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2节(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明天你们不来,那就真的失去谈话的机会了。”

说完,朱翊钧就站起了身子,挥动着手中的折扇,迈步向外面走了出去。

张诚这个时候也面带笑容的跟了上去。

等到人出去以后,汪大春的脸色依旧很难看,抬起头看着曹兴旺说道:“你去找组织的人买消息。我要知道这个东风镖局背后的人究竟是谁。”

“还有一个少东家黄发财,究竟是什么人?”

“是,公子。”曹兴旺恭敬地答应了一声说道:“我马上就让人去。”

“对了,你去把张四象请过来,我要和他谈一谈。”汪大春面无表情的说道。

“不等一等吗?”曹兴旺有些迟疑的说道:“要不要问问老爷?”

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曹兴旺觉得这么做实在是太草率了。

如果对方实力真的强劲,那怎么办?

闻言,汪大春看了曹兴旺一眼,随后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觉得我们应该答应吗?到那个时候,我们只会成为别人的附庸。无论如何,不搏一搏,我不甘心。”

“我明白了。”曹兴旺点了点头说道。

第四二一章 汪大春会见张四象

出了徽州会馆,朱翊钧没有着急回去,而是又出去街上悠闲的溜达了。

其他的事有手下人去做,他倒不至于太着急。

徽州会馆中。

汪大春正在奋笔疾书。

虽然他已经有了一些准备的动作,但还是要把事写在信上和父亲说一下。一来看看父亲有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二来也希望父亲给自己出出主意。

毕竟在这些事上,父亲可比自己要擅长的多了。这么多年了,父亲什么风浪没见过?

这个时候,曹兴旺在门外敲了三下,说道:“公子,张四象来了。”

“我马上过去。”汪大春想了想,站起身子向外快步走了出去。

很快,汪大春就来到了前面的会客厅。

刚刚汪大春在这里见了东风镖局的少东家,现在他又在这里见张四象了。

张四象脸色并不是很好看,不过也没有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只是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的看着汪大春。

他不知道这个时候汪大春找自己来有什么事?

最近一段时间,张四象家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山东这边原本张家的长兄想掺一手,可结果却没能成功。

现在倒好了,变成了自己家和徽商们打破了头,而现在自己这边的局势越来越不好了。

自从上一次政策改变之后,张四象这边就越来越觉得有心无力了。

现在还出了一条政策,允许盐商直接从灶户的手里买盐。这一时段时间,很多人都在积极地推动这条政策。

如果这条政策真的推下去的话,那自己这边可就真的完蛋了。

张四象眯着眼睛看着汪大春,也亏得他们想得出来。

原本大家买盐都是找盐场,包产包销。灶户只负责生产,往外卖是场子里面的事,这种事反而有利于他们。毕竟只要搞定了上层人物,那该拿的好处就全都拿到了。

可是现在有人却不想这么干,他们另辟蹊径,直接盯上了底层,希望朝廷能允许他们从灶户的手里买盐。

这样的好处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解决灶户外逃的问题。他们这个理由放在最前面用来说服朝廷和皇帝,说是普通百姓过得不好,朝廷需要改善。每年逃走的灶户很多,会产生很多的流民。

即便是张四象不为官,张四象也知道朝廷最在意的就是这些东西、皇帝最在意的也是这些东西。

这些建议很容易戳到朝廷和皇帝的点。

灶户生活不好,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携家带口的逃跑,形成流民;另一种会私藏食盐进行贩卖,也就是传说中的贩卖私盐。

在元朝末年,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私盐贩子,他的名字叫做张士诚。

这位张士诚是当年和太祖皇帝争夺天下的人物之一,所以大明朝一直对贩卖私盐的人很抵触,罪名定的也很重。在朝廷和皇帝看来,这就是滋生祸乱之源的一个职业。

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朝廷想要看到的。

他们提出来的想法是直接让商人从灶户的手里买盐,这样一来,灶户就能落到好处。有了好处,灶户自然不会想着逃跑,也不会想着贩卖私盐。

他们给出的第二条理由是,这样一来能增加朝廷的收入、减少地方的贪污。

前面是主要的,后面这条只是辅助。

可是对于皇帝来说,能增加百姓的收入,还能增加自己的收入。这天下有这么好的事,凭什么不做?

张四象已经给兄长写了信,让他一定要坚决反对这条政策,否则这就是一条釜底抽薪的政策。

因为江淮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收拢人心。

人家是一家人,是乡党;自己这些人全都是外人,这些年还没干什么好事。

所以这条政策如果真的实行的话,那自己这边就完了。这将是由山东盐场斗争拉开的两个商帮的争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