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1节(1 / 2)

加入书签

他与表姐的血脉太近了,才会生出傻儿子。而大女儿嫁的也是表弟,于是又生出了傻儿子。

至于小女儿,她嫁的倒不是家中的亲戚,这才逃过一劫。

搞清楚缘由之后,赖老师立刻就赶回家乡,他要去阻止两桩婚事。

一件就是他家要给他的傻儿子办亲事,选的还是亲戚家的女孩子,因为家里父母不想养了,赖家就出钱买下来,嫁给傻儿子,好让他日后有人照顾。

另一件就是他的大女儿,被休回家以后,家中也替她找了一个婚事,是一个死了妻子的鳏夫,不巧的是,这个男人按三代血亲算法,应该是大女儿的表叔。

因为是异姓,所以在家乡这是可以成亲的,还因为是亲戚,不用担心女儿嫁过去受委屈。

赖老师赶回了家,却并没能阻止这两桩婚事。他的兄弟叔伯都不理解他为什么阻止,他就对表姐和大女儿讲,因为血缘太近,成亲后生出来的孩子还有可能是傻子。

结果大女儿哭着说,那爹爹是想让我嫁不出去吗?

赖老师道你不嫁我也可以养你一辈子。

可是表姐和大女儿都不愿意,表姐甚至还教大女儿上吊来逼赖老师答应婚事。

至于傻儿子的婚事,也没有办法。他对兄弟叔伯说儿子是傻子,他再生还可能生出傻子来。

可兄弟叔伯都道,生出来傻子族中也会养育,不会不管的,但不能不给儿子成亲啊,男娶女嫁,那是一定要给他娶个老婆的,男人没有老婆怎么行呢?

赖老师最后心灰意冷的回到了学校,他最后只能跟表姐离婚。

在知道不能再跟表姐做夫妻之后,赖老师就想过离婚,但担心离婚之后表姐在族中无法生活,为此犹豫了很久。

但在表姐教大女儿上吊之后,他就坚定了离婚的想法。

与表姐离婚之后,他回到学校,在旁人的介绍之下,与现在的妻子相遇并结婚,然后生下了健康的三个孩子,两男一女。

但他的家中现在并不止这三个孩子,还有他的傻儿子和傻儿子的妻子。

他与表姐离婚后就离开了,而他的表姐就改嫁到临村去了,倒是没再嫁给三代以内的血亲,听说后面再生的孩子都很正常。

大女儿再嫁之后,意外的没有再生下孩子。

傻儿子与妻子在族人的帮助下成亲,可成亲后两人却越来越穷困潦倒。大女儿和二女儿对弟弟的帮助有限,只能送信给赖老师。

赖老师与妻子商量之后,特意去家乡把傻儿子和他妻子都接了过来。

现在他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倒是十分的和睦。

至于傻儿子为什么没跟妻子生孩子,是因为他从生下来就是傻子,到现在都只会吃饭睡觉,话都说不清楚,根本不知道怎么与妻子生孩子。

而他的妻子也是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半卖半嫁的送了过来,她也不知道还要做什么,她每天就只是做好饭喂傻丈夫吃,晚上就算睡一张床,两人也是什么都不会做。

赖老师得知之后,就对这个小女孩说,她可以不当傻子的妻子,他会把她当女儿看,再给她找一门更好的婚事。

可是小女孩却不肯,她害怕再换一家就没有这一家对她这么好了,宁肯继续给傻子做妻子,这样才能继续留在赖老师家里,受赖家照顾。

因为亲眼所见,赖老师后面生的这两子一女都是十分温柔和气的人,对这个异母的傻哥哥十分照顾,并不嫌弃他们这两口在赖家吃白饭。

现在,赖老师后生的三个孩子也都分别结婚了,也都生了孩子——大家的速度都很快。

于是,赖家搬家就等于是赖家四口,再加上孩子们各三口共九口人,再加上另一边的三家亲家……

好大一家子!

这样的老师还不止一家。

祝玉燕看着人员统计名单,怀疑到时老师和□□会比学生更多。

第273章 人未走,茶已凉

唐校长见到人员统计名单的一页就有些头疼。

“怎么这么多人啊?”他发愁的说。

代教授不是不知道原因,此时也有些不好意思:“都以为这是逃命的机会,就都想挤进来了。”

谁都知道现在的日子不好过,越来越危险了,现在唐校长愿意带着大家跑路,大家当然十分的感激他。

不免就把这救命的机会再施舍给身边的人。

唐校长皱眉,他比代教授更了解人性,道:“只怕是以为只要跟着学校一起走,吃的喝的不用愁,路费也不用愁,去哪里都不用愁。”

代教授也不说话了。

不能说大家存心占便宜,只是这救命的时候,谁也不能大方起来。

唐校长:“他们到底知不知道这一路有多危险啊……”

代教授说了句实话:“人总是以为危险是降临不到自己头上的。”

唐校长看那名单上连七大姑八大姨都写上了,摇摇头:“这不行,我们不能带这么多人走。”

可是明确的说不让带亲戚也不行,有的是真的是亲人,有的则是想多救几个人,并不是存心要搞事。

唐校长郎心如铁,很快就让代教授暗中通知了一件事。

要走的人,一人交八十块的路费。

这个路费不算贵,但也绝对称不上便宜,是一个介于便宜与贵之间的数字。

这让很多以为可以白跟着不必掏钱的人都蒙了,很快就有人来询问情况。唐校长就一一解释,说这个路费是很多费用的综合,比如过路费,遇上宪兵要收过路费的,到时临时再挨个叫人收钱不合适,所以全都提前收上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