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节(2 / 2)
其中一块地完全按照后世的“一穗传”的方法来育种。
便是选取明显优质的稻穗麦穗,通过它来繁殖,这种方法即使在暖房控制温度,也要许多年的时间才能成功。
但能被后世康熙皇帝推广的,自然是极为可行的方法。
纪炀去了官服外衣,绑起袖子,下到田间检查,这应该是第二年的麦穗了,明显比寻常田间地头的麦子要饱满。
当然也有水源丰富,肥料充足,伺候精细的缘故。
旁边则是同样方法的稻子,质量也很上乘。
这几块地里,一共有三十多种稻种,更有不少麦种。
只要培育成功,将会是百姓饱腹的基石。
纪炀这边的地都如此,皇庄其他地方也不例外。
在这之外,还有一块地是纪炀比较重视的。
这块地里只有水稻,没有麦子。
传统农业往后发展,必然会产生南北易位的现象,即,原本农业重心的北方会渐渐转移到南方。
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黄河流域不稳定的原因,也有人口逐渐增加,改造南方水田的缘故。更有南方农具的快速发展等等。
纪炀到底是后世的人,知道后世北方依靠冬麦达成两年三熟,而南方的早稻却更为夸张,四个月就能长成的稻子,能不喜人吗。
一年两熟,两年五熟。
这能养活多少百姓?
他那个时空说的苏湖熟,天下足,即使有夸张的成分,但也可见一斑。
也就是苏州跟湖州粮食成熟,会让天下都太平。
如果按照正常历史进程,可能还需要个几百年时间。
但他的出现,无疑会加快这种速度。
其实现在已经隐隐有这种迹象,这期间的差异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等到机械大力发展的时候,这种转移可能会再次转变。
纪炀现在能考虑的,那就是怎么让这种优质稻种快些育成。
怎么别人穿越都带系统,他就没有呢。
这当然是玩笑话。
纪炀从引种,到育种都很上心。
引种也是技术活,要看种子的情况,更要看种子适不适合当地的气候日照雨水。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
育种的时候更要治病虫害,更有杂交育种这种看命的事,天南地北的两种稻子种在一起,总能有更强壮的出来。
杂交出来一直到三四代,说不定还不能稳定。
纪炀跟着农人给田地里的稻子剪掉不开颖的小花,再看着农人熟练完成人工授粉,又用轻薄的防水纸袋塞好。
整个皇庄的农人,成千上万次完成如此细致小心的操作,为的就是给皇上,给天下培育出良种。
除了稻子小麦之外,还有麻,菽,粟,豆,等等的培育,都在有条不紊进行。
估计死了多时的长公主都不知道,她这个没建成的园子,竟然在做这等利国利民的事。
检查过田地之后,纪炀被平安扶着出来,身上不少泥点,这边的农人已经习惯了,连忙让人取水。
纪炀笑:“没事,穿个外衣便看不到了。”
即使有一星半点的也不算什么。
反正已经傍晚,该回家了。
今日查验很有成果,回去之后要一一记录才是。
纪炀穿着衣服,平安低声道:“大人,金家二公子一直在看你。”
纪炀自然知道,开口道:“随他去。”
看就看吧,又不掉肉。
不过纪炀对平安说:“你先回家吧,你家娘子还没出月子。”
回汴京之后,平安家人便帮他张罗了婚事,纪炀自然也随了礼。
对待平安,他如同家人一般。
当初能跟着去偏远之地,足见是个可信又正派的。
之后跟着他也算走南闯北,平安在伯爵府都是极有体面的,大有王伯之下第一人的意思。
但说到平安,纪炀也想回家看看他家娘子,他家娘子现在有四五个月的身孕,等到八九月份,他便能当爹。
两辈子为人,头一次当爹,还真有点兴奋。
平安在自己少爷面前是不需客气的,可还是道:“等回了伯爵府,我便回家去。您给我家安置的院子距离伯爵府很近,不耽误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