潘迟向着死者身上的那把剑点了点,凛然道:“因为杀人所用之剑,上面仿太祖所用之剑刻有‘轩辕’二字。”

他拿起烛台,靠近剑柄,只见上面果然用篆体雕刻着“轩辕”两个字。

本朝开国太祖所用的佩剑乃是黄帝当年开疆拓土时留下来的轩辕剑,这一传闻乃是举国上下人尽皆知的,眼前尸体上这一把自然是仿制,但也可以看出所用之人的敬仰之情。

而另一件人人都知道的事,就是七合教最初乃是太祖所首创,之所以至今亦未效忠于朝廷,正是因只认太祖一支的血脉为主。

有人忍不住失声说道:“武安公武功高强,忠于太祖,当晚夜宴又离席甚久,这岂不是嫌疑极大?”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池簌身上。

池簌却半点不露紧张之色,闻言甚至微微一笑,说道:“听起来确实如此。”

对于这等江湖人士,这些朝中官员本来就天然存有一种忌惮之情,便似良民遇见刚刚服刑期满放出来的歹徒,池簌这一笑虽然温雅俊逸,还是令周围的人一下子露出惊悸之色,生怕他下一句就是“所以,就是老子干的”。

侍卫统领穆广汉也在当场,所有人当中自是他最紧张,想着若池簌暴起,该如何将他制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