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2节(1 / 2)

加入书签

只要许问一来,冬生跟许切就都只能是路边草。

路远征一定会把许问的诉求放在第一位。

冬生跟许切溜冰,路远征只动嘴指挥。

许问上冰,路远征一定亲自扶着,如果许问坐冰车,路远征还得在后面推着。

真正应了那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不过冬生跟许切也不在乎,他们也很喜欢许问,喜欢到三个人抢着推许问。

许问却无福消受,她害怕这样的速度,也不喜欢冷。

基本上只会来陪他们一小会儿就回家。

许问回家除了陪朱美珍聊天,陪桑小青看春生之外,一直在拿笔写写画画。

她在琢磨回岛以后怎么提高生活品质。

说白了就是怎么让自己的咸鱼生活更舒适一些。

她在纸上列了很多内容。

有要更新的设备,有要举办的活动。

还有招商引资,不是,招未婚女同志积极上岛的计划。

朱美珍还是不太适应奶奶的离开有些闷闷不乐,一想到许问快要走了,更闷闷不乐。

桑小青则围着许问打听南方的事。

许问捡着能说的部分,讲了讲。

她知道,那个如今还是边陲穷破的小渔村,将在春风刮起时,刮起一片纸钞,就看谁手疾眼快抢的多。

她对赚钱的欲望不大,主要不想跟路远征分开,所以想帮衬自己的哥哥一把。

利用自己的金手指扶持他一把。

本来只许闻去许问还不太放心,如果一叔也跟着,那再好不过,叔侄也有个照应。

许闻越听越心动,桑小青听见能赚钱也心动,可她也不舍得跟许闻分开。

“嫂子。”许问放下笔,活动了下手腕,打算跟桑小青谈谈心,“你觉得冬生跟许切比有区别吗?”

桑小青点头,“冬生看起来就像个城里孩子,许切就是咱们土生土长的孩子。”

老百姓家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站在一起,一眼就能分出区别。

农村的孩子不光面容带着沧桑,眼睛里都透着卑微。

这是生活环境造成的。

“那你想春生长大了当城里孩子吗?”

桑小青毫不犹豫的点头,“当然想!城里多好。又干净又漂亮。”

“那你觉得咱们跟城里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桑小青想了想,“他们有文化还有钱。见识也比咱们多。”

“可是嫂子,咱出生在这儿,长在这儿。要改变自己只要两条路,一条是上学,考出去。这对我哥来说不实用。”

许闻曾经也是个尖子生,但是他离开学校太久了,还有干农活,不可能再回学校。

“还有一条路,就是赚很多的钱带着自己和家人变成有钱人也去城里扎根生活。这当然是有风险的也是需要付出。不光我哥付出还有你。你们俩异地,你一个人带着孩子难,我哥一个人出门在外也难。

我不敢保证我哥出去了一定能成为万元户,但是我可以保证外面的机会比家里多,只要肯努力,绝对比种地赚钱。”

做生意能不能赚钱,除了机会还要看本事。

许闻不是个木讷的人,挺有眼力价,许问觉得哥哥可以。

许问掰开了揉碎了,把许闻要去南方的利弊都一一说给他们听。

说在家的优点和缺点。

说去外面的优点和缺点。

描述城里的生活,以及对孩子的教育。

最后,道:“不管爸妈同不同意,这都是你们两口子的事。所以你们商量好。我只建议,不干涉。”

许闻听得心潮澎湃,在许问说可以去南方之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努力赚工分早点把家里欠的帐还上。

可是许问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指了一条路。

这条路或许泥泞或许坑坑洼洼,但是路的尽头不光有钱还有能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的方法。

他本以为这辈子就像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庸庸碌碌过完一生。

许闻比许问大不了几岁,看见许问考上名牌大学,看见她寄回来的照片,说不羡慕是假的。

可谁让他生的时候不对,家里也没条件供三个人同时上学。

偶尔夜深人静,许闻也曾会不甘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