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2 / 2)
第二五七章 马芳
朱翊钧敬佩的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在有些方面比较固执,甚至可以用霸道来形容;可是在有些方面,张居正就显得很豁达、很开通。
比如对文官,张居正看不上那些尸位素餐的,排挤那些和自己政见不合的;但是只要和自己政见相合,哪怕不同党派,张居正也会使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四维,他可是高拱的学生。即便如此,张居正就把他放在身边,不但让他做了内阁次辅,还给了他很多权力。
张居正以为自己和张四维政见相和,或者说志同道合。只不过张居正没想到,张四维却不是这么想的。
张四维根本就没有什么政见,也没有什么抱负。他是晋商出身,把当官当成了做生意,所以他背叛张居正也背叛的非常快。
为了迎合皇帝,张四维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这也就是张居正能容忍,如果换成别的人,肯定党同伐异,先把你干掉再说。我留你在身边,实在是太危险了。
严嵩当首辅的时候,为什么一个朝堂半个江西?
还不是党同伐异。
在武将的使用上,张居正也更是如此。他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马芳这个人,非常有名。
朱翊钧虽然是从后世来的,但也听过这个人,而且还详细的研究过。
马芳的经历堪称传奇。他是山西蔚州(今张家口蔚县)人,八岁时被鞑靼掳走,替俺答汗放养马匹。他年纪尚幼,已能“腾跃控御”,使马匹不敢踢咬。
自幼开始“曲木为弓”,精练骑射武艺,每发皆中。
至青年时,一次随俺答汗狩猎,忽然窜出一只斑斓猛虎现身,直扑俺答汗。众人登时惊慌逃避,唯独马芳面不改色,弯弓搭箭,当场击毙猛虎。
俺答汗对马芳赞赏不已,赠予他“良弓矢,善马”,还命他“侍左右”。
他离开大明的时候年纪还小,又得到了俺答汗如此重用,飞黄腾达指日可待。若是换成别人,恐怕早就已经投敌叛变了。
可是马芳却没有,他的心在大明,从来没变过。
嘉靖十六年,马芳乘跟随阿勒坦至临近明朝边镇的大同外围狩猎之机,趁夜盗马逃出,连夜投奔至大同军营。
跑到大同军营之后,马方遇到了伯乐——大同总兵官周尚文,
史载此人“多谋略,精骑射,优将才”。这位爱惜人才的名将见到马芳后大感惊奇,把他留在了身边,着重培养。
从此以后,马芳开始为大明征战,屡次奋勇冲杀。因他在蒙古生活多年,熟知蒙古骑兵的作战特点,所以每战皆能重创来敌,留下了很多功勋,官职也一升再升。
能打仗,也会做人,马芳和戚继光比较相像。
马芳每镇守一地,除悉心练兵防御外,更留心搜集当地珍奇土特产,用以馈赠各位“上级”。因此,他每每选将练兵,整饬军备,都“精兵良械优给之”。
到了后来,高拱失势被逐,张居正取而代之。随后,身为高拱亲信的王崇古被御史陈堂弹劾“弛防徇敌”,不得不引咎辞职。马芳随后也未能幸免。
他担心不能通过阅视,于是贿赂武库司郎中林绍、怀隆及兵备参议吴哲、阅视侍郎吴百朋。吴百朋告发此事,奏请朝廷提审马芳。
经兵部尚书杨博说情,万历元年革去马芳的职务,勒令他“归家闲住”。
按理说,这种人就没有什么再提起的必要了。除非到了边关有战事、万不得已的时候,人们或许会想到他,而且用不用还不一定。
但是张居正没有这么做。张居正知道这是一个人才,并没有因为党派排挤马芳。
万历三年的时候,朝政稳定了下来,张居正也掌握了权力,他又想起了马芳,马芳被起用为前军都督府佥书管事。
这一次,张居正又把马芳提起来了。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就按先生说的办,这两天让马芳进宫一趟,朕要见一见他。”
“是,陛下。”张居正连忙答应道。
朱翊钧一直没有把马芳叫过来,宁可让俞大猷和刘显进宫,是因为不想过早的把马芳放到身边来引人注意。毕竟马芳曾经是高拱的人。
现在看来时机也差不多了,高拱都已经到京城来了,也就无所谓了。
马芳要去山西,自己正好救一救他。他的身体也不太好,这一次去山西就没能再回京城来了。
如果不想想办法,马芳没有多长时间好活。这一次正好把他救治一下送过去,一来为大明出力,二来有些事情交给他去办。
送走张居正和谭纶之后,朱翊钧转头看向陈矩说道:“你去告诉张扬,让他尽快打造十支枪出来,多准备一些子弹。”
子弹其实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只是纸质枪弹。反而是打造枪需要耗费一些时间。
不过现在已经有了经验,剩下制作应该不会有太大难度,又不是大规模的生产。
小规模的试产,除了成本高一点,没什么坏处;大规模的量产,需要投入海量的金钱。
无论是建造炼钢厂,还是建造造兵器铸造厂,还是上流水线,都需要大规模投入钱财。
朱翊钧现在可没有这个财力。
最近声望飞速增长,显然是山东那边的宣传有效果了。
即便如此,朱翊钧也不舍得拿这个声望去兑换钱,那样太浪费了。
朱翊钧忽然想起来一件事,问道:“养颜丹那边出货怎么样?”
他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条财路,这也卖了一段时间,收入怎么样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