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 / 2)
冷诺看着林枫吃的狼吞虎咽,想起了海滩上林宽提到的味蕾,她不自觉的问了句,“好吃么?”
“丫头,别卖关子了。没什么别的说,你也可以诚实告诉我。”林枫猛一个吞咽之后,喉结一抖,没有回答冷诺的问题。
这一次冷诺从林枫的眼睛里读到了不耐烦。
既然林宽托付给她的馅饼已经送进了林枫肚子里,冷诺也没打算卖关子。
她开口了,“落月桥,是座情趣十足的石拱桥。桥面宽广,镂雕细致。利用了港口入口的宽度,桥身高架,倾斜角在12.5度之下,联拱设计让桥面通车,桥下行船,一桥多用。看这六十年桥龄,算是物资缺乏的年代的杰作……”
林枫还是打断了她的话。
“丫头,这些泛泛之谈,阿宽也懂。而且,架子上的资料,记载的更详细。”
林枫竟然又拿她跟刚拿到建筑师执照的林宽比。
冷诺撇撇嘴,“那你想听什么?”
林枫从笔筒里取了只铅笔,递给了冷诺,“落月的确是座石桥,老爷子出生前它就立在那儿了。老爷子看过,我看过,人人都看过,我想知道你看到什么了?”
冷诺接过来铅笔,没有立即握着,而是在手上转了一圈,又捏在指尖搓了搓。
她翻开了石拱桥的记录,“这记录不全,我看到的落月是座残桥。”
“哦?”
“落月建在战乱年代,它不是作为交通工具而落成的。”
林枫直了直身子,往后坐了坐,“那你觉得是什么,接着说。”
冷诺放下了铅笔,目视前方,仿佛眼前是六十年前的古桥,严肃答道,“当时,渤广是战事区,苏霓把这里当成了战场。而落月桥,是霓国为了阻击苏国从海面上的阻击,才临时建起的海上战壕。”
林枫双眉微缩:“不用跟我讲历史背景,现在是新中国。我们是建桥的,你讲桥就好。你看出来建桥手法了?”
冷诺:“对,我没有说历史。我讲的就是手法。石拱桥是中国桥梁的四大桥型之一。它适用于大江南北,却唯独不适合出现在海口。”
冷诺说着说着有些情绪在里面声音也跟着起了抑扬,站起身继续道,“这座落月看似连接了海面交通,但是,因为当初是为了封锁战船,所以实则阻碍了船只进港。”
林枫眼睛里有了光,“丫头,看得不错。那如果暂时不说位置,只讲桥面,你怎么看出来落月是临时建起的战壕?”
冷诺听得出来,林枫这么问她,并不是赞许她的见解独到,而是早已知道了落月的来历,现在以一个建筑家前辈的身份在考她而已。
她最不怕考,“好,就算只看桥面。乍一看,石拱桥石雕镂空栏杆,若隐若现,虚虚实实的,配上月色很有几分浪漫情趣。惹得一桥都是处对象的情侣。”
“嗯。但阿宽却没有陪你上桥?接着说吧。”
这次是林枫突然转了话题,冷诺一顿,但还是回到了桥身的见解。
“但这石雕镂空,当初是为了垫枪而设计的。所以,我猜,镂空起初雕的是倒梅花。”
林枫反问,“倒霉花?谐音不好听。”
“对。梅花五瓣儿,一般雕刻梅花都是五星样式,让单瓣儿朝上,好像站立在那儿。但当初为了架枪,把梅花倒立着雕刻,才方便。可是,这按照汉语谐音,便成了倒霉花,打仗的时候,会忌讳这种事儿。”
林枫抬起眼睑,细长的眼线微微扬起,似乎带着几许赞赏的目光,但也转瞬即逝,“可是,落月桥上雕的并不是梅花。”
冷诺也冲着林枫点了点头,“对,书上记载着梅花,但是,并不是梅花。想不到你也看到了。”
说的激动,冷诺忘了自己在林枫面前还是个建筑没入门的小丫头。
林枫难得笑笑,没计较,“丫头,那你看出来是什么了?”
“是樱花。樱花也是五瓣儿。在霓国常见。但在中国的石拱桥雕上,并不多见。樱花跟梅花的差别,在镂雕上很接近,每个花瓣之间都是后来镶嵌上了一个小小的锥型,昭示樱花瓣的小缺口。天黑看不见,但手摸上去,很清晰,打磨过的石柱和镶嵌上去的锥体石材不同……”
林枫晃了晃铁索,轻轻拍了拍手,“丫头,能看到这里,算你合格了。继续聊落月,恐怕阿宽回来了也聊不完。”
冷诺没因为被表扬了而开心,她歪了个话题,“行。不过,你能别一口一个丫头的喊我么?叫我冷诺。”
“哈哈,丫头,咱们年龄差的太大了,你不能要求一个疯子。不过,跟阿宽一起,你喊我大哥吧。”林枫不但没应允冷诺的要求,反而要求起冷诺来。
结果,在称呼上,两个人谁也没让步。
冷诺想了想,桥头上遇到苏尔超凡的事儿,她还是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林枫。
“丫头,苏尔超凡,那就是只会叫的狗。”
冷诺歪了歪脑袋,“你说什么?”
“会叫的狗不咬人。听过么?重新竞标,姜胖子的苏尔超凡算不上对手。他们的业绩只在小河上建国拱桥而已。知道为什么他们不算对手么?”
冷诺和林枫两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因为跨海大桥不会再是石拱桥。”
冷诺转过头刚好对上了此时林枫神采洋溢的双眸,一撇嘴露出来了两个酒窝,她笑了。
“丫头,你乐呵什么?画图的路,以后有你哭的呢。脚好了么?去倒杯茶来。”林枫的脸上,虽然清瘦,此时明明也是眉眼上扬的,还硬着嘴说冷诺。
话说的多了,此时确实口渴了。
冷诺没推辞,看见林枫一身铁索,薄薄的嘴唇已经干的起皮了。
便站起身,往厨房去了。
大半夜的,冲茶也是件麻烦事儿,得烧水,得找茶壶茶叶……
看林宽冲个茶好像就是分分钟的事儿。到她了,折腾了十多分钟,冷诺才端着茶壶回到书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