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节(1 / 2)

加入书签

今年做出些政绩就能去潞州当纪炀的顶头上司!

再说了,反正过了今年,自己就不在常华县,开口免了扶江县商税又如何,倒是运费不能少,那涉及常华县船家大户们的利益。

魏大人不愧是官场体面人,不管心里多气闷,为了化肥,为了政绩,还是跟纪炀你来我往谈起条件。

等到夜幕降临。

两个县之间的商谈这才结束。

等魏大人去用晚饭,纪炀跟玉县丞,还有已经回来的凌县尉看着今日商谈内容。

扶江县供给常华县的化肥,则从三文一斤,变成一文五分一斤,一百万斤以内都是这个价。

条件是两个县一起修官道,常华县出三分之二,扶江县出三分之一,督建两个县共同出人,七月开始修,到十月差不多结束。

还有扶江县百姓去码头运送货物可以免除过常华县的税费,只是船运价格还要同船家商议,这个魏大人做不了主。

等于说三个条件同意两个,双方各有让步。

这点要求,纪炀跟魏大人可没少费口舌。

只是每每觉得纪炀狮子大开口的时候,魏大人不由自主想到他开口就是修运河,好像又能接受,那点火气又没了。

魏大人心底有火,但总觉得发不出来。

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怎么纪炀都上任一年了,还这样鸡血。

做那么多有用吗,如果上头关系不搞好,哪有那么容易升迁,若是上面长官见他把扶江县建设得好,再把他派到更穷的县呢?说不定还会说什么能者多劳这种话。

也只有愣头青才会这么做!

魏大人自我安慰一番,总算平息怒气,跟身边小吏道:“这次可没人再堵本官家门口,让本官来说情了吧?”

“不过几百两银子修个官道,对常华县来说小事一桩。”

常华县一行八人在六月十九离开,算是在扶江县待了四天时间。

走的时候,纪炀把早就收拾出来的小龙团送上,才让魏大人有了笑模样。

别的不说,纪炀这的茶还真是好,也不知道他家到底做什么的。

此事定下后,两个县的百姓全都欢欣鼓舞。

对常华县来说修路的几百两不算什么,路修好了,他们买化肥更方便啊。

虽说价格还是比扶江县多了些,但也知足。

至于扶江县货物运来税费这种事,当地长官自然做得了主,这也算不了什么,他们扶江县能有多少货物,不值当。

而扶江县这边则更要兴奋。

修路的好处不用多说,瞧瞧还在修水渠的玉家湖人就知道,他们自从知县大人安慰过之后,干活一直很卖力。

现在得了准消息,更是恨不得现在就能完工,然后赶紧回去修官道。

玉家湖附近的官道修好,以后整个扶江县去常华县都要经过他们那!

他们买卖个什么东西也方便。

还真是好饭不怕晚,知县大人果然没忘了他们!

这下再面对玉县丞,个个都不好意思得很,也深知他们错怪玉县丞,忙不迭地修复关系。

玉县丞也是个好玩的,根本不理他们,显然对玉家湖既无怨怼,也无期盼,跟其他人一样,有什么好说的。

一时间,扶江县西边的两个水渠进度再次加快,估计七月中旬便能完工。

以后马家湾跟三江村百姓取水用水都会方便许多。

两个县高兴得很,一边急着买化肥,一边赶紧完工等着回去修路。

中间夹在着收夏税的事,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夏日前交的税多是布匹为多,百姓们早已习惯,又因为今年日子好过,各村收得不算艰难。

只是纪炀看着有些皱眉。

商税就不说了,多数商人不事生产,利润可观。

农税一年两次,夏天收布料,秋天收粮食,怪不得百姓日子不好过。

这还是当今陛下体恤的结果,若不体恤呢?

越跟百姓接触,越知道他们的辛苦。

他这边忙着扶江县的事。

那边常华县知县魏大人又去了潞州。

不怪他跑得勤,眼看任期就要满了,总要知道自己明年去哪。

化肥的到位也让魏大人心里安定些,虽说现在用上,肯定比不上扶江县,但有进步就行。

他们知州会看到的。

魏大人到潞州,自然跟熟悉的人吃酒闲聊。

等说到这次好不容易低价买的化肥,魏大人自然吹了又吹,谁让这些人都是潞州官吏,跟他们说自己有多难多苦,这话总能传到潞州知州,甚至通判大人也能知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