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节(1 / 2)

加入书签

-

北原。

莽戎果然大举来袭。

宋星河代执帅令,领兵于云湖的临西洲与莽戎短兵相接。

这里正是乔林所在的云湖第十四营属地,宋星河首战告捷,击退了莽戎前锋。

宋星河的铠甲上溅满血迹,他手握“扶雨”,在如注的暴雨中,觉得这天气不正常,莽戎的易挫不正常,交战地也不正常。

此处与西境相接,西北方是漠狄,他向西境发出的信报未有回音,派往漠狄的人马也不见回信。宋星河蓦然意识到,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进攻。

除了莽戎,或许还有其他方的参与!

雨打湿了他的眼帘,夜幕降下,宋星河转身望向西北,忽地升出强烈的不安。

将士们酣战后,疲惫又亢奋的重喘响在主帅耳侧,远处莽戎大军像黑潮般退到暗夜里。

宋星河在所有视线的中心,在某个刹那,他警惕地举刀传令:“回防。”

然后对副将焦武说:“命临西营死守西境边界,不得放姜西军入北原。”

大军急速后退,就在路过娘子关时,那本该是同袍的城门上,忽地飞石袭来。

数十架投石机仗着地势之便,用巨石对准了踏雪军。

-

靖都,北原王府。

宋北溟已经在沙盘前看了许久,手边摆着一沓账本,他蹙着的眉一直没松过。

方循敲门进来,见宋北溟半天没动,轻声地说:“主子?”

宋北溟道:“二哥的来信说,我从姜西军弄来的那批火铳不好用。这事太蹊跷了,姜西军的账本里,每年花在火铳上百万两白银,请了无数工匠,用了无数好料,就造出那点不中用的东西?火铳便是再难造,也不至于难用到那地步。姜西军把钱花哪去了?”

方循道:“而且西境甚少有战事,都说是漠狄怕了姜家,不敢用兵。姜西军花这么多银子造火铳用来做什么?”

宋北溟:“只有一个可能,姜西军的银子就不是用在打战上……那是用在哪呢?”

方循也百思不得其解。

忽的宋北溟脸色大变,他猛地从轮椅上站起来,拿了悲风就往外冲。

方循道:“主子!怎么了?”

“北原危矣!”宋北溟急冲一段,蓦地停住脚步,“传王府各部管事,速到正殿。”

第72章 放王归北

入夜了。

燕熙在灯下看西境的卷宗, 往日这个时辰宋北溟已经来了,燕熙抬眸, 看窗外空无一物, 一轮上弦月挂在东天。

时辰不早了。

他收回目光,手上的卷宗好半晌都没翻过去一页,他玉似的手指按在泛黄的纸上, 略有湿意。

“荣”习惯了连日来宋北溟在这个时辰开始的安抚,正蠢蠢欲动地鼓动他。

燕熙的手指蜷了蜷, 当他发现好半晌一个字也没看进去时,意识到自己居然是在等宋北溟。

他将此归咎于“荣”的贪婪。

燕熙对自己说:不来也罢, 省得麻烦。

露水姻缘,镜花水月,逢场作戏终将落幕,春帐藏住的亲密, 到底敌不过形势。往后天各一方,一拍两散, 各玩各的。

早断早省心。

燕熙收回手指, 今夜左不过是消磨时光, 索性连卷宗也别看了。

就在他收笔起身时,外头望安小声报:“殿下,少傅求见。”

商白珩去而复返, 定然有很重要的事。

燕熙应声:“请老师进来。”

师生俩在外间相见, 隔案对坐。

商白珩递来一封密信, 神情凝重地说:“北原有劫。”

燕熙接过信, 快速地读了一遍, 一时如坠冰窟, 沉声说:“姜西军内乱, 恐有细作;漠狄虎视眈眈,莽戎若在此时大举犯北原,只怕北原三面受敌,危。”

师生两对视一眼,面色皆沉。

燕熙瞧那信纸特殊,问:“老师,何人来信?”

商白珩道:“‘芒种’,他的消息从未出过错,可信。”

“既如此,想必北原确实形势极危。”燕熙若有所思地捏着信纸,望向窗外,怔怔出神。

商白珩不明所以,顺着他的目光,望向窗外。他瞧出燕熙像是在等什么人。

商白珩多少知道些宋北溟夜里来的事,他就住在几殿之远的院子,曾因听着了内侍们半夜里传热水的低语,而整夜辗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