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节(2 / 2)

加入书签

贵那是正常的,因为现在牛是家里贵重的物件,耕种的好帮手,就算是自己家里的,生病了想要宰杀,也是要报告过村长的,常常会有老年的耕牛,“跌死了”,然后才能宰杀。

一头牛几百斤,现在又没有冰箱可以长时间保存,亲近的人分不完,就有人专门卖给小商贩,再由小商贩一斤半斤的卖给别人,通过市场来迅速消化,价格是猪肉的三倍。

但是林屿就是想尝尝鲜,毕竟难得,他犹豫着问,“你哪儿还剩多少?”

姑娘比划了一个三。

“三斤?还行,我都要了。”想到一大家子人,还未必够分呢,他直接表示要包干。

“但是我其他的东西还没买完,你等我...两刻钟,我最后来找你,行不行?”

这样其实会提升卖牛肉的风险,但一口气要三斤的主顾也不好找,半斤半斤的要耗到什么时候去?姑娘犹豫后答应了。

她就站到一边去等林屿买完其余东西,康平小心的凑过来,“大哥,你跟那姑娘聊什么呢?”

“买牛肉,嘘,小声点!”一看到他兴奋起来,林屿连忙制止,低调点,干坏事的时候低调点。

康平作势捂住嘴巴,开怀的笑着,他当然知道买牛肉要低调点,但是的确很高兴嘛。

就是,他觉得这位姐姐怎么生的如此面善呢?难道是哪里见过?

买齐了东西,林屿跟那姑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拿到东西后迅速离开。姑娘也是松了气,拿着钱转身进了小巷子。

回家后藏藏掖掖的进了厨房,把东西搬出来,周氏一看居然买到这么多好吃的,差点叫出声来。

“哪儿买到的?”

“集市上偶然撞上的,我给它包圆了。”林屿小心的把肉拿出来,“这就看娘大展身手了。”

“包我身上。”周氏狗狗祟祟的把厨房的门窗都关好,只留下一个烟囱,“吃肉,低调点,免得邻居都闻到味儿了。”

村里就这么点大,谁家吃什么都不用出门,闻一闻就晓得,当然要低调。周氏是主厨,易姨娘帮手切菜,剩下的洗菜跟烧火的活计特别热门,抢都抢不到,只能轮流。

屋里笑着闹着,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以及满满的肉香。

火候炖足了,端上来的菜品香气飘远,弥漫着满屋子都是,还倒了一些果酒助兴。

等到牛肉一上桌,炖的筋烂肉软,入味十足,连里面的配菜萝卜也充满了肉香,好吃的很。

“不要急,今天做的多,人人都有份。”周氏笑着,一一给大家斟酒,“尽情的喝!”

“干杯!”

一杯杯酸甜可口的酒杯碰撞,开始了这段大餐。大家伙都吃的尽兴,加上还解决了劳役的事情,心里格外添了畅快,虽然果酒度数不多,还是喝的半熏半醉的。

林屿只觉得耳朵发烫,酒意上头,唔,实在是被气氛感染,他就喝了一杯,实在不该啊不该。至于小孩子,只倒了一个浅浅的碗底,让他们尝了两口。

“碗碟,碗碟先搬到厨房去,明天在清洗吧。”周氏有气无力的摆手,“实在是,没有力气收拾。”

“我来吧,先泡在盆里。”杨姨娘摇摇晃晃的站起来,跟易姨娘一起收拾碗碟,林屿则负责把小盆友安顿好,他正要转头会房间休息时,赵先见隔着窗户遥遥招手:“不说两句吗?”

“赵叔叔想说什么?”

赵先见只摇头:“我想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果然到了该给年轻人退位让贤的时候。”

“那可真是太夸赞我了,我可没有出什么力气。”林屿并没有立刻说。

“就是没出什么力气,才觉得这招四两拨千斤,你用的太好了。”赵先见也是背后反反复复的推敲,才隐隐明白了点什么。

换成他在这个年纪,还是个只懂死读书的少年,指望师长能夸耀两句。

“当然要事先收集好个人的情报,再按照他们各自的性格,这样才能做出合适的计划来。赵叔叔先去休息吧,累的很。”

肯定今天是问不出一二三了,赵先见重新收了回去。

其实这次采石场的事情,事件的导火索都是林屿撺掇的。那些最早闹事的人,不就是想要得到好处吗?银子或者其余的,都行。

但是他们找来赵家闹,闹来闹去也得不到什么,只要大门一关,谁也没办法。而去采石场闹,风险大,收益也大,更重要是名正言顺。他们是在采石场受的伤,不去找采石场找谁?

闹了一次后,就像闻到了臭味的苍蝇,自然就有人过来,寻着机会试探,想要搞点事情。

林屿了解过,采石场的原场长已经历任了十年,算是很长的在位时间了,他的副手能甘心?

不借机搞事就怪了,能当老大谁想当老二?尤其还是万年老二。都不用他刻意干点什么,只需要原场长透露出颓势,就足够副厂长出手搅混水了。

他也只有在最初,鼓动小混混去找正确的目标而已。

不过呢,现在事情已经结束,他也得到了想要的目标,就装做不知道好了,赵叔叔想必也不会到处乱说的,或者他还会更希望林屿是有决断的人。

作者有话说:

事故解决~回归日常生活~

第八十七章

除去偶然发生的大事, 生活的基调总是平静的。每次晨起就去地里晃悠一圈,无事就转悠回来,下午在家做家务。

褚州的冬天其实不冷, 只要穿一件厚棉袄也能过,但是风大,常常把窗户吹的啪啪响,听着还怪吓人的。

因为这些草屋还是刚流放来时, 各家各户抓阄分配的, 都是统一的样式,私下改没改造过, 又是另外一回事。

林屿找来不少的麦草,给屋顶加了顶后又给墙体加厚一圈,至少大晚上不会透风,也不会沙沙作响。有点遗憾,如果是别的地方,至少会还是那句老话,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先观察情况, 再去改善生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