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节(1 / 2)
这样以后,范家自然入了内务府的眼。内务府在这边好多生意都是和范家进行合作的。
这一次显然是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范家人的心里面开始发慌了。他们也没有办法,所以只能求到了内务府的头上。
这样的人选,内务府那边自然是不想放的,也不想让范家被自己这些人收拾掉了。毕竟这样的大户如果被收拾了,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事实上,王用汲的猜想根本就没有错。
在他猜想这些事的时候,内务府的奏疏已经递到了朱翊钧的面前。
看着眼前的这份奏疏,朱翊钧的脸色变得很精彩。
说实话,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一件事。
自从盐场被控制了以后,朱翊钧组织大量的人建立类似一个皇庄的民间组织,积极发展先进的工艺、改变生产模式。
在销售的模式上,纳粮开中一直是朱翊钧坚持的政策。他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好政策,可以让边关的商人们赚到钱,也可以让边关的将士们有稳定的粮食和粮草。
同时可以大力的发展边关的商屯,有利于利用经济手段充实边关的人口。
唯一难点就是盐商会辛苦一点,赚得没那么多;朝廷的收入会少一点。
但是与钱比起来,纳粮开中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范家那种能在边关吃苦、并且努力干活的商人正是朱翊钧最喜欢的一种。
西北的斗争要继续,但是绝对不能扩大化,像范家这种商人是一定要保护的。
朱翊钧想了想,决定还是要重视这件事,不能够到人倒了再想办法。
破坏容易,想要重新恢复就难了。
最关键的是,人心不能倒。
第六三五章 我要摊牌了
朱翊钧伸出手对着不远处的陈矩招了招手,等他到了身边后便说道:“这件事你安排人去办,西北那边一定要把事办好。”
“是,陛下。”陈矩恭敬地答应道。
朱翊钧又补充道:“派一个放心的人去,别到了那边又搞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来。有些人是不能保的。”
这件事出来之后,肯定会有人想要利用这次的规矩,这是朱翊钧绝对不能忍受的。
所以朱翊钧嘱咐了陈矩一句,让他派一个安心的人去。不过这件事可能性其实并不是很大,毕竟也不光他们一伙人在做这件事,董大宝那边也在查,罪大恶极的肯定护不住。
陈矩也明白,连忙说道:“陛下放心,奴婢让王安去。”
在陈矩的心里,最信任的人并不多,除了干儿子陈忠之外,也就只有王安让他比较信任了。这次的事让王安去办的话也正好。
朱翊钧点了点头说道:“行,那就让他去吧。”
王安这个太监其实还不错,这两年也锻炼出来了,办事也有一套自个儿的章法,而且非常妥帖。这件事交给王安来办的话,肯定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等到陈矩走了以后,朱翊钧继续翻看奏疏。
随着时间推移,各地的奏疏逐渐多了起来,朱翊钧尤其关注江南、辽东以及西北这三个地方。
江南那边现在已经进行恢复了,但还是有一些问题。这些事朱翊钧需要及时关注,不能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西北和辽东那边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朝廷都在准备西北和辽东的这一场大战。打完这一仗之前,朱翊钧都不会把目光从这两个地方移开。何况西北那边还在查案子、搞经济改革。
与此同时,西北蒲州。
王用汲站在一座宅子的门前,抬头看了一眼,脸上就露出了古怪的神色。
他转过头对身边的董大宝问道:“这就是范家?”
董大宝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眼前的牌匾。
牌匾上明明确确的写着范宅。这里不是范家,哪里是范家?
不过王用汲这么问,董大宝也能明白,因为范家的大门看起来过于简陋了一些。
看样子宅子是不小,门楼很大、墙很高。可是门槛很低,两边也没有过于夸张的装饰。宅子很大,甚至给人一种年久失修的感觉。
王用汲点了点头,迈步就往台阶走了上去。
这个时候,大门打开了,里边的人已经在等着了。
董大宝一眼就看到了钱大同。
没想到这个家伙对范家还真的是看重,居然跑到这里来了。
除了钱大同之外,还有一个中年男人也在门口迎接。这个人没有钱大人那么胖,但也算得上是富态。他年纪也不小了,应该有五十岁。
此时,他正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董大宝和王用汲。
“见过大人。”中年男人来到王用汲的面前说道。
王用汲上下打量了中年男人一番,笑着说道:“范家主不必如此,今天本官连官服都没有穿,你也不必把本官当成官员。你就把本官当成一个上门拜访的读书人就好了。”
一边的董大宝直接翻了一个白眼。
你这话你自己信吗?
说的好像你很是平易近人似的,可是他们谁敢把你当成真的平易近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