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节(1 / 2)

加入书签

杜铉侧身避过了又一记利刃,转腕斩下了对方的手,在血溅的当口,瞥见了天空中出现的海冬青。

电光火石间,杜铉的眉松开。

援兵来了。

杜铉用几乎没做停顿,他转头便对锦衣卫喊:“带兵撤回城中,佯装败溃。”

锦衣卫小旗尽管没听懂为何徒然换了策略,但依着服从的天性,还是分出了几位兄弟,领着士兵往回撤。

士兵们云里雾里的跟着往城里跑,却看到杜铉翻身上了战马,领着骑兵布出了保护他们撤退的阵形。

巨大的不安在士兵们心中弥漫,李猛在城楼上看得真切,大喊:“大人,回城!”

漠狄的骑兵太快,必须挡着。否则这些兵冲进城中,即便是援军到来,城里的百姓也扛不住一轮血洗。

杜铉提刀大喊:“援兵已到,兄弟们,可愿随我堵住城门!”

留下来的兵将都是杜铉最铁的兄弟,他们立刻听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他们只在最初仓促地交换了视线,然后在看到杜铉纵马杀入了漠狄骑兵的包围时,露出狰狞的狂笑:“是到兄弟们扬名立万的时候了!跟着杜大人冲啊!”

退进城的步兵有人冲上城楼,看到空荡荡的火药箱立即明白了什么,他们提着刀要冲出城门,被长官含着泪拦住了。

李猛在跃身要跳下去时,被唯一一个留在城里的锦衣卫拉住。

锦衣卫说:“杜大人的意思,是要你留在城门组织反攻,援军已在布阵,待那边发起进攻,两头合力,把漠狄吃掉。现在为时尚早,冲出去就是送命。”

李猛掀开锦衣卫的手,怒喊道:“那大人呢!”

锦衣卫垂下了头,眼中含泪说:“现在漠狄被烧了尾巴,必定想要一口咬死玉关。大人要堵住城门,为城里保存住兵力,玉关才有希望。”

李猛双膝砸在地下,掩面恸哭:“我没用啊!我竟然在大人出城的时候,什么都没看出来!应该我去的啊!”

城门里的土袋堆起来了。

城门外的三百骑兵一字排开,他们拖着阵线,被一寸寸往城墙逼,杜铉带着大家退到城外壕沟桥上,这里可以把交锋面缩到最小,减少伤亡。

终于等来大靖出兵的鼓点时,三名锦衣卫拉着杜铉往回撤。

-

狄捷发觉了被合围,他双眼充血,桀桀狠唾道:“我最恨这些弯弯绕的读书人,如果我今天杀不出去,杜铉也别想活下来。”

狄捷眼里是鱼死网破的狠戾,他一声令下,前锋全照着杜铉围去。

杜铉自知退不回去了,推了一把锦衣卫说:“别管我,带弟兄们走。”

锦衣卫小旗不动如山,挥刀又挡了敌方一击说:“杜大人在,我等便在。杜大人亡,我等回去,也无颜面见总督。”

杜铉惨笑一声:“杜某连累各位了。”

漠狄密集的刀锋砍过来了。

-

宋北溟先锋五千骑兵绕道到了漠狄后方,摸清了漠狄三万兵力分布,弓弩手没耽搁时间,在收到消息后,直接在漠狄的正后方驾起了弩。

眼下双方兵力还是悬殊,宋北溟听着斥侯来报的消息,不能再等炮车和剩下的步兵了。

他在刚起西风的玉关城外一扬手,弓弩手整齐出箭,在第一轮箭雨过后,宋北溟勒紧了马绳,率先冲了出去。

第100章 吾妻亲启

宋北溟专门了解过玉关, 依着玉关城门外葫芦口地形,他便能判断交锋地就在城门外的一段距离, 他听炮声已寂, 铁骑汹涌,便知城门危险。

因出战仓促,汉家军和踏雪军来不及磨合, 他此行带的三万人,以踏雪军为主。其中五千骑兵是当初跟着他打过娘子关的, 士兵对那奇袭之战至今热血难忘。

悲风的刀身浑厚锋利,出鞘之时划破风声。

士兵们完全信任着宋北溟, 当宋北溟在箭雨停下那刻冲向漠狄帅旗时,所有人整齐拔刀,铁骑轰鸣,银甲如浪, 苍龙怒吼着咬向漠狄的后心。

-

狄捷在箭雨来之前,还信誓旦旦自己能把玉关收入囊中, 他派高手专盯着杜铉, 看杜铉腰上挨了一刀, 血流如注,他阴鸷地笑起来,拍掌称快, 凶恶地喊:“往他脖子再上来一刀, 我要杜铉的脑袋, 挂在我王府的门前, 叫那些曾经被他吓到的人看看!”

杜铉受了一刀, 漠狄人想把他拉过去, 他咬牙往后退, 刀头划着皮肉出去。

漠狄的弯刀可怖之处就在于此,硬拉出去,会拉出比刀口长数倍的口子,那弯刀在血肉里搅一圈,血哗啦浇了满地。

锦衣卫小旗奋力逃出包围,踢掉漠狄人,飞身扑过来,拿手按着杜铉的刀口,可那血根本止不住,从他指缝间涌出来。小旗红着眼睛喊:“大人!”

另一个锦衣卫兄弟,跟着护过来,挡掉了漠狄人又一记重刀。

离得近的玉关兵,也围了过来。

杜铉的血那么红,刺痛了将士们的心,这些兵在他手下没打过败战,见着主帅倒下去,全都悲痛地红了眼睛。

小旗把杜铉交给其他人,他提起绣春刀,大喊道:“援兵已至,各位与我一同守住这座门,只要这里不破——”

就在此时,南边传来了急促的战鼓声。

这熟悉的音色和节律,是大靖的战鼓!

是援军!

小旗激动地大喊:“援军已至,冲啊!”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