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节(1 / 2)

加入书签

路远征这才道:“好。辛苦各位了。”

这些专家先到许问家。

一到木屋,大家先被小屋的布置吸引了,一通夸。

可惜木屋太小,装不下这么多人,大部分都只能站在院子里看。

边看边夸。

“先前来一直听宋团长说岛上物资匮乏,设施简陋,日子过得难。单看路营长家,条件是有限,但是说日子过得难却未必吧?”

“说的对。日子或许清贫,但精神上一定富裕。”

“……”

石磊解释:“这个还是归功于许问同志会苦中作乐。再说,他们两个才刚刚办过婚礼,这是特意布置过的新房。”

“难怪这么喜庆!”

“你看看,咱们也没带个礼物空手就上门了。”

“老孙不用带礼物,带红包也行。”

“……”

就连宋学勤看完都有些酸,瞪路远征:“我是让你来守岛的,不是让你来享福的!”

路远征摇头叹息,一脸无奈:“家有贤妻,我也没办法!”

第71章

这话听得, 搭档这么久已经很习惯的石磊都想打他。

神特么“家有贤妻没有办法!”

董超嘴角抽了抽,吸了一口气,又吐出来,还是没忍住:“好想打人怎么办?以前还是连长的时候他也不这样啊?!”

石磊纠正他:“跟是不是连长没关系。跟结不结婚有关系!”

“对!这男人啊!有了媳妇儿就变怂!事事听媳妇儿的也就罢了还一脸骄傲!”

“怂?”路远征一挑眉毛, “咱俩单挑?机关办公室坐久了, 你还能伸开胳膊腿吗?”

董超:“……”

不坐办公室他也打不过路远征。

他们几个在这儿小声嘀咕, 许问在那边给专家团队讲解自己弄的这些风机和太阳能设备。

怎么发的电怎么转换怎么暂时存储起来的。

专家学者团里,恰好有研究这方面内容的, 对许问的设计特别感兴趣,追问她一些自己不懂的也顺口提一些优化建议。

见他们一时半会儿讨论不完,路远征把他们请到食堂里坐。

食堂在最后面一排木屋。

战士们的食堂还在沙滩帐篷里, 这个食堂是临时刚开设的就是为了接待这帮专家。

本来家属区弄得挺多房子,挤挤战士们也能一起住过来。

但是大家都还是坚持先住帐篷,等山上的营区盖好再搬。

因为不方便。

家属区顾名思义住的是家属, 不是孩子就是妇女。

他们一帮大老爷们, 经常光个膀子跑来跑去。

同住帐篷时就很多人就不习惯,生活中也多少有些不方便。

说话音量都得控制三分。

明明是一群小树林裤子一脱就能撒尿的糙汉子,非得文绉绉的说去上厕所。

家属一搬走, 大家都松了口气, 死活不愿意搬进木屋。

帐篷条件是差,但自由啊!

也幸好没搬, 否则岛上一下子连专家带助理来这么一二十个还真不好安排。

木屋都是低配版的拎包入住。

不管一室一厅还是两室一厅, 都会有方桌、凳子、柜子、床这四大件。

条件肯定不好, 但日常住人没问题。

吃饭时, 宋学勤还特别不好意思:“麻烦大家从全国各地跑过来,还吃不好睡不好的。”

领头的那个刘院士非常平易近人,特别好说话, 还道:“我们搞科研的本来就需要大量实验,经常四处跑,风餐露宿是常事。你们这里虽说偏僻了些,来的时候确实不方便,可这岛上是风水宝地。别的不说,在这里做风电实验还是很可以。再说,这么多战士都能吃得这苦,我们凭什么不行?都是为百姓服务嘛!”

刘院士还特别点名表扬了许问:“许问同志实在了不得!宋团长,我说句你不爱听的。她留在岛上实在是屈才了!这要是让我带走,不出几年咱们国家一定多一个闻名世界的女科学家!”

宋学勤摆手:“许问同志你可带不走。不是我点不点头的事。人家本来就是大学生,还是京大的!多名牌的大学啊?入学第一天就改了学校的规则。每年只回去考一次试!连学都不上就不舍得家,怎么能跟你走?”

刘院士啊了一声:“她还是在校大学生?那为什么……”会留在岛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