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6节(1 / 2)

加入书签

“所以我才在想办法啊!”许问娇声道,“你看那么多人其实都想出去闯闯,如果咱们岛上有合适的买卖,可以叫他们上岛。最起码工资有保障。对百姓来说,苦点累点没事,就是不要拖欠工钱。”

路远征点头,“那,媳妇儿你努力想。你有想法及时跟我说,我做不到的我去打报告申请也支持你。”

许问:“……”

“你不是说软化吃多了对肠胃不好?”

“我媳妇儿说术业有专攻。她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保家卫国,我得听我媳妇儿话。”

许问:“……”

三六九往外走。

这是流传于魏庄公社的一句俗语。

意思是要出远门的人,最好在逢农历中带三、六、九的日子出门,这样会路途平安,诸事顺遂。

路远征的假期在阳历的2月底就结束,为了配合他的时间,许家人商议后决定年初六也就阳历的2月下旬就举家出发前往鹏城。

临走时,放了一串特别多响的鞭炮,图个吉利。

这回路上特别热闹。

大人孩子十三口人,能不热闹?

几个老爷们不好意思让路远征买那么多卧铺票,一来嫌贵一来怕给路远征添麻烦,只说让孩子还妇女们睡卧铺,他们坐硬座就行。

怎么劝都不松口。

许问只好对路远征道:“依着他们吧!这纯属是大男人某些让人难理解的自尊心作祟。”

老丈人都坚持坐硬座,路远征跟谢德春俩女婿更得陪着。

第157章

许闻和二叔当然一起跟着坐硬座。

剩下四个女人带着四个孩子要了六张卧铺票。

桑小青坚持跟春生睡一张床, 许切大了得自己一张,冬生跟元宝一张卧铺。

其实许问的意思是全家十三口一人一张卧铺票,路远征恰好有资格, 许问手里有很富裕的钱。

在她看来, 钱赚来就是用来改善生活品质的。

既然有能力为什么不让自己以及家人生活的更舒适一些?!

只可惜, 他们两口子磨破嘴皮子也没用。

许家人明显不这么认为

穷习惯了,下意识还是会尽量节约。

许问清楚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可能一下子改变, 来日方长,慢慢来。

在路上慢慢悠悠晃了几天。

又从雪花飘飘的北方到了到了春末的鹏城。

身上的衣服从臃肿的棉衣,一直脱到秋衣秋裤外面是单外套。

几个年轻的男人, 火力旺不怕冷,干脆换了单衣单裤。

2月底的鹏城白天温度二十度左右, 算是比较舒服的季节, 不冷不热。

路远征和许问这一次不再听许家人的意见,坚持在一家比较好的酒店, 开了几间好点的房间。

心疼的朱美珍一直念叨着说许问败家不过日子。

许问知道她没恶意,是历来节约习惯了单纯心疼钱。

许闻两口子带着春生还有二叔都在鹏城有落脚处, 并不跟他们一起住酒店。

剩下许望一家三口, 许问一家三口还有朱美珍夫妇带着许切。

鉴于许切年纪有点大,给他和元宝开了一个标间,冬生也跑去凑热闹。

一共开了四间房, 一间房费一天五十块, 也就是一天二百块。

这个价格对朱美珍这样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来说,实在是天价, 还是没必要的天价。

不念叨许问才奇怪!

许秋石他们也一样,都觉得花二百块住一晚上,这不是烧钱吗?

只是他知道房间已经开了还不能退, 再念叨徒惹女儿女婿不开心,还扯了朱美珍一把,示意她别念了。

第一天,大家什么都没干,休息了大半天。

第二天早上,一家人一起去茶餐厅吃早茶,游鹏城。

到了第三天,许闻夫妇以及二叔就准备开门营业了。

许问跟路远征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租了一处比较宽敞的院子,供许秋石朱美珍以及许望一家三口暂时落脚。

许望他们初来乍到不可能一下子就租门头做生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