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节(1 / 2)

加入书签

这时间朕就上边坐着当个吉祥物,一动也不能动,这怎么熬过去?

看着阶下商量火热的群臣们,朱由校一咬牙、一跺脚,不就是当一回监考老师么,皇帝说过的话能后悔?

再无聊也得干了!

因为赵南星去职后,吏部尚书一时有所空缺,这回作陪的,就成了主考官魏广微等几人。

这次朝议的主题,是朱由校想搞个大事。

上次说到,洪武朝发生了南北榜案,自那以后,朱元璋将科举考试定制成了南卷、北卷。

后来,又增加了中卷,把全国划分为南、北、中三个区域,分别录取进士。

这录取数量也不一样,相对实力比较强的南方各省,录取人数就要多一些。

北方大多都在边陲,需要稳定边疆,所以占据了剩下那些的一大部分,余下那一丁点,就分给了实力不怎么强,也闹不出什么浪花的“中间人”。

朱由校这回想搞的,就是将南北中卷制,进一步发展成分省录取制。

“朕御极不到二载,偶有感触,发觉这南北中卷,虽可以调和南北中三处的人才组成,但无法对各省的人才进行有效录取。”

“简单来说,每次殿试,总会有一大批真有才学的考生,或因道路偏远,或因名额不足,年复一年,屡考不中。”

“朕想着,这次壬戌科殿试,就按省份出卷,各省均有不同,众卿以为呢?”

语落,朱由校侧首,静静望向殿内一脸懵逼的群臣。

第一百八十六章:改革红利

分省录取制。

朱由校也并不都是夏日打猎、冬日溜冰,在后宫的时候,也经常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玩意第一次还是康熙搞的,首先时间跨度并不大,后世也一直在用,算是一个显著的考试模式进步。

江浙地区对其它地方,所谓的科举进士数量,占有压倒性优势,朱由校自然也明白这个情况。

最近各地贡生之间的争执,也是因此而起。

相比江浙地区,北直隶顺天府倒是没什么,咱是从龙之地,还怕名额少?

可边陲甚至一些偏远地区,想出一名举人那可太难了。

换句话说,这个政策能有效减少江浙等科举一直很强的地区的举人数量,给偏远地区的士子们提供方便。

再加上《京报》的大力宣传,到时候无论东林党怎么嘴炮,大家还不都是该考考?

谁还能为了两句嘴炮真不去参加科举…

只怕这道政策下去,就连一些东林士子都要喊上一句:天启皇帝圣明,我们都跟着皇帝干了。

嗯,真香!

“启奏陛下,臣以为,壬戌科殿试,朝廷如要分省录取,还不如复汉之制,举孝廉!”

大臣们议论半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宗周站了出来,道:

“五十万以上人口之大县、大州,可举五名进士,五十万以下的小县、小镇,则每年举两名,甚至每两年举一名。”

听着下阶群臣们嗡嗡再度议论起来,朱由校的脸黑了下去。

恢复东汉举孝廉制度,这刘老头怎么想的,那不是越活越回去了么?

朕的大明,那肯定要与时俱进,莫说科技树,就是各种制度,也要踏上进步的道路!

皇帝做无声的抗辩,很快,魏广微蹑足踏出,道:

“臣以为不妥!”

“历朝历代,皆有适宜时势之制,举孝廉毕竟距今一千多年,举孝廉制不合当下科考境况。”

“臣以为,陛下所说分省录取制,可以在壬戌科殿试先行一试。”

“臣是主考官,又是河南籍大臣,可以领衔几位翰林臣子,拟出一套河南卷。”

“至于其余各省,也选一位重臣领衔出卷,如此,方可平息争议!”

兵部尚书崔呈秀也道:“陛下,臣以为此议可行。”

“万历三十七年会试,朝廷为鼓励辽东考生应试,在试卷上盖‘夹’字,诸位同僚不妨回想,当年辽东多出了几个举人名额?”

见众人纷纷摇头,崔呈秀满意一笑,心道还是准备充足的鸟儿有虫吃,他伸出一个手掌,道:

“五个!”

“万历三十七年,朝廷仅在辽东考生的考卷上,加盖了一字,辽东考生的举人熟料,就多出了五名!”

语落,殿上议论声音更加明显。

很快,便有人急不可耐地站出来,道:

“臣不敢苟同!”

却是尚宝司少卿黄世斌,他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