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节(1 / 2)

加入书签

周慈道:“你们师徒都是疯子!”

-

春去夏来。

四月的靖都已是炽热难当。

都察院监不见天日、阴凉昏暗,这里只关押触犯风纪的五品以上官员,是以统共也没有几个牢房,平日里甚至大多空置。

四五个领职的司狱懒贯了,做起事来格外散慢。

今日轮到陈五和李六当值,他们愁眉苦脸地来到一处开着牢门的监室外,好声好气地说:“赵大人,您已经在此住了三天了,该回家了。”

那赵大人名为赵崇,是刑部从五品员外郎,闻言摊腿一坐说:“本官直言进谰,为的是天下百姓,陛下若为此问罪于我,我也甘之如饴。左右最后都是要来此处,不如早来为好。”

陈五讨好地说:“可现在也没个论断,现在也没人问责您,您现在赖在这儿,咱们很难办啊。赵大人,您说别为难兄弟们了。”

赵崇冷哼说:“本官这是为国公子,视死如归,哪里就是为难你们了?”

陈五、李六好言好语劝了三日,实在拿赵崇没有办法,正唉声叹气间,有一道清慢的脚步声传起。

三人回头,只见在长廊那头走来一个身穿青色公服的官员。

陈五和李六认出来人,热情的行礼问好。

陈五问:“宣大人,您怎么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引自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注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出自近现代鲁迅的《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我引用了后半句,自己按本文的立意和伏笔写了前半句。

-----------

作者说:不好意思,更的晚了。

监牢里这个爽点写着就停不下来,怕思路断了。

我先把今日份的更了,一会再放明日份的。

没睡的,可以再等半小时来看下章。

第18章 锋芒冶艳

燕熙在牢门前站定。

他和煦地说:“二位大哥近来可好?”

陈五、李六愁眉不展,却又不方便当前赵崇的面向燕熙反映事情,只点头说好。

燕熙谦和地说:“若有本官能相助之事,二位只管说便是。”

陈五、李六挤眉弄眼地说:“先谢过宣大人了。宣大人事务繁忙,小的们的事都是不足挂齿的,不好麻烦您。”

燕熙微微露出笑意。

他微妙地表示领会了他们的意思,并答应了帮助。

于是他意有所指地说:“我久闻刑部的赵崇大人办案利索、刚正不阿,听说他在这里,特来请教些问题。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陈五连忙说:“宣大人也是咱们都察院的大人,来司狱哪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诺,这位就是赵大人。”

“谢谢二位了。”燕熙人长得漂亮,说话又客气得体,让人如沐春风。

加上又是新科状元,两个月来,都察院上下对他都挺客气的,陈五李六也有意和他打好关系,便很识趣地退开了。

-

赵崇端着架子,等燕熙走近了,才抬眼瞧去。

这一瞧之下,刹时怔住了。

赵崇早听说新科状元姿容出众,当亲眼见到,他在心里狠狠地骂了句娘——这何止是出众!漂亮成这样,怕是靖都的姑娘找不出比得上的!

燕熙早习惯了旁人见他犯愣的样子,耐心地等对方缓过劲了才慢慢说:“赵大人好啊。”

赵崇在这等绝色面前,架子有点端不住,有点气短的说:“宣大人好。想问什么?”

燕熙缓缓地勾出笑意说:“既然赵大人如此客气,那我便叨扰了。有个案子,我不太明白,专门写了下来,恳请赵大人答疑解惑。”

能被状元请教问题,赵崇觉得倍有面子。

他昂首接过那张状子,颇有气质地坐到牢室里的小几前,凑灯去看。

他自持品级高比宣隐高,初时还摆着长官的架子,看了一会之后他额上脸上渐渐冒出冷汗,手也慢慢抖了。

期间不时瞟几眼宣隐,手渐渐抖得剧烈,全文看完之后僵了良久,陡地拍案喝道:“不知宣大人这是何意?”

燕熙轻缓地说:“赵大人做什么动气?我是来帮您的,您不是想坐牢么?这个案子都能让您判死罪,我这份大礼,赵大人可还喜欢?”

赵崇怒不可遏,一把撕了状子,脸涨得通红:“好你个宣隐!平日里大家还交相称颂你办事踏实、礼敬同僚,没想到竟是个白皮黑心的!你如此栽赃我,意欲何为?别以为你在都察院,就没人敢参你!”

“栽赃?下官可不敢当。这个案子,里头每个证人都连名带姓,案情头尾也写得明明白白,是不是瞎编栽赃,赵大人肯定心中有数。若您实在觉得冤枉——”燕熙从袖袋里又抽出两张一样的状子说,“那我便将这两张状子呈到都察院左都御史案头上去了。”

燕熙从容地说完,抬脚便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