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4节(1 / 2)

加入书签

周慈看懂了燕熙的欣慰,他心反而泛苦,面上也只能跟着笑:“我想,他会亲自来与殿下说的。”

“我认识的人?”燕熙愈发期待了,“那我等着他。”

-

靖都里的风向在悄然的变化。

先是国子监里连着开了几场雅集,头一场学生们还在盛辩姓氏江山、血脉正统,更有人大胆地说:“乱血统者,乃窃国者!”

此话太过,在场有学生摇头,隐晦地提出不妥。

第二场就有人开始见缝插针地说起太子殿下的功绩,之前群情激愤的学生们听到太子殿下为了西境战场的转机与漠狄右贤王以命相搏时,沉默了。

有国子监带头,民间的学生也纷纷效仿,各种诗会、文会一场接一场。

与此同时,市井上有说书先生把太子殿下的清四姓、建苍龙、卫西境和杀狄啸编成话本来讲。尤其是杀狄啸,说得声情并茂,跌宕起伏,百姓们听得心潮澎湃又忧心如焚。

靖都的人们,这才意识到他们以为养尊处优的太子殿下,曾经以身犯险,差点要没了命。

-

与此同时,西境正好来了一批人。这些人来自西境的各行各业,听说了靖都有人为难他们的西境总督,要来为总督大人讨个说法。

于是靖都从这些人的嘴里听到了西境的变化,西境百姓吃上了管饱的粮食,西境把漠狄拦在定侯山外,西境的军户编入了苍龙军,西境的青皮流氓被清理干净。有西境的许多地方,甚至有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风。

西境远在边塞,靖都之前只能细碎地听到一些情况,百姓们只道西境在些许变好,没想到西境是换了天地一般。

而这些,都是因为太子殿下去了那里。

靖都的关注点逐渐转到了太子殿下身上,内阁、执灯者以及那些认准了燕熙的人,不约而同地在扭转时局。

力道被看不见的力量拧在了一起。

移花接木的手法在无声无息地进行,血统之事被淡去。

天玺帝被越来越少的提及,人们开始爱听太子杀狄啸,而不再去听胡氏的艳史秘闻。

百姓们心里有朴实的一杆秤,谁让他们日子好,他们就跟着谁,风已经开始转向了。

复燕派自然是不肯罢休,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暴露,这些人中不乏曾有人对燕熙示好,却被燕熙拒绝的。他们已经没有其他选择,若是没有打赢这一场,接下来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两股势力正在拉扯,就在此时,有一个女子披麻戴孝地跪在了午门前。

此女子清丽柔雅,又不失英气;举止有度,且端庄大气。

而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她身上竟背了五把凶煞的长刀。

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背着杀人利器,出现在威严的午门外。

实在是骇人听闻。

前所的锦衣卫立刻如临大敌地拦住了她。

此女子怒视着这些据说杀人不见血的锦衣卫,冷冷的说:“本郡主岂是你们能拦的?!”

郡主?

大靖哪有郡主,如今除了有个灵儿公主,剩下的郡主都是年纪很大的,燕氏并没有这样年纪的郡主。

前所的千户长见此女气度非凡,不敢怠慢,他猛地想到——不对,大靖确实有这么一位郡主,就在前不久刚有的。

他脸色大变,立刻行礼道:“见过建安郡主,不知郡主所来何事?”

此女子正是汉临嫣。

汉临嫣乃北原宋家二子宋星河的嫡妻,汉阳的幼女,汉临漠的幺妹。

在汉家父子相继离世后,天玺帝追封汉阳为定都王,并加封汉临嫣为建安郡主。

汉临嫣是汉家一门仅剩的孤女了。

没有人敢拦她。

可也没人敢放她带着五把杀气腾腾的大刀进去。

就在此时,不远处来了辆红顶马车,马车停下,侍卫和锦衣卫立刻跪倒一片。

“参见公主殿下,参见太子妃娘娘。”

第129章 重聘求娶

淳于南嫣先下马车, 回身牵了燕灵儿下来。

如今燕灵儿每日都回皇宫料理后宫之事,淳于南嫣管着禁军, 没办法成日陪着她, 但日日仍是接送。

燕灵儿其实可以直接住在宫里,但淳于南嫣不方便住在后宫,而燕灵儿不舍与淳于南嫣分开, 便每日在皇宫和淳于公府间往返。

今日她们在路上瞧见北原王府的马车,一路追着走, 想要打个招呼,不想对方到了宫门口。

论身份, 淳于南嫣和燕灵儿的品级高于汉临嫣,但汉临嫣是宋北溟的二嫂,顺着燕熙和宋北溟的关系,她们得按兄嫂之礼待汉临嫣。

汉临嫣随着宋星河回都后, 燕灵儿与淳于南嫣时常到北原王府走动,三个姑娘私底下感情甚笃, 此时在午门外碰见, 未语先笑。

燕灵儿和淳于南嫣对汉临嫣行礼, 汉临嫣换上笑颜,同时还礼。

三人一齐捂着帕子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