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节(1 / 2)

加入书签

梅筠出去后站在檐下,晌午的日光把地面照得发白,这里的七月已有凉意,再没有半分与靖都相像。

他怔了片刻才猛醒过来,知道不便久留,该走了。

梅筠举步间看到望安已经领着人捧着食盒过来,这个曾经对他很热情的小太监,现在见着他如同生人,梅筠先一步下阶,让开了道,站到日头下,望安从他身后过去。

至少如今望安不会再对他恶脸相向了。

这或许代表了燕熙对他某种微妙的转变。

然后他听到望安在里头小声对燕熙说:“小王爷担心主子为着公事又误了饭,特地回来陪您用饭,这会正在更衣。”

梅筠有功夫在身,将那压得极低的话语听得真真切切,一下心中像被掏空了般,竟是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待听到里面说要到花厅用饭时,他才醒转过来,心中泛着浓酸,怅然若失地往外走。

他在日头下望向前方,倏地觉出某种一眼望到头的无奈来,知道自己此生或许只能如此了。

而那个他曾经陪伴过的青葱岁月的少年,在他错过了五年之后,变成了他当初期待的样子。

可是已经不再属于他了。

第84章 相濡以沫

望安把门窗推开, 空气流动起来,燕熙到隔壁的花厅坐下时, 闻到了风中的气息。

些许的“枯”, 更多的是宋北溟的味道。

宋北溟步伐很快,转眼就停在了门外。

望安把碗筷摆好,在宋北溟进来时, 他悄声出去,朝左右打了个手势, 带着下人们退干净了。

望安站到院门外,见到紫鸢提着个油纸袋, 千娇百媚地倚着院门对他笑问:“吃上了?”

望安知道这是宋北溟的暗卫长,身手了得,据说品级也高得吓人,望安客气地点头。

紫鸢笑了笑, 咬了一口不知从哪里顺来的肉包子,跃上了屋顶。燕熙的暗卫长见她上来了, 便识趣地挪到别的地方。

方循和都越的马没有北风惊雪快, 落在宋北溟后面。他们风尘仆仆地回来, 见着紫鸢打了个招呼,没往檐上凑,很放心地去办别的事。

他们这几日跟着宋北溟募兵, 趁回府这当口, 赶忙去找温演对账。

-

屋顶下面。

宋北溟挨着燕熙坐了, 凑在燕熙颈间深嗅一口, 欲言又止。

燕熙给宋北溟递筷子, 瞧着宋北溟。

宋北溟在那温和的目光里, 不由笑了, 凑过来像是想吻他,却停在一半,盯着人仔细瞧了片刻,挑眉让燕熙先用饭。

燕熙确实也饿了,他这几日每日议事和走访,时常错过饭点,饥肠辘辘是常有的。

他自己不在意,下边人也不敢一再打断他正忙的事,大家都理所当然地认为燕熙是无所不能的,只有宋北溟知道燕熙在透支体力后虚弱危险的状态。

宋北溟不想再看到一次燕熙浴血归来的样子了。

-

宋北溟这几日跑募兵的事忙得很,每日寅时正就走,半夜里才回来。不论宋北溟去了哪里,再晚都回来。

两人在东宫有过一阵夜夜同床共枕的日子,可那时宋北溟有着气,每夜里都是往狠里弄燕熙,并且为防风言风语,都是偷摸地来去,算是偷情。

到了西境,没有天玺帝坐阵和礼部那帮老头子盯着,他们不必再避着什么,宋北溟大大方方地来,燕熙坦坦荡荡地迎。

宋北溟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燕熙是他的人,燕熙也从不避讳与宋北溟的关系。

总督府的下人们很快都懂了宋北溟是总督大人“房里人”的身份,两边的底下人很快就处出了“一家人”的默契。

在这种水到渠成的氛围里,燕熙与宋北溟逐渐处出了老夫老妻的感觉。

-

燕熙很难说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他不在乎宋北溟占有他的身体,也不在乎宋北溟侵入他的生活。

疾风骤雨般的进攻或是随风潜入夜的滋润,燕熙照单全收。

燕熙在这种相处中,不觉得难受,反而感到舒服。他会在夜里等宋北溟归来,他每夜在宋北溟的怀里入睡,他想到宋北溟的次数在显见地变多。

从前在靖都那种热烈的相处,没叫燕熙生出的柔情,在西境相濡以沫的相处中,潜移默化地冒了头。

他俩总在半夜里见面,有事要议,通常只挑重要的说,两人思路都很清晰,又随着相处日久,默契渐深,要说的话点到即止,彼此便已了然。

春宵苦短,时常说完了就倒进了榻里,在翻滚的尽头,燕熙总是倦得入睡,起床时宋北溟便走了。

一天里,其实也说不上几句话。

-

宋北溟今日正午正好路过岳西府,离总督府不算远,便特意赶回来。一问,燕熙果然又错过了饭点,他不好当着燕熙下官的面去提人吃饭,便让紫鸢来传话。

燕熙与宋北溟白日里各忙各的,很少在这个时辰相见,两人在明亮中交换着视线,分开目光时,不由都笑了。

宋北溟给燕熙夹菜,不一会儿,便把燕熙碗放满了。

燕熙无奈地停下筷子说:“你是想要撑死我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