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节(2 / 2)

加入书签

“开平驻兵八万倾巢而出,既然如此我们便去开平吧。”他对赵渊说,“殿下可愿带我回开平省亲?”

开平……

光是听见这两个字。

心里那种回乡的感觉忽然就急迫了起来。

“离家十余载,也该回去看一看了。”赵渊说,“我们回开平。”

*

六千人的队伍,行动是神速的。

军令一下,第二日清晨营寨全拔了,再没什么剩下。这边军队结集交予阚玉凤和萧绛,赵渊又要坐镇中军。

谢太初难得清闲,便上了阴山,在那块儿青苔遍布的石碑前沉思。

他撕心裂肺的咳嗽起来,体内被他刻意压制的罡气,自来了阴山成亲后便完全不再受他控制。谢太初几乎能感受到每一根经脉在罡气游走中撕裂的剧痛。

接着一口血吐了出来,谢太初踉跄两步,撑住自己的墓碑,才将将不曾倒地。

急促喘息许久,眼前终于恢复了清明。

他擦拭掉嘴角上的残血,过了片刻,从怀中掏出一个盒子,打开来,里面是可以救命的那丸神药……陆师叔曾叮嘱他尽快服用。

只是……

似乎没有什么必要了。

他将那丸药重新放回匣子中。

又将匣子放在了墓碑上方。

山下响起了战鼓声,部队开始蜿蜒出发。谢太初缓缓踱步下山,赵渊骑着大黑正在山下路的尽头等待着他。

“太初,走吧。”赵渊伸手过来,“我带你回家。”

谢太初仰头看他。

在这一刻,所有走火入魔带来的深入骨髓的刺痛似乎都隐匿消散了。

唯有这个人,映照在他的心房。

他握住了赵渊的手。

“好。我随殿下回家。”

谢太初道。

第54章 无关善恶

韩传军带队伍千里奔袭,从开平抵达阴山脚下已是十日后的事情了。

赵渊的大营早就“人去楼空”。

抓了附近的牧民来问,说是十日前就走了,不知方向,也不知所终。那些牧民看起来还是汉人,可都已经被当地的鞑靼人同化了,蒙语说得利索,却是听不懂汉话的。

下面的副将把几个人捆在营地中央,用军棍廷杖到浑身是血,这才有人瑟瑟发抖说是往南逃逸,然而再多的也问不出来。

韩传军身边的左参将田允恩是极没耐性的,又等了片刻再没有更多的信息,便将抓来的牧民统统斩首。

草原的天气变幻莫测。

牧民们被拉到山坳中斩首时,天上的云朵堆积,随后下起了蒙蒙细雨,没有一丝日光,湿冷的雨被风吹着,飘散在草原上,似雾一般弥漫开来。

伴随着哭喊、求饶、和惨叫声。

那些湿冷似乎从胸口钻入了人的心眼儿里,让人自内而外的寒冷刺骨。

牧民的血流成了一个水洼,周围的地都成了泥浆。

田允恩一脚误入泥泞,靴子上溅满了血色的泥点儿。

“可真他妈晦气。”他吐了口吐沫骂道,“这鸟地方老子再也待不下去了,草地里都他妈是马粪羊粪,还有蛮子的血……也配脏老子的靴。”

他踩在尸体上,蹭掉脚底的泥泞,又道:“说起来,这里离归化城不远了,要不回头跟巡抚大人说一声,咱们往归化城去耍耍得了,蛮子女人玩过吗……玉书,怎么不走?还需去巡抚大人处复命。”

站在那血洼旁沉默的段宝斋听见他的话,回头看他。

比起之前在京城里的时候,他瘦了很多,脸颊凹陷下去,颧骨明显了一些,这让他眼窝显得深邃。他眼神里的那些浮华尽褪,变得漆黑沉寂,像是黑夜里带着伤,不曾全然好起来的狼。

“这些人不过是当地的普通牧民,不是军人、亦没有武器,为何要取他们性命?”段宝斋问。

“为何?”田允恩冷笑一声,“就凭他们是蛮子,外族天然便是敌人,这个道理你一个吏部尚书的儿子不会不懂吧。”

段宝斋对他言辞间的嘲讽并没有太多反应:“虽然也兴之前侵入宁夏。可俺答送了谢罪书到顺天府请罪,并杀了吉默。俺答封贡,天下太平了二十多年,没有什么敌人。更何况,你杀的这些人中,多有汉人。”

田允恩没料到段宝斋竟然追着不放,微微眯眼不客气地回头瞪他:“段宝斋,你是右参将,我是左参将。咱们大端以左为尊,可我却对你以礼相待,你不要不知好歹。”

“滥杀无辜,欺辱平民……不知道好歹的人不是在下。”

“你!”

田允恩恼羞成怒,拔刀上前,抵在他脖子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