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节(2 / 2)

加入书签

朱由校可是后世穿越过来的,在这个年代,自然知道什么最厉害,吓是吓不到的。

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遂发枪肯定要造出来,要知道,训练一个合格的火枪手可远比弓箭手、骑兵要容易得多。

有了这玩意,下一步就是造拿破仑炮,要是黄铜实在提炼不出来,那退而求其次造十二磅步兵炮也行。

等枪炮都有了,对付建虏那种骑兵集群冲锋,简直不要太酸爽。

具体的例子后世已经有了。

晚清名将僧格林沁八里桥之战,鞑清数万铁骑以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前仆后继,最终创下了阵亡数千未伤敌毫毛的辉煌战绩。

朱由校以为,这样的战绩,足以载入史册。

想到这里,朱由校一咬牙、一跺脚。

“朕打算建个军器司,设提督军器司文官一人,下属官员有协理、佥书、掌司、监工等,具体由你安排。”

“皇上如此信任臣,臣无以为报!”毕懋康老泪纵横,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朕还没说完,你且起来。”朱由校正色道:“这军器局,不隶兵部,不属内廷,自此以后,朕,便是你的顶头上司。”

“朕先批给你五万银两,用以选址修建官署及铁匠房,如果不够,找朕再要。洋人造的出来,我大明同样不差!”

“但是你听好,朕只给你三个月的时间,造不出自生鸟铳,朕就要撤了你换人,明白么?”

听闻此话,毕懋康深感任重而道远,一腔热血全都化作三个铿锵有力的字眼。

“臣遵旨!”

第四十三章:皇商勾结

上回观兵,魏忠贤借拖欠勇卫营器械不发一事,提议撤掉兵仗司的管事牌子。

真正的意图,是想换上他的人。

在今天早晨,朱由校听说患病在家中静养多日稍有好转的掌印太监王安回到司礼监当值,特意派人去慰问了一番。

慰问的原因,自然是表示对王安的器重之情,东林党人吃这套,魏忠贤更吃这套。

王安在内廷的势力不比魏忠贤差多少,他一回司礼监,自然有人颠颠上去禀报魏忠贤这些时日的作为。

魏忠贤如此做法,王安不会就这样干等着自己的人被撤,当即赶到乾清宫辩白了一番,说魏忠贤那是无中生有,云云此类。

无论王安和魏忠贤怎么斗法,那都是发生在朱由校眼皮子底下的事儿,决定权也全在自己手中。

给魏忠贤吧,这丫的势力在大内又会暴涨,涨的太快,难保不会有人开始喊他什么九千岁。

这九千岁一喊出来,更难保魏忠贤不开始飘。

至于继续让王安的人待着吧,朱由校也派人去查过,那个管事牌子是比较亲东林的,的确有不给勇卫营发军械这回事。

所以朱由校打算将这两个人全踢出局,把兵仗局收回来。

按朱由校的构想,除了设立军器司外,还要将兵仗局彻底洗牌,照军器司例,成为直属自己的军工专司。

网罗天下能人,为大明所用!

当然,这里边花钱的地方肯定不少,单单是研发一个遂发枪,指不定就要多少白花花的银子。

朱由校心痛,但是丝毫不慌。

之所以给毕懋康三个月的期限,那是为了让他有紧张感,不然真的不慌不忙去研究,难道还要和历史上一样,等到十四年后才研制出来?

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至于为什么不用兵部,那更简单,此时的兵部尚书仍是王象干。

眼下王象干被崔呈秀、顾秉谦等“阉党”弹劾,朱由校也是在今日刚刚看见他的辞呈。

这没什么好高兴的,就算王象干下去了,上来的张鸣鹤也还是东林党人。

短期内,东林文官主理兵部的局面不会得到改观。

这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自己都是靠不上兵部的。

让兵部去造火器,那就相当于让自己的敌人去帮自己造武器,不用问,朱由校都能知道结果。

扔进去多少银子,就得没多少银子,至于火器的发展?跟他们的清流之名相比,那还要靠边站!

军器司的事儿就这么定了,毕懋康容光焕发的离开了西暖阁,朱由校也便跟个没事人一样,继续去看王体乾刚刚拿来的另外一本书。

侍立在旁的王体乾,甚至连多看这位皇帝一眼的胆子都没有。

朱由校静静看书,这西暖阁也就渐渐变得落针可闻,不明不白挨了一顿打的王体乾,更是不敢动弹哪怕一下。

过了不知多久,朱由校随口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皇上,到申时了。”王体乾精神振起,忙说道。

“叶向高怎么还没来,不是让他每天来日讲吗?”朱由校头也没抬,淡淡问道。

王体乾想了想道:“阁老们因联奏之事未能劝说皇上,眼下正遭受科道言官弹劾,说是要在府中避嫌...”

话中的阁老们,自然是指首辅叶向高、次辅韩爌在内的全部阁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