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7节(1 / 2)

加入书签

苏纯钧挂了电话,出门下楼,径直往小客厅去。。

祝玉燕确实是在算账,还有写“感谢捐款”的感谢信。她桌上放着近一个月的报纸和杂志,上面用红笔把新出现的各种商行、商会、公司、银行等全都标出来,这,都是她新募捐的对象。

虽然现在市面上的生意不好做,但那是明面上的生意不好做,街边本份做生意,本份开店的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黑道上的生意可好做得不得了呢。

此消彼涨。

现在街上到处是□□,潮州帮、青帮的势力大涨。一来是因为百姓流离失所,许多失去家园、失去工作、失去生活来源的青壮年都被吸收进□□中,二来则是政府变得软弱,而日本却毫不介意□□横行,日本人和□□合作,一边贩买人口,一边进行走私。

有了钱再有了人,□□变得壮大起来。

这座城市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什么时候都少不了活不下去的穷人和有钱人,只是现在这有钱人又换了一批而已。

祝玉燕看到报纸上有新公司开业就写感谢信,统一定价,从一千美金到五百美金不等,视其身后的势力而定。

虽然这些公司大多数都是□□开的,不过□□也并不想招惹苏纯钧和祝玉燕这对出了名的敛财夫妇,他们怕万一不给钱的话,苏纯钧会给他们找麻烦,祝玉燕这个苏太太也可以假丈夫之威,所以都宁可破财消灾。

比起前十几年祝玉燕看着祝颜舒给各个局上供,现在她有了自己也在收保护费的感觉。

毕竟,不怕对方不给钱。

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她给走私船下单也就更轻松更稳定了。

这等于是刚收了钱又送给了□□。

这大概也是他们爽快给钱的原因。

说起来也是很黑色幽默的。英国军舰上的英国士兵吃着土豆,英国的报纸天天在倡导英国人节衣缩食,支持英国军队,但是来自印度的走私船却把一船又一船的玉米运进祝玉燕的仓库。

英国的玉米,美国的小麦,秘鲁的花生,这些走私进来的粮食本来应该去喂饱英美的士兵,却来到了中国,成为了中国百姓的食物。

这都是美金的力量。

祝玉燕写完一封感谢信,就看到苏纯钧站在门口笑眯眯的。

她说:“怎么了?”

苏纯钧:“你一会儿还有事吗?”

祝玉燕:“要给包装厂下几个订单,也不重要,你有什么事?过来吧。”

她把摆在身边沙发上的书报挪开,拍拍沙发,喊他过来坐。

苏纯钧大步走过来坐下,说:“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祝玉燕:“好消息?”

现在居然还有好消息,那她一定要听。

苏纯钧:“赵书理要回来了,他是这回情报部的副部长,新上任的,连跳好几级呢。”

祝玉燕听到是个熟人也高兴起来,上回赵书理在的时候,几人相处得不错,她也不讨厌这个人,就算是敌我不明的同事,也希望是个不讨厌的人。

她笑着说:“果然是好消息,情报部终于组齐人手要派过来了吗?”

苏纯钧跟她提过,因为这边的人死得太彻底,后面情报部应该把这一代的间谍和人手都给叫回去了,不敢再往他手下送。现在就是送人来,也需要先组齐一个班子,避免他再往里塞人。

苏纯钧也确实打算塞人,他想把陈司机塞进去。

陈司机倒是犹豫了几天后拒绝了。

陈司机说:“那边都是勾心斗角的,我不行,我进去会让他们吃了。”

苏纯钧:“有我当靠山你怕什么?谁不服你你就干掉。”

陈司机摇摇头:“那我早晚也会□□的掉的,苏先生,你别害我行不行?我老老实实跟了你几年了,没功劳也有苦劳啊。”

既然陈司机不愿意,苏纯钧只好做罢。

现在有了赵书理,那这个塞人的事就可以先等等了。

祝玉燕说:“那要不要给他收拾个屋子?他以前也是住这里的。”

苏纯钧:“收拾一下吧,他们来,我肯定要做东的。我先在城里给他们选一套房子,然后请他们来做客,再单独请赵书理来,他不敢不来。”

看来,苏纯钧是把赵书理当成自己盘子里的菜了,抓得很紧,不想让他跑了。

祝玉燕把之前对赵书理的记录找出来,按照他当年的喜好布置了房子,还找了两个苏州厨子。

这段时间,她都没有去关注山本和金茱丽。

在决定要做这件事之后,她就开始跟金茱丽拉开距离。

虽然未必会有用,但减少嫌疑还是有必要的。

虽然她不去山本家,但山本的情报还是源源不绝的传来。

山本生病的事已经被外界知道了,但据说山本得的是肠炎,也有说是非常严重的蛀牙和发炎,这两个病都可以引起消瘦,山本的忌口也可以说得通了。

就是祝玉燕怀疑山本会不会真的是肠炎或蛀牙,而不是糖尿病呢?

她在想要趁着带走金茱丽的同时暗杀山本,这样人们会把视线集中在山本身上,而不会认为金茱丽才是目标,不管成不成功,帮助金茱丽逃走的事都会更加容易。

而她能想到的手段就是利用山本的病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