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0节(1 / 2)

加入书签

“将心比心罢了。”宋北溟望住燕熙,许多话在喉咙翻滚,末了什么也没说。

若是再早些时候,宋北溟会说:我甚至不如魏泰,你要敢走,我江山和功业都不要了,立刻就随你走。

可是这样的话,如今也不敢说了。

燕熙这次伤后,明显养起来比上次费劲。宋北溟恨不得把人揣在兜里,日日看着。就怕说了什么话,又叫燕熙添了心病。

燕熙却听懂了。

将心比心——宋北溟想的比魏泰还要绝决。

-

从西三卫到竹宅,骑马不到一个时辰,马车却足足走了两个时辰。

到竹宅时,天色已暗。马车还没在宅子面前停稳,温演便迫不及待地到马车边禀报:“主子,靖都来人了,带来了圣旨。”

舟车劳顿快把燕熙坐散架了,他由宋北溟半抱着出了马车,抬眸问:“谁?”

温演躬身回话:“锦衣卫指挥使邵亭。”

锦衣卫指挥使都派来了,燕熙与宋北溟对视一眼,心里都有数了。

燕熙缓缓地说:“叫人上茶上膳,先让他安置了。”

温演为难地说:“邵指挥使就侯在书斋外,说宣旨不得延误。”

燕熙面无表情地说:“不急。”

-

竹宅,书斋。

邵亭着急上火地等了半日,终于听说燕熙回来了,站直了候着。

这一等又是大半个时辰。

邵亭急得嘴里都要长泡了,又不能催,坐立难安地踱着步子。

直到听说内院里传过膳了,邵亭才在廊道看到那头有人打了灯笼过来,他耳力好,一听便知这阵仗里有燕熙,忙跪下候着。

素色衣摆和腥红的武官下摆晃过书斋门槛,邵亭脑门上的汗刷的就下来了。

宋北溟也来了,这可不好办。

-

书斋的主座早就改为两把椅子,燕熙和宋北溟落座后,卫持风唤邵亭进屋。

邵亭请安过后,支支吾吾半晌不知如何开口

燕熙邵亭的为难看在眼里,不紧不慢地说:“宣旨罢。”

邵亭取出两封圣旨,他看看燕熙,又看看宋北溟,踌躇地不知先念哪个为好。

宋北溟这才慢悠悠地说:“有我的旨意?”

邵亭硬着头皮说:“是,小王爷,陛下说给您的旨意要和殿下的分开宣读。”

“一起罢。”燕熙打断的了邵亭的话,“先宣孤的。”

邵亭来之前,就知道这差事不好办。他战战兢兢地拿了圣旨出来,看燕熙起身跪下,他哪敢真受太子殿下的跪拜,当即偏开身子,擦着脑门的汗快速读了圣旨内容,在最末一句时刻意提高声量:“太子燕熙速速归都。”

燕熙沉着脸起身,卫持风过去把圣旨接了。

燕熙问:“何事着急催孤回都?”

邵亭不知内情,只能拣着有限的信息回话:“属下不知,只听明忠公公说,夜长梦多。”

燕熙又问:“可还有旁的信给我?”

“有!”邵亭庆幸自己多了一手准备,挤出笑意说,“属下出都前去见了裴太傅和商少傅,两位大人有信给殿下。”

燕熙接了信,看完两封信后,面色更加难看了。

裴太傅说“盼归”,商白珩说“速归”,两位恩师也一致要他回都,想来靖都形势异常,必须得回了。

可是……

燕熙把信纸压在案上,没说话。

-

邵亭得不到燕熙的应允,只怕这差事是要砸他手上。他冷汗滑到脊背,手上捏着的另一份圣旨实在烫手,燕熙和宋北溟是大靖除了天玺帝外最尊贵的人物,他哪个也开罪不起。

可事情还是要办,他望了一眼宋北溟,欲言又止。

“念罢。”宋北溟掀袍跪下。

邵亭最怕的就是给宋北溟的这封圣旨,声音颤抖地读:“宋北溟屡立战功,加封正一品安王,辖制西北全境,赐八蟒四爪蟒袍,命驻守边关,非召不得入都。”

夜风呼啸起来,把门窗拍打出惶然的声响。书斋里灯烛点得足,把人的心思照得纤毫毕现。

“非召不得入都。”燕熙重复着这句话,冷笑了起来,“我父皇这就忌惮上梦泽了?”

邵亭哪敢接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