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节(2 / 2)

加入书签

赵渊回答:“我想过了,若只是立下契约,总有打破的一天。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放互市,以商止战。”

“开放互市?如何开放?”

“原先的互市,只有大同一处。未来除大同外,开放永州、宁夏、宣府三地共计二十一处口岸互市,允许粮食牧畜交易,更允许盐商贩卖,定价护价。

“从此漠南的牧民可以用牛羊来换得粮食盐巴,青黄不接的时候再不会饿死人,更不会越过边墙频繁劫掠汉人。自然而然我边疆百姓亦不用受苦。”

“……你,真要这么做?”三娘子犹豫了片刻问。

“这样做,我亦仔细思虑过。”赵渊回答,“不只是为了获得夫人的支持,更是北边安定的长久良策。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若贸易往来加深,便互相依赖,干戈难起。”

此时,阳光从繁琐的雕花窗框中铺洒进来,照耀在纱幔下佛祖的身上。

银色的光芒闪耀,照亮了大殿,更照亮了墙壁与藻井中的漫天神佛。

周遭藏语的念诵声从其他殿内传来,在大殿中竟然形成了回声,激荡几轮竟震耳欲聋。

赵渊抬眼看那银佛。

幔帐下,它慈悲的面容刚刚露出一角。

然而殿内众人却似乎透过这样的面容,瞧见了未来的日子。

解甲归田、马放南山。

天下终无战事。

--------------------

【注1】成吉思汗的血脉,乞颜孛儿只斤氏的后裔。

【注2】这个是架空的故事。在真实的大明历史上,实际上土默特部落的三娘子促成俺答封贡的时候,便开放了十一口岸互市。

第53章 路(二更)

三娘子瞧着这个年轻人,眼神已然松动,半晌后,她叹息一声:“年轻人,你胆子很大。”

“奋力一搏而已。夫人见笑了。”

三娘子叹息一声:“你敢只身入这归化城,是个勇士。我佩服勇士,愿与你结盟,若你届时靖难,我可从东北方向顺天府施压,牵制大同、宣府一线大端兵力。”

赵渊听完顿喜:“多谢夫人!”

“先不要谢我。”三娘子勾起嘴角一笑:“我与王爷结盟,有两个条件。”

“夫人请讲。”

“第一,证明你的实力足够逐鹿天下,亦足够让我土默部称臣。”

“我既准备靖难,自然已有充足准备。”

“我担心你活不到靖难之时。”

赵渊一怔:“此话怎讲?”

“你出镇北关,又在阴山下自封肃王,如此轰轰烈烈的事,难道赵戟会不知道?”三娘子道,“他怎么会容你和倾星阁之人起势?”

赵渊沉吟半晌:“谁是领兵来杀我的将帅。”

“你应熟悉的。”三娘子回答他,“韩传军。”

这个人名一说出来。

赵渊只觉得自己半身已成寒霜,忍不住有些发抖,然而内心怒火燃烧了起来。

就是这个人……杀了自己父兄,还割下他们头颅,羞辱遗骸。

杀父杀兄之仇不共戴天。

他曾无数次的梦魇。

又被韩传军杀死。

自己的头颅被扔在了尸骨堆中,与父兄的遥遥相望。

赵渊紧紧攒住双手,平复内心的波动,直到谢太初在他身后,按住他的肩膀,暖意传来,融化了他心头升起的冰凌。

……是了,谢太初在他身边。

他已经历了足够多的苦难,再不是那个连行走都艰难的,天寿山下的乐安郡王。

“多谢夫人警示。”

“无须谢我。韩传军自拿下开平、大宁巡抚职位,便有些嚣张跋扈,拘押了不少鞑靼的使团、商人。俺答可汗亦对他不满。”三娘子说,“你若能杀了他,取他首级。我便认可你的能力,未来助你逐鹿皇座。”

赵渊来之前所看进宝斋简讯中有提及韩传军麾下兵力,在二十五万以上。

而他肃王护卫军不过六千人。

三娘子所提及之事简直是强人所难。

赵渊却果断道:“我答应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